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最可爱的人
志愿者是最可爱的人
田嘉力 2008-6-2
在抗震救灾中活跃着很多的志愿者。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些是职场打拼者,有些是自由职业者,有些是在校学生,还有些,是灾区周边的居民。据说,还有来自国外、境外的志愿者。他们“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义工、志工一样,是一群追求高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他们为社会服务,不计报酬,不要回报,有的甚至连姓名都不肯留下。”所以,我认为他们是抗震救灾中最可爱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抢险工程人员,医护人员,难道不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是。志愿者是最可爱的人,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抢险工程人员,医护人员,同样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各有长处,也各有特点。从专业性和组织的严密性上看,从抢险救灾的效率上看,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抢险工程人员,医护人员,当然比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要胜过很多。但志愿者不是奉命而来,也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没人给他们计考勤,也没有机构给他们付报酬。抗灾过后,他们只会各回各的家,基本上没人给他们评功请奖,一等功、二等功、特等功,多半与志愿者无缘。因此,最可爱的人的那个“最”字,非志愿者莫属。
不知道是否有机构作过统计,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到底有多少人?他们到底完成了多少抢险工作?救出了多少危困中的灾民?有多少志愿者是驾驶自己的车前往救灾的?还有多少志愿者是带着自己的以及热心捐赠者的物资前来救灾的?
我们只能大略地认为志愿者是一大批人。都是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听从现场的指挥,完成了交办的任务,然后就默默地离去了。没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抢险也要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没有人说:我付出了,我就应该有回报。
曾经有人感叹说:雷锋叔叔不在了。继而有人感叹道:红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是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市场经济也有志愿者。这就是现实。市场经济泯灭不了人类的良知,金钱腐蚀不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我们是不必悲观的。
最后想对四川省卫生厅说几句话。注意,我只对四川省卫生厅说,而不对卫生厅下属的殴打志愿者的官僚说。对那种官僚不值得说什么。当殴打志愿者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出之时,卫生厅非常及时地站出来避谣说那是谣言。其实哪里是谣言,殴打志愿者铁证如山,岂是抵赖得了的。只不过打人者是甲官员而非乙官员而已。四川省卫生厅能够为下属官员说话,为什么不能为被殴打的志愿者说话?为什么不对所有志愿者表示道歉?
我认为,四川省卫生厅应该向所有参加救灾的志愿者道歉。
人民时评:对志愿者应该深怀敬意
建达
2008年05月28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中国的志愿者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义工、志工一样,是一群追求高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他们为社会服务,不计报酬,不要回报,有的甚至连姓名都不肯留下。在年初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中,在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中,特别在这次汶川强烈地震中,志愿者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他们到废墟中抢救幸存者,在医院里照顾伤员,在帐篷里看护孩子,在公路上运送物资……中国的志愿者是这次抗震救灾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不仅用双手救活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用善良抚慰了许多人的心灵。
对志愿者,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在社会向文明与和谐的跨越中,志愿者功不可没。他们就像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一样,已经成为标志社会爱心和奉献的品牌。正因为如此,当媒体报道了某省卫生部门的副处长挥手殴打17岁的青年志愿者的时候,人们的愤怒是能够想象的。幸好该省的卫生厅没有护短,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将那个打人的官员停职,给了关心这件事情的群众有了一个交代。
总体说来,事情在舆论监督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打人者在公众的压力下和上级的督促下,已经向被打的志愿者道歉,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这个官员一巴掌打在志愿者脸上,其实是打在钦佩和关心志愿者人们的心上。抗震救灾,中国人的爱心“井喷”,社会的人道主义也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正像一位被解放军和志愿者救出来的干部所言,经过劫难,知道了今后如何做官、如何爱民、如何为群众工作。大彻大悟,利于百姓,何尝不是好事?
今后,各级官员若能把在抗震救灾中的感悟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切实关心、体恤、爱护群众,在制度上和实施细则上把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那么,也算是对遇难者的一种最实际的告慰。需要指出的是,灾难中的激动和感动,能够改变一些人对生活的思考,也能够影响某些人的价值观,但是,要让官员像敬畏自己的上级一样敬畏群众,像尊重领导指示那样尊重群众的意见,像重视树立起来的典型那样重视普通的志愿者,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假如在干部中“官气”和“霸气”成为一种人人嗤之以鼻的耻辱,那么,不会有人轻易挥手殴打一位可敬的志愿者――不管他有什么理由!
抗震救灾,有许多英雄模范要讴歌,有许多经验教训要总结,同时也要及时鞭挞一些有悖抗震救灾氛围的劣行。因为,我们要对得起这次灾难中遇难的同胞,要对得起为抗震救灾做出伟大贡献的中国军人和民众,更要着眼于灾区的重建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