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指挥的一场反华大合唱
奥巴马总指挥的一场反华大合唱
凤凰周刊说,奥巴马访华被访者问:“你知道防火墙的问题吗?”当时奥巴马如何回答,周刊没有说,只是一口气登了几篇文章,报道中国管理层这些年不断加强防火墙和网民想法“翻墙”事情。
我没有去查奥巴马的回答,出了谷歌事件后,还需要查吗?这显然是精心设计的与中国的“巧实力”对抗。奥巴马正在指挥一场反华大合唱。
《联合早报》网27日集中发了三篇文章谈谷歌事件。一篇《社论》——《让商业回归商业》,一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张录强写的《谷歌不能承受之重!》,一篇“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的于时语写的《谷歌事件”的双输局面》。音调高低不同,美妙极了,让我们听听吧!
张的文章说:
“目前,解决中美之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经济和政治风险,只有把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拉升到“价值对抗”的层面,才有可能为奥巴马政府争取到广泛的国内和国际支持,最终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事实上,谷歌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手中的一张王牌,在确信中国政府不会轻易做出让步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出牌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充裕。美国政府对谷歌事件的热衷,已经不再因为谷歌的意志而转移了(Google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已经宣布谷歌寻求继续留在中国)。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里,中美对抗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这种对抗能否达到“冷战”的层级和起到“遏制中国”的作用,还不得而知。”
“价值对抗”。美国政府现在打的是这副牌,而谷歌是其中的一张王牌。《联合早报》网27日的《社论》也认为:
“目前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核心内容的所谓“普世价值”,对比以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延续一党专政的所谓“特殊国情”两造,彼此看似不可化解的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争论,将不会在短期内停歇。”
明白了么,奥巴马的是“普世价值”,而中国不过是“延续一党专政的所谓‘特殊国情’”,孰大孰小,谁是谁非,结果不是一开始就定了吗?
张文指出:
“中国方面对谷歌事件的反应,明显缺乏战略和思想准备。
到目前为止,回应谷歌事件最高层级的中国官员也仅限于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他不主张谷歌事件与中美关系挂钩。这其实正反映了中国政府担心美方把谷歌事件与中美关系挂钩,进而对中国造成困境的担忧。……好像没有更深层的应对策略和举措。”
他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为“和谐”和“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所困,不敢与美国对抗,因而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中国。中国的“不对抗”的委曲求全的,或者美其名曰“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象庞然大物的“黔驴”一样,只会叫几声,顶多防卫性的后蹄蹬一下,欺负它完全没有危险。世界上大小国家都可以来咬一口,掐一把。这就是辩证规律:中国的“和谐世界”,竟使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张文说谷歌退出中国是
“Google‘不作恶’”,
于文便和声唱道
“北京会坐定谷歌公司口号‘不作恶’的对立面。这一‘恶’字(evil),是当年苏联瓦解之前在西方世界的形象。”
于时语是最可爱的,他的歌唱太美妙了:
“《人民日报》近日指责美国以YouTube视频和Twitter微博作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工具。这一指责无视了这正是欧美新生代的政治环境现实。《纽约时报》最年轻的专栏作家Ross Douthat近日便将民主党去年的选举胜利,归结为该党新一代掌握的Google、YouTube和Facebook这‘三大法宝’。而 1月20日 共和党如笔者预警赢得麻州参议员补选之后,《华盛顿邮报》也将此归功于共和党新人急起直追、掌握上述互联网工具的成果。
《纽约时报》的纪思道和弗利德曼,都在谷歌事件上公开‘反华’。弗利德曼甚至说:如果谷歌退出中国,他会‘卖空’中国的执政党。有类似态度还有我熟知的一位著名常春藤大学汉学家
……北京在谷歌事件的最大输局,可能不出萧墙之外。市场分析表明:尽管谷歌占中国市场份额有限,其使用者集中偏多于上层知识精英。“非法献花”成为中国网络热词,充分显示谷歌事件对知识精英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冲击,和上层意识形态权威赤字的增加。”
是的,张录强说的对:“13亿中国人也不得不落入借助外刊才能找到创新激励,借助外网外媒才能了解事实真相的不堪境界”,如果他们不讲,许多中国人怎么知道何部长忽悠了我们,还真诚地相信“中美合作大局”,不能把谷歌事件“过渡解读”为中美对抗。又这么知道《人民日报》近日指责美国以YouTube视频和Twitter微博作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工具,并非空穴来风,恶意攻击美国,原来是“现实”,“这正是欧美新生代的政治环境”,美国民主党和自由党的法宝。怎么知道在我国“萧墙”之内,谷歌已经聚集了压迫“上层知识精英”,——不是一般精英,是上层精英!“非法献花”充分显示什么,是不是和外国精英一样,要“‘卖空’中国的执政党’”?!
这场大合唱太妙了,中国领导者要听,也应当让中国人民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