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经济的掘墓人——房地产

2025-02-1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本文根据《房地产是中国走向崩溃的引线》一文进行压缩整理,使之读者重复记忆。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12/120433.html

  房价疯涨是实体经济没落的标志--房地产发展的均衡性已经打破,并且还在继续。房地产升值不创造丝毫的社会财富,住宅只是解决人的居住问题。同样我们盖的不是迪拜的那样的建筑,他们可以赚世界各地的人民的钱,那在为迪拜创造财富。我们的住宅是在老百姓之间倒卖,实现了财富的转移,住房还是那个住房,而且越来越破旧,这有社会财富的创造吗?不去关注我们的实体经济,非要大搞房地产吗?真的如同一些评论一样,是一种对民众的财富掠夺?房地产的一切一切,已经违背了经济规律。房价不断虚高攀升,是由于房子已经失去作为居住的功能,而纯粹成为一种投资品种。能买起房的人,早就两套以上了。买不起的人还是买不起。由于房价一直在攀升,实质是通过一些市场手段掩盖国内货币相对不断贬值的问题,加上房托、开发商互相买卖、制造房源紧张气氛、虚假广告、夸大规划都是在大搞高房价的伪装。
  “让中国人能买房”不是任志强的功劳,“让中国人花三代人的积蓄买房”却一定是任志强抹不掉的债。真正让中国人花三代人的积蓄买上房子的不是开发商,而是各级政府和政府手下的银行,开发商只不过是一个马仔-- 而他们真正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中国人买上房子,而是为了中国人买他们独一家的天价房。这时,房子的商品属性已经不重要了,它已经抽象成了一种抢钱工具,而且几年以后可以重复使用。
  所谓“中国必然崩溃”其实是个伪命题:作为一个政治形态的中国的崩溃是必然的。这种政治形态上的崩溃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会有一个更先进的政治形态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掘墓先进分子任志强 和潘石屹 先生。然而,作为地域、种族和文化上的中国是不会崩溃的--中华民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了上百万年,未来也必将在这里生息下去,并最终走向光明和希望。真正的爱国者,应该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向那些伪爱国说教宣战,并为这个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房地产刺激内需,拉动经济”这种说法更显出无耻。
  内需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这本来是一个政府该为之服务的根本,现在却需要“刺激”,为什么?是社会财富过多,老百姓需求满足了吗?不是,多少人连基本住房条件还没有满足,怎么会没有需求?小区里的垃圾桶每天都要被人翻上无数遍,怎么会没有需求?可是,因为财富都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我们手里没钱,我们得自己赚钱看病,养老,上学,我们就是再有“内需”,也不敢花钱,也只能忍着。因为贫富分化导致相对需求不足,这正是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基础,却是中国活生生的现实;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国家却走的比资本主义还要资本主义,这本来就是政府的严重失职,是要深刻检讨的重大失误。可是那些地方政府呢?他们从没想过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来提振需求,相反,他们认为我们“有钱不花”,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全局”--好,你不是不花钱吗?我把房子涨价,逼得你非把祖宗八辈的钱都掏出来,再背一辈子的债,你要是不忿,那就是破坏经济建设,就是不爱国!   
  多无耻啊,把老百姓的保命钱硬抢过来吹嘘成“刺激内需”,他们真的是为了老百姓的“内需”吗?不是,老百姓的需求是质量合格住房,可楼脆脆,楼倒倒随处可见,连住房安全这一最最基本的需求都不想满足,他们刺激的是什么“内需”?我看,“刺激内需”的全称应该是“刺激你花钱,满足我的内需”。   
  如果有关部门真有诚意刺激内需,其实办法多的很,比如对老百姓减税,对企业减负,减少官员贪污浪费,取消地方壁垒,减少经济运行成本,构造社会福利体系,保障低收入家庭生活,等等。只要公民和企业的负担减轻了,老百姓的生活有保障了,收入提高了,当然就敢花钱了,还用得着你用爱国来说教?可是,这帮人,放着这些真正刺激内需的正途不用,想到的竟然是涨房价,竟然是见缝插针增加契税和出让金! 用涨价和加税来刺激内需,恐怕地球上也只有这个神奇的国度才可以宣传的如此厚颜无耻,理直气壮。没办法,谁让那些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办法对官老爷们有损无利呢?
  可是,拜托你别再拿“买房爱国”来玩弄穷老百姓了,行吗?  
  脱离了居住功能的房地产业本质上是掘墓业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最终培养出了自己的掘墓人”,他指的是工人阶级。这一论断其实是普遍的,任何社会在对受压迫阶级疯狂压榨的时候都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但真正掘统治阶级墓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自己。在中国,掘这个国家坟墓的正是那些对老百姓疯狂勒索的官僚阶级,而房地产正是最火爆的掘墓业。   
  在这里,由于对社会经济资源无节制地抢掠,浪费和转移,这种房地产业不仅挤占了其它行业的生存空间,也耗尽了这个国家公民经济的基础,透支了未来几代人的生存资源。我们可以想一想,十三亿缺少社会保障,被榨干了血汗的中国老百姓,他们有了病没钱治,老了无人赡养,上学掏不起学费,找工作没有岗位...这是多么可怕的事。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在房地产业的鲸吞蚕食下,百业萧条,科技停滞,创新无力,资源匮乏,经济萧薄,这样的国家怎样抵抗突发的天灾人祸?再加上环境恶化,竞争过度,道德破败,官匪横行,我们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我们还有什么明天可以期待?这样的国家,又怎么可能维持的长久,这样的国民,有又什么资格奢谈“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纵观世界各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靠盖房子走向繁荣富强的。凡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健全和公共住房解决得好的国家,都是把房地产作为国家社会政策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并不把房地产看成是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而且当社会发生动荡的时候,最不值钱的就是房子。当初满清破败的时候,王公贵胄的豪宅府第全都一钱不值:因为房子就是房子,对国家而言它不具有生产力上的先进性,不代表任何国家竞争力,对老百姓而言,当失去政治标签的时候它是最累赘最没用的资产。不断轮番上升的高房价,显示一个国家在把经济基础搭在房子上。这样的发展模式轻则说这个国家缺乏进取心和竞争力;重一点说,就是在挖这个国家的坟墓,在摧毁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是,难道那些官员不知道以房地产为纲的恶劣后果吗?不知道这是在埋葬这个国家吗?就算他们愚蠢,那么多智囊,智库,就不会给他们提个醒吗?为什么他们还这么干呢?  
  我想他们是知道的,而且比知道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但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在位时就算没人送房子,也可以以集资、补贴等形式买便宜房,所以他们对高房价并没有抵触,相反,他们可以在高房价中可以赚个钵满盆盈;等退了位,没能耐的可以找个地儿安心养老,有点儿能耐的可以旅居海外。他们对这个国家只有有限责任,只要在位时捞足了,退位后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哪管它是不是洪水涛天?   
  一位叫“水土水坝”的网友,此公极力宣扬帝制的好处。我虽然对其主张不以为然,但他有一点可能是对的,即权力的一惯性会使帝王对自己的国家更负责任。历史上绝大多数君主为了维护其家族的长远利益,会不自觉地对过盘剥百姓的官吏做出限制,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有远见的君主都明白“安居才能乐业”的道理,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统治,他们不会容忍百姓流离失所,这是私权力的无限性带来的一个好处。而我们现在的政府是一种有限私权力,这就跟私人骑公家自行车一样,会拼了命地掠夺和破坏,而不必顾及后来人还能不能骑这个车。在国家建制上,最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就是这种有限私权力,最不爱国的也是这种有限私权力,但这种权力却最喜欢张扬爱国主义,打扮成国家代言人,因为除此他们的权力没有来源。不信你可以问问那些呼悠我们“买房爱国”的官儿们,哪个不是在想着吸干这个国家经济血脉?他们何尝对这个国家爱过一丝一毫?  
  要改变这种状况,显然不可能回到帝王那一套把私权力无限化,但我们可以把私权力变成公权力,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只有权力变成公有的,权力的行使得到授权和监督,官员们卖地生财的恶行才能得到控制,房价才能降下来,这个国家才能摆脱崩溃的噩运。这不仅是在拯救这个国家的十三亿人民,对那些权势者也是有好处的,否则这些瞎眼的掘墓官员们在埋葬这个国家的同时,最先埋葬的就是他们自己。   
  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到明显向好的希望。官员们的贪婪无法遏制,老百姓依然愚昧,环境依然持续恶化,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在房价高起的同时一步步被掏空。我能预期的依然是个崩溃的远景,而崩溃后那些把几代人的希望都压在一个房子上的老百姓凄惨的生活让人尤为不忍目睹。我只建议那些还在房子上面沉迷的人们,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可以把投向房产的资金转一部分向黄金或外币,为自己保存一些生存的希望;那些不得不承受高价的人们,也要有面对坍塌的心理准备。  
  可悲的是,这种通胀是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他必须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以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时刻取得剥削利润以维护庞大的官僚机构,必须依靠增发货币来冲抵银行坏账和腐败渎职的亏空。这种通胀在资源高度集中于房地产业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必要:因为你已经为这个食利行业筑起了那么高的坝,你就不得不往上接着填土--可怕的是,这些土正是从坝基上挖起来的。
  房价高启引发了通胀,房地产业的一枝独秀使通胀效果锐化,加速了通胀的传导,恶化了通胀后果。更可怕的是,当这种通胀成为惯性的时候,它就会超出政府控制的范围,最终会演变成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标签:国家   他们   这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