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99勿忘毛主席哈尔滨纪念毛主席逝世33周年

2025-02-1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9.9勿忘毛主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群众纪念毛主席逝世33周年活动纪实

2009年9月9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3周年纪念日。来自黑龙江省毛泽东书法家研究会、黑龙江红色收藏研究会等民间组织,以及哈尔滨市其他各界群众共同举行了悼念活动,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李家骥前辈也应邀而来。

纪念活动开始,大家向高高耸立的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然后向主席像深深鞠躬敬礼,接下来是几位同志的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李家骥同志,他简单回顾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述说毛主席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雄才伟略的一生,他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真实地描述领袖心向无产阶级群众的炽热情怀,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二位发言的是黑龙江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主席梁青山,他赞颂毛主席不仅在政治和哲学领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航把舵,而且他本身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诗作书法可谓气势滂沱,别具一格,犹如主席本人的伟人胸怀,高瞻远瞩,挥洒自如,以他宏伟的理想和壮丽的蓝图描绘一个更加伟大的杰作,那就是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第三位发言的是黑龙江红色收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士屏,他简要叙述了人民共和国在主席领导下的伟大成就,回顾了建国前30年的光辉历程,缅怀对毛主席的思念,决心继承主席的思想,为传承革命理想而努力。

最后发言的是工人阶级作家赵剑斌,他做了即兴演说:

今天9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今天我们来到一个特殊的地方。

33年前, 1976年9月9日 ,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是个令人无比悲痛的日子,因为毛泽东同志的去世,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其巨大的损失。毛泽东同志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形式创建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初步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反修防修,领导我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实践。但是,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权贵阶层背弃四项基本原则、背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将社会主义复辟为资本主义,将公有制通过大面积国企改制蜕变为私有制,全国6000万下岗职工和2000万失地少地农民以及1亿多受到资本奴役的农民工受到了二遍苦遭到了二茬罪。中国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出口贸易、资源输出来带动所谓的鸡地屁增长,但是实际上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什么更大的提高,环境被严重污染、资源被严重消耗,美国和西方赚大钱中国赚小钱,利润的大部分被跨国公司通过所谓的知识产权所掠夺。中国人民的共同资产两万亿美元存在美国买了债券,中国已成为西方和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国内形成了两极分化,0.4%的人口占有70%的财富,下岗职工、农民工、失地农民深受医疗、教育、住房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全国亿万人民又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毛主席呀,我们要维权,我们要走社会主义的路,我们一直在想念您,我们一天比一天更热切地想念您!

建国初期,1950年年初,毛主席到苏联跟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回国时途径哈尔滨,来到此地即哈尔滨车辆厂视察。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当年毛主席视察车辆厂的地方——是个不平凡的地方:车辆厂的工人们为纪念毛主席在此地方耸立起毛主席伟人塑像。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写了“学习”、“奋斗”、“学习马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发展生产”等光辉题词。这不仅是对我们哈尔滨人民的指导和鼓励,也是对全国人民的指导和鼓励,我们哈尔滨人民尤其感到深深的鼓舞和鞭策。

毛泽东主席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想遗产,今天大家聚集在一起,纪念毛主席学习毛主席,就是要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继续进行下去。我们今天来的有老同志也有年轻的同志,老同志过去在建国前30年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下已经成熟起来,年轻的同志在老同志的影响下,正在不断地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主义的学习,正在逐渐的成熟起来。我们的队伍后继有人,我们的事业大有希望。我们无论老同志还是新同志,都要团结在毛泽东的伟大旗帜下,把反腐败、反复辟、反对美帝的斗争,把维护工人阶级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进行下去,进行到底!

33年前的今天一代伟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又失去了一位导师,但他所留下的理论和著作,尤其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光辉思想,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他哺育了新一代千千万万的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尤其近几十年来由于修正主义份子的堕落,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复辟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了低潮,也助涨了帝国主义的嚣张,这些更加验证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独具慧眼,验证了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反修防修未雨绸缪历史必要性。

缅怀对伟大领袖的哀思,回眸中国革命的艰难历史、光辉岁月,回想毛主席那充满热情的战斗年代,万众一心的纯真与豪情,我们虽然深深感到今天肩负革命担子的沉重,但是因为有毛泽东留下的巨大而丰富的思想遗产作指导,我们坚信:在我国、在世界赢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