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通后的大变脸:透露多少“达英九密码”?
大三通后的大变脸:“本土派”苏俊宾掌“新闻局”,透露多少“达英九密码”?
过去有句俗话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意识形态淡漠,外交官出身史亚平在历史使命完成之后即官位不保,成为第一波行政团队调整的牺牲品,确实让人不胜嗟叹。而内定的继任者,则是曾作为马英九竞选时期新闻发言人的苏俊宾。对于大陆读者而言,这个名字也许相当陌生,所以,有必要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整理,对其人浓厚“本土派的色彩”做一个简单交代。
------- 苏俊宾初入政坛,就担任本土派色彩浓厚的立委徐中雄国会助理,并自己也以本土派自居,尤为关心环保议题。由于其年轻,极度本土化的做派,引起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不满,甚至一度造成连马阵营的关系紧张。但马营仍然持续力挺苏俊宾,在台北政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据转述,苏俊宾曾在07年香江论坛中对大陆炮火全开,首度以国民党发言人身分,对大陆直呼“中国”,引起部分与会人士不满,以书面正式向他表达抗议,并痛批苏“身为国民党发言人,连『中共』和『中国』都分不清楚吗?”,而苏俊宾对此不以为忤,毫不在乎。
------- 苏俊宾对近来奥运圣火入台一事,直言大陆不了解台湾,他说,如果有哪个在野党接受大陆主张,“这样的党早该结束,也不用选‘总统’了。”
------- 2007年掀起轩然大波的所谓国民党删除“九二共识”事件,实际上是由苏俊宾一手主导的。当时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曾经在电视节目透露:竞选期间,苏俊宾由于耳闻某些绿色记者抱怨:国民党年度文件中为何还有“九二共识”?于是指示立即删除以便“争取选票”。并刻意提醒记者“要注意有何不同”。此举引发蓝营内部暴风骤雨的批判,并早到坚持一中原则的连战痛批“荒谬”!
对台湾行政体制稍有了解的人均知道:新闻局本身主管意识形态,主业为新闻审查业务,并掌管台湾所有新闻机构的执照发放;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替行政当局的各项政策做辩护,当好化妆师,粉饰太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民党立法机构中一党独大的地位,由该党主导通过的政党比例制NCC及广电三法,就成了国民党手中灌输意识形态的绝佳舞台。
在大三通之后,在海空货运直航的利益拿到手之后,马团队即刻换上台独意识高涨的苏俊宾,其用意为何?相信大陆民众此刻应该心中有数。
纵观国民党组织系统与行政系统,绿化的色彩在持续加深,力道持续加强。例如国民党副主席增补人选中,首次将县市长列入第一优先名册,来自南部深绿地区的嘉义的地方派系首领,现任嘉义市长黄敏惠高票中选;再来刚刚提到在敏感时机点,本土色彩浓厚的苏俊宾上位主管意识形态。
所以,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
马政府在经济层面(大三通含海空人、货直航完成,金融协定,更紧密贸易协定即将签订)完成向大陆索要高额好处之后,是否会加速滑向偏离“一中原则”的方向?是否会在经济层面捞足好处之后,全面绿化人事布局,玩起携“独意”与大陆进行政治对抗的老戏码,以期落实“不统”的既定政策?是否又在利用党内极端本土派掌握新闻局之机,悄悄重拾扁时代惯用的台独意识切香肠战术?
尤其值得观察的是,马团队最近指示修改所谓“行政院组织法”,确定增加“海洋部”。这个是在游锡堃内阁时期极为敏感的“台独动作”,意为台湾要“海洋立国”,并获得几乎所有台独人士的高度赞赏。这个在当时为大陆高度警惕,台湾内部争论不休而“被迫喊卡”的政治动作,正在目前的台海生态下,悄悄暗度陈仓,即将成为现实。
以上种种,不能不引起大陆各阶层人士,包括对台各要害部门的深思并警惕:
-----面对马团队迫不及待的“变脸”,如果大陆在WHA的问题上稍有退却,将来极有可能是用大陆一揽子的“经济输血”计划,一步步壮大台湾在国际空间上予取予求的欲望。而实质的统一进程,将被马团队“和平不统一”的政策悄悄替代与搁置。
综合上述的看法,马团队这一波的异动,应是以苏俊宾获任新闻局长为指标,时机点选在海空直航,货运包机与海运直航完成之后。
因此,大陆有理由进一步担心,目前频频遭到放话且地位不稳的陆委会赖幸媛,什么时候会成为撤换的目标?是否会选在台湾完成与大陆签署金融协定,以及“更紧密贸易关系”的协定之后?
联想到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最近曾明显流露“去意”,这种吊诡的“政治动作”更是令人感到玩味:难道海基会江丙坤的历史使命,将仅仅局限于其“财经专长”?马团队是否认为,一旦两岸所有“经济、经贸协定”尘埃落定,江董事长的阶段性任务即告完成?接任者必将是一位“本土化”,“绿色系”,“台湾意识”浓厚的人物?
可以说,马团队的“绿化”动作,叫做“现在进行时”,而“绿化”的时机点,也与两岸财经政策落实的进度有关;两岸是否在经贸关系正常化之后,台湾方面突然“图穷而匕首现”,继而选择统独意识上的对抗?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