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经济的末日到了!
救救我们吧!难道说公有制经济的末日到了!
我们是公有制经济;我们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们是社会主义改造产生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我们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下的劳苦大众,为了削灭剥削阶级、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我们是新中国宪法保护的社会主义根本标志之一;我们是属于全民或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我们已经有很多企业被贬为“烂苹果”被溅卖了;有很多企业被褒为“靓女先嫁(卖)”了;有很多企业被说成是“大锅饭”、“养懒人”,被“改制”、“接轨”、“股份化”了;现在只剩下几百家大型骨干企业,又被定性为“垄断”,成为被消灭的最后“攻坚”对象!
我们的末日就要到来了!宪法能救我们吗?她只是一纸书面的东西;共产党能救我们吗?看来共产党同三十多年前不一样了;有些共产党人是想救我们的,但他们无职、无权又无钱,连话语权也没有;有些“共产党人”是厌恶我们、怀恨我们、把我们视为眼中针、肉中刺,不把我们消灭干净、誓不罢休的。我们是指望不上他们了!毛主席虽然己经不在了,但他仍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通化钢铁厂数千工人抗议重组,新任总经理被打死”,就是一个证明!
《瞭望》新闻周刊第19期刊登了韩保江的文章指出:“为民间资本进军垄断领域清障”。这就是他们开始“攻坚”的信号!人家有计划、有预谋,有战略、有策略,有舆论、有行动!
战略是消灭公有制经济,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策略是隐蔽进攻,步步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包装,即打着红旗反红旗:先制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造成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存在的“理由”,并采取允许私营制经济作“补充”的实际行动。再制造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许诺,拿出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若干条优惠政策、措施。同时,强调不要问姓公姓私,不要问姓社姓资,而且不争论。把私营经济的性质隐去,称为非公有经济、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把公有制经济贬为“烂苹果”溅卖;褒为“靓女先嫁(卖)”;说国企是“大锅饭”、“养懒人”,“改制”、“接轨”、“股份化”;败坏国有企业,使国企领导人权力不受监督,大部分国企被搞垮,剩下的国企高管高薪,引起人民愤怒;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丧失之后,而其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又成了祸害,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妨碍“民间资本发展空间”的罪过。韩保江的文章就列出了具体数据:“国有资本在石油、电力、军工等行业的比重占90%以上,在铁路、船泊等行业占80%以上,在石化、汽车行业占70%以上”。并说:“如此高的集中度,无疑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但留给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则显然变得狭小了”。下一步就是要私营制经济夺取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了。
韩保江的文章说,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还是要从灵魂深处摆脱公即社,私即资的僵化认识,彻底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降低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需要来一场观念革命”。民间资本就是私人资本。不要再用“非公经济”、“民营经济”、“民间资本”、“垄断领域”来忽悠老百姓了;不要再说什么“主导地位”,欺骗劳动人民了;不要再把倒退、复辟也叫做“观念革命”,来戏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了!更不要把什么“公非社”、“私非资”这样的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混仗话拿来自我解嘲,骗己又骗人、误国又误民吧!那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利国利民”可说呢?
不过这话说回来,现在的公有制经济同三十多年前的国营制经济、集体经济不一样了。因为“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有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并不属于全民所有,它属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才有垄断经济,它才能对人民进行垄断;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全民经济怎么会对全民实行垄断哩?代表人民政府当然有权指令国企的经
营理念和方针政策,那有代表人民的政府一定要对人民所有的经济如此恨之入骨,必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呢?
说到“真正的国民待遇”,说什么“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更是言不由衷、不事实求是。原来的国企负责职工的生老病死、教育、安保……负重维艰。而私企将这些一律推给社会,自己一身轻松(实际上是推给国家、推给人民个人负担)。原来的国企利改税后还要交盈利、加上当地各项公益事业的负担。而私营企业和外企,都享受着减免税、贷款、保驾护航……等多方面优惠的超国民待遇。原来的国企国家规定有八级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保证工人工资、福利待遇。而私营企业工资由老板说了算,任意加班加点,十几年、二三十年一贯制。还有那些矿奴、矿奴……等等,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公有制经济中,南街村和华西村这样的集体经济,顶住了压力,没有分田单干,也保留了社办企业,还保持了集体所有制经济。据说,这样的村镇有七千多个。他们和现在的国企和己被改制或出卖、改造为私企中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中国共产党中还保持着无产阶级先进性的健康力量,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之所在。我们把救救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岳求珍2010.5,20于北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