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未来会是一个漫长的通缩经济

2025-02-1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对未来通胀的担忧、是杞人忧天。未来会是一个漫长的通缩经济。
  MV=PQ(其中M为货币流通总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

  第一、从货币总量M来看。货币发行量并不等于货币流通量,两者是不同概念。

  央行增发增印的货币、以及信贷放出的的大量资金。并不等于这些钱就全部进入到实体经济中市场上流通,一部分货币被分流到虚拟经济中:由一个金融机构转到另一个金融机构,新贷的款项又被存进银行,变为储蓄。有的则进入股票、债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流通。

  中国政府的4万亿投资,主要投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但是这些进入到市场上流通的资金对于钢铁、水泥等本身产能就过剩的产品来说起到的价格支撑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一般消费品行业挤满了竞争激烈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四万亿投资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好处、,进入这里的资金显然是很少的对消费品产品价格的影响更是有限。

  第二、从货币流通速度V来看,流通速度下降是制约物价上升的关键因素。

  由于对未来预期的担忧,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消费和投资意愿减少,资本以储蓄形式沉淀下来,如窖藏、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债券,投资期货市场,黄金市场,投资房地产等。实体经济中由于购买、采购意愿下降、商品交换频率下降、消费低迷又导致投资的低迷。商品流通中资金的运行周转和使用效率明显降低,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锐减。

  P=MV/Q,货币流通速度V的锐减、真正进入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M增加的并不多、MV乘积并不大、没有增大多少、甚至减少。分母商品总量Q产能相对过剩、基数依旧很大、所以价格P维持低位水平。在这次产能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中,通货紧缩是一个主旋律,通胀只是遥远的预期罢了,实现起来很困难。即使危机中间阶段由于库存品数量的消减,导致物价的上涨也是暂时的。危机后期、产品数量的恢复增长、物价继续下降、一直下降到底部。此时危机才真正见底结束。

  第三、从投资和消费来看,最终消费低迷、购买力下降、会导致物价的下降。

  政府发行国债,向民间借钱用于政府支出,用于消费,解决商品市场上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问题。这本身没有错,错就在政府发国债是用于投资、搞基建、。只能是制造更大的产能、更多的扩张、导致更大的过剩。投资和消费是严重不对等的。借债是要还的,之所以买国债是为了获取收益,政府变相用民间的钱进行政府投资,上大项目、大工程,消费的是什么呢?钢铁、水泥、煤炭、电力,而对于家电、汽车、一般工业制品、消费品起到作用了吗?而这些产品库存依旧很严重,卖不出去。卖不出去,意味着要减产停产,要有人失业、工资会被消减。购买力下降,就会更加节省开支,消费下降,需求进一步萎靡。产品数量的减少速度没有市场需求减少的速度快,相对来说供大于求更加严重,物价表现得会更低。企业首先要保证生存,其次才考虑盈利,唯有压低价格才能生存。

  第四、从两百年世界物价规律模型来看,这点是最重要的依据,大道致简。未来物价还有很多的下探的空间。最终下探到底部时,经济危机才结束真正触底反升。具体的时间显然是可以预见到的。

  更多未来经济、股市、楼市走势、各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走势、石油钢铁煤炭价格走势、黄金走势等更多未来走势行情判断,数据图片资料详见 http://blog.soufun.com/liyiyi

标签:投资   下降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