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并不仅仅是通货膨胀
货币战争并不仅仅是通货膨胀
——读《货币战争》
货币是衡量社会商品交换的度量单位,是金融信用的工具。当投入产出效率低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效率高则货币实。资本主义由于资产阶级的欺诈本质,制造、出现通货膨胀是极其普遍的。宋鸿书所著《货币战争》,从很多隐蔽在传媒之外的材料中揭示出:国际大资产阶级控制金融、经济命脉,实际也控制了世界,遮蔽人类文明的视野,企图建立极少数人的“新秩序”的政治野心。
不管是“万塔秘密”,华尔街的七位大腕与欧洲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秘密关系;还是秘密组织“使徒会”(Apostle),《西德尼·沃伯格》(Sidney Warburg)小册子,罗斯福新政背后的秘密,都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世界的实质,那就是看不见的手真正存在于世界最高权力网络中,正如马克思百年前预言的:是“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这是一个暗箱操作的世界。
货币战争,其一是私人银行成为美国、英国等政府的货币发行者,借助战争扩大政府赤字,勒索人民;其二,是美国建国时期刺杀林肯争夺货币发行权,废除“金本位”,策划石油美元、引爆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危机,对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实施金融突袭。一个是隐蔽的战争,另一个是战争的刺激,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越来越集中到国际金融大亨手中,世界越来越被国际金融势力所控制。
国际金融家、投资家通过出卖金融信用奴役被他们传媒红布迷惑的“大众”,让那些物欲横行的地区和人们变为盲目生存的人,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民在智力上是不足以理解基于这个系统所衍生出的资本所带来的巨大优势,他们将承受压迫而且毫无怨言,甚至一点都不会怀疑这个系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罗斯切尔德)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拿破仑说的一点不错,这就是一个帝国政治家对资产阶级本质的认识。
宋鸿兵认为,我国金融界的人士首先必须假设外资银行是怀有“敌意”的,必须了解对手的方方面面,如外资银行主要人员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和研究战争一样,首先需要的就是研究对手。然后是战例分析,找出对方常用的战略战术,以及各种金融武器,必须对这些“金融武器”的适用范围及杀伤力做出详尽的分析。当然,除了“知彼”更要“知己”,对各方的优劣长短要心中有数。另外,还要进行“沙盘推演”,需要进行各种危机局面的紧急应对演习。从这个战略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对于“金融战”方面所作的工作还相当缺乏。
货币战争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家要控制世界发展的资本、信用,使之处于国际金融家族的统治之下,完成资本主义对人类的封闭。为此,他们利用一切手段保证自己组织的严密、有力、强大。如老罗斯切尔德1812年去世之前,列下了森严的遗嘱:(1)所有的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决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之间进行,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这一规条在前期被严格执行,后来放宽到可以与其他犹太银行家族通婚。(3)绝对不准对外公布财产情况。(4)在财产继承上,绝对不准律师介入。(5)每家的长子作为各家首领,只有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选次子接班。任何违反遗嘱的人,将失去一切财产继承权。中国有句俗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罗斯切尔德家族通过家族内部通婚严格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刺杀美国总统、支持大战双方军事化、以核威慑胁迫人类、遮蔽人类文明,可以说他们无所不能、无恶不做。这就是整个世界的黑洞、黑暗之所在。
在科技、传媒、自由控制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大资产阶级自以为是、唯利是图,已经把人类神圣的东西和人类精神光明完全遮蔽。这种现实就是革命的前夜,需要雷电撕裂长空,认识到现在世界的实质:危机四伏,灾难深重;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希望。
附图书信息:
作 者: 宋鸿兵 编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
定价:38元
折 扣:8.5折
折后价:32元
·去淘宝店,通过支付宝
》》
·我已信任,直接联系
》》
内容简介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华尔街风险资本会选中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作者简介
宋鸿兵,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近年来,作者曾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目录
前言 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会一帆风顺吗?
第一章 罗斯切尔德家族:“大道无形”的世界首富
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切尔德的凯旋门
罗斯切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
老罗斯切尔德的第一桶金
内森主宰伦敦金融城
杰姆斯征服法兰西
所罗门问鼎奥地利
罗斯切尔德盾徽下的德国和意大利
罗斯切尔德金融帝国
第二章 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
刺杀林肯总统
货币发行权与美国独立战争
国际银行家的第一次战役: 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
国际银行家卷土重来:美国第二银行(1816-1832)
“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
新的战线:“独立财政系统”
国际银行家再度出手造成 “1857年恐慌”
美国内战的起因源于欧洲的国际金融势力
林肯的货币新政
林肯的俄国同盟者
谁是刺杀林肯的真凶?
致命的妥协:1863年国家银行法
第三章 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
神秘的哲基尔岛
华尔街七巨头:美联储的幕后推手
策立美联储的前哨战:1907年银行危机
从金本位到法定货币(Fiat Money):银行家世界观的大转变
1912年大选烽烟
B计划
美联储法案过关,银行家美梦成真
谁拥有美联储?
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
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
第四章 战争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
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中的美联储
“为了民主和道德原则”,威尔逊走入战争
美国战时的重要人物
凡尔赛和约: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
“剪羊毛”与美国1921年农业衰退
国际银行家的1927年密谋
1929年泡沫破裂: 又一次“剪羊毛”行动
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
第五章 廉价债务货币的“新政”
凯恩斯的 “廉价货币”
1932年总统大选
谁是富兰克林. 德兰诺.罗斯福
废除金本位:银行家赋予罗斯福的历史使命
“风险投资”选中了希特勒
华尔街资助下的纳粹德国
昂贵的战争与廉价的货币
第六章 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与“外交协会”
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家的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
统治世界的精英集团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
三边委员会
第七章 诚实货币的最后抗争
总统令11110号:肯尼迪的死亡证书
白银美元的的历史地位
银本位的终结
“黄金互助基金”
特别提款权
废除黄金货币的总攻
“经济刺客”与石油美元回流
里根:离心脏仅一毫米的子弹打碎了金本位的最后希望
第八章 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
1973年中东战争: 美元反击战
保罗.沃尔克: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
世界环保银行: 要圈地球30%的陆地
金融核弹:目标东京
索罗斯:国际银行家的金融黑客
狙击欧洲货币的“危机弧形带”
亚洲货币绞杀战
中国未来的寓言
第九章 美元死穴与黄金一阳指
部分储备金体系: 通货膨胀的策源地
债务美元是怎样“炼成”的
美国的“债务悬河”与亚洲人民的“白条”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霸盘生意”
房利美和房地美: “第二美联储”
黄金:被软禁的货币之王
一级警报:2004年罗斯切尔德退出黄金定价
黄金一阳指
第十章 谋万世者
货币:经济世界的度量衡
金银:价格动荡的定海神针
债务货币脂肪与GDP减肥
金融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军”
未来的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金银中国元:迈向世界储备货币之路
后记 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几点看法
媒体评论
[他们眼中的货币]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斯柴尔德
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自由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
——托马斯·杰斐逊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
——拿破仑
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
——格林斯潘
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用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凯恩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