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建立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建立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水生

从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以来,至今已有三年多了。尽管中央对此一再地加以强调,但是,从国家机关到各个地方政府,不少干部对中央的这一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在认识上并不统一,而且还远未能将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所以,成效并不显著。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在不断发生种种明显不和谐的突发和恶性的社会冲突事件,各种腐败案件愈加严重和蔓延且仍然未能得到有效遏止,百姓对贪污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情绪愈加强烈,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在多数地方依然处于继续恶化之中,各地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所谓的GDP经济增长的情况尚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对此,笔者以为,除了各级领导干部认识上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未能就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及时提出一个可以明确进行定量考核和评价的指标体系。正因为如此,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抓经济建设有“硬指标”,可以明确地以GDP的增长来定量地表现自已的“政绩”;而抓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则成了一个无法进行定量考核、评价和比较的“软任务”,只要不出现大事故或大问题,尽可以用文字和口头上的“汇报”来加以搪塞。他们对此既不会感到有什么来自上面和下面的明显压力,也不用为“完不成任务”而担心,也不会出现与左邻右舍相形见绌的窘境,更不用害怕会因此而影响个人的仕途。在每年都要公布的GDP这个“硬指标”面前,什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软任务”自然是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了。

所以,笔者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应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可以进行定量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朋友对笔者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要想建立起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可能的。但笔者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建立这样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与建立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对经济增长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而言,主要是观察其增长速度和增长量以供比较;而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则主要是观察其不和谐因素的下降速度和下降量。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部门,只需将反映本地或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相悖的不科学或不和谐因素或表现的评价指标列出来,再考察其下降的速度和下降量,并以此来考核干部的政绩就可以了。即,前者主要考核其增量,后者主要考核其减量。考虑到各地人口数量的差异,尽可能以相对总量的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以示公平。现举例说明如下:

对一个地方而言,可以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建立如下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 经济方面

1、 反映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恩格尔系数。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人们总收入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越小,则说明生活水平越高。这就是恩格尔定律,也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即个人或家庭的食物支出金额占总支出金额的百分比。恩格尔系数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反比。每一次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都意味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吃的消费支出必然占收入很大的比重。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才会减小,重心才会向穿戴、用品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反映社会贫富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分配差异的参考数据,在监督社会两极贫富分化中起到较好的预警作用,也一直被人们所承认和沿用。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存在的贫富差距,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3、反映居民居住情况的安居系数。

即个人或家庭用于居住方面的金额占总支出金额的百分比。这反映了百姓的安居情况,可以称为“安居系数”。无论是租用住房还是采用银行按揭方式供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将这系数与恩格尔系数联系起来看,才能完整地反映百姓的生活情况。有的人尽管已经住上了新房,但实际上是透支了今后几十年的消费能力,始终存在的巨大的生活压力。现在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消费能力无法提高,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安居系数愈低,反映安居程度愈高。

4、反映居民资产负债情况的资产负债率。

即个人或家庭的负债金额占总资产(现金和实物)的百分比。这里的总资产不包括难以计算且带有不确定性的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反映了百姓的债务大小和真实富裕程度。总资产愈多,资产负债率愈低,百姓的富裕程度愈高。资产负债率愈高,社会的不稳定性也愈高。

以上定量评价指标都可以由统计部门在现有的城市和农村调查的抽样调查中增设项目而获取。

二、社会方面

1、居民基本生活质量指标

主要包括:人口生育率、失业率、学龄儿童失学率、义务教育升学率、高等教育升学率、平均寿命、平均居住面积、死亡率、非正常死亡率、离婚率等。以及健康系数,即医疗费用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各种流行病和传染病的发生率。

2、社会治安状况指标

交通、火灾、劳动保护和生产性安全事故发生率、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刑事案件发案率。

3、社会安定状况指标

民事纠纷(家庭纠纷、经济纠纷和其它纠纷)案件发案率、党政部门收到的本地居民来信来访投诉率、本地居民上访率、行政诉讼案发生率、行政执法错案发生率、劳资纠纷发案率、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率等。

4、反贪腐状况指标

受举报贪腐官员发生率(即群众举报贪腐官员数占总官员数的百分比)、立案查处案件数、各级官员受到处分和刑事追究的比例数、涉案总金额、群体性腐败案件发生率等。

5、司法公正情况指标

上诉率、上诉案件改判率、再审申请发生率、再审申请立案率、再审案件改判率、错案率、国家赔偿总金额等。公安、检察院、法院每年收到的人民来信来访总数及其占总人口的发生率等。

6、社会管理成本指标

公职人员占居民人口的比例、公职人员工资占当地税收的比例、社会管理日常费用总数及占当地税收的比例、处理灾害事件、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所开支的费用占当地税收的比例。

三、资源消耗及管理方面

1、水、电、煤、油等基本资源的人均消耗指标及其与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本地资源的储备、开发、利用及其再生利用的指标,资源利用效率。

3、以上资源中本地自产部分占总消耗量的百分比。

4、本地经济发展对外地输入或进口资源的依赖程度

5、本地山林、土地、河流、湖泊及其水土保持、矿产和生物资源保护情况。

四、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方面

1、本地大气、水和土壤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指标

2、本地工业生产及生活污水的污染控制及治理指标

3、因本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例

以上所列各项指标,有些现在已经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统计之中,只是目前不对外公开而已。当然,其中也有些项目目前还尚未能列入。关键在于要组织专家对各种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然后归纳整理出一个科学规范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责成各相关部门列入经常性的统计工作,并确保能及时地向社会予以公布。对各地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实行问责制,在其上任后都必须对其管辖职责范围内的相应评价指标提出任期内的定量的改善目标,并作出分期实施和兑现的承诺。对官员的这种承诺必须要向社会公布,以方便让人民和媒体进行监督。笔者认为,只有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真正分解落实成为各地方和各部门的“硬指标”,才能对各级官员有所促进、有所约束、有所监督和有所警示。

当然,以上所说的评价指标,只不过是举例而已,未必都能科学和合理。但笔者真诚地希望能以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不致让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只能成为口号或画饼。

2007年7月3日

标签:指标   社会   系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