A-A+

何以经济增长与国力民生背道而驰

2025-02-1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过去三十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曾一度引起列强们的嫉妒和恐惧。90年代中期在西方国家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宣扬中国的发展会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造成威胁,因为按照他们的理念和逻辑,持续几十年8%到10%的经济增长,国力应当无比强大,人民应当丰衣足食,就算不称霸世界,也可称霸一方;就算不称霸一方,也起码可以讨回公道,令人敬畏。

过了十多年,他们发现中国确实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给世界造成威胁,相反让世界各国都占了大便宜。而中国自己却牺牲了环境、掏空了资源,国力下降,民生不济。不久前《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与中国人的贸易是天下最好的买卖;中国为我们生产了我们不想生产的产品,而且价格奇低,利润大部分也被美国公司赚走;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于是乎,“中国无用论”、“中国崩溃论”又在一些国家蔓延。最近,美国《中国经济》季刊主编斯塔德维尔在《中国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更鼓吹:“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

其实,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很难符合中国实际。中国肯定不会威胁别国,除非哪一天她不存在了;中国也不是无用,她一直在为世界打工;中国也不会马上崩溃,因为还有一些资源和奴隶般的人民。

写到这里,我是在流泪的!

为什么越是经济增长,越是国力下降、民生不济呢?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看不出其中体现的国家战略,看不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身影:

第一,我们的增长方式是靠出卖资源和损坏环境换来的,这当然会使国力下降。

第二,我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没有定价权。只赚点蝇头小利,怎么可能为增加国力积累财富呢?怎么可能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呢?

第三,我们的国企在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中,屡战屡败,损失惨重,这不都是在消耗国力吗?

第四,我们的一些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那么残酷的剥削工人,人民生活怎么可能富裕,大众消费能力怎么可能提升呢?

第五,贫富悬殊,无时无刻不在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的治理成本,这不也是在消耗和分散国力吗?

第六,列强和富人们都把财富转移走了,留下贫瘠和污染的土地。如果要去治理,去恢复原样,需要数倍于经济发展成果的代价,哪还有这样的国力去应付啊!

第七,我们还要不遗余力地讨好外人,以维护那一点可怜的尊严,不都要国力支撑吗?

......

标签:中国   国力   经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