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医疗改革问题之九:如何进行医疗改革-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在写下这个题目之后,我要更正前面讲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医疗改革是要让全体人民都看得起病,不是少数人,也不是大多数人,而是全体劳动人民。  

  

另外我想说的是,医疗改革不是要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福利改的更差。就好像企业改革,令工人阶级整体的生活水平下降,包产到户令农民整体的生活水平下降,这样的改革是不对的。  

  

以前曾经有人对国有垄断企业职工的高工资颇有埋怨,然后就说国营企业职工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工资。说实在话,我不觉得国有企业给职工发高工资有什么问题,如果一个国有垄断企业和一家私营企业,职工的人数和利润都是一样的,可是私有企业的职工工资只有国营企业的一半,我认为有问题的应该是私有企业。至于有些国营企业的老总有极高的年薪,那也不是国营企业的问题,是政府的人事管理出了问题要做出调整。不能因为国营企业老总年薪太高,就把国营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给消减了。现在的公费医疗改革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可能某个省直干部占用了过多的公费医疗,就把整个公务员的医疗福利消减了。所以实际上,我对高级公务员的病人或者家属可以大包大揽的看病,全部费用国家报销的制度是心怀向往的。我也希望医疗改革之后,普通人也能如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甚至家属一样全部医疗费用都能由国家全包。这应该是人民在医疗福利上的最大诉求吧。人不能停止对幸福的追求。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国家真的这样做,是没有这么多钱的。毕竟中国不是一个真正很富裕的国家。至少在今后的二十年里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另一个问题就是,高级公务员这个群体,一张门诊医疗记帐单可以开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药,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是浪费惊人的。这一点即使二十年后也是不应该的。  

  

可能有人会说,高级公务员也有可能会得大病重病的啊。没错,所以公费医疗里面是另外有大病重病统筹医疗费用安排的。所以一般在门诊看病的人,多数是普通病,慢性病。那么门诊的公费医疗应该是怎么样改革为好呢?因为中国的医疗改革要想成功,首要的便是要令到公费医疗变得公平,钱尽其用,不浪费。  

  

1、首先还是要按照门诊自付20%,住院自付10%,特、大、重病有另外的补贴这个基本点来进行。这一点我想近二十年都不需要变。那么变的是哪里?变的是上至国家主席,中至省长家属,下至普通公务员均应如此,也就是要有公平原则,要苦一起苦,要幸福一起幸福。实际上也不会苦的,国家主席和省长,市长,区长这一类的高级公务员在生活上很多事情都是国家包了的,工资就是零用钱,一辈子就生那么一次,二次病,就算要自付20%,基本上也不会苦到这些人。  

  

2、使用门诊公费医疗或者家属医疗电子卡。停止使用门诊公费医疗记帐单之后,公务员如何在门诊看病?采用公费医疗电子卡,按现在的国民收入,我个人觉得一个月政府给予300元一个人的门诊看病费用是够用的。也就是一年3600元,全部打入这个公务员的电子卡里,由他自己掌控使用。这个门诊费用应该是上下一致统一的。因为人生病,如果省长生的病和一个普通人生的病是一模一样的,用的药也是一样的,就不存在因为你是省长,所以你的身体就必须用普通人二倍的药才能好的神奇事情。另外要说的一个问题是,不管这个家庭是夫妻双方都是公务员,还是一方是公务员,这个家庭的孩子都应该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给予300元一个月的门诊费用。另外我觉得应该停止使用门诊公费医疗记帐单。公费医疗记帐单纯粹是一种浪费树木,浪费社会资源,浪费病人和医院时间的行为。以前总是说我们国家资源丰富,但是现在这句话不敢讲了吧,而进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要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这一笔钱能省出不少医疗费用呢。  

  

300元是普通门诊的费用,那么对查出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的人群怎么安排?一个月加200元到500元,一年是6000元的门诊治疗费用。慢性病一年的用药费用也差不多够了。重病和大病以及一些特别的病例,由另外的统筹安排补贴。  

  

要想做到公平,透明。首要任务是确定门诊的用药和住院以及特、大、重疾病补贴的费用比例。比如说如果这个地区用于医疗的费用是一个亿,其中门诊需要支付3千3百万,那么这笔钱就要固定下来,不能挪用去支付住院费用和特、重、大病统筹补贴这一块。互相都不能挪用。如果一年下来的钱不够用的,由政府财政决定追不追加投入,但是绝对不能在这一个亿的资金当中挪用调配。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医疗治病,钱永远是可以用完的。如果说很好运,今年的特、大、重病统筹医疗在按原定金额补贴完所有的这类病人之后还有剩余,那么该怎么办?那就继续补贴给这些人,因为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即使是公务员,也是要有自费比例的。如果有节余,那就把这类病人的自付比例调低,由国家继续补贴,当然这种补贴要事先声明是一种临时性的补贴,如果明年没有余钱,那还是按原定金额补助。  

  

关于公务员及家属医疗电子卡里的门诊医疗费用,我个人提议在自用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允许个人授权他人使用。为什么呢?还是一句话,现在我们还不富裕,就算是公务员,家里也会有几个不是公务员,需要自费进行治病的亲戚,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而公务员一般年轻就进入这个系统,通常年轻时都很少病,那么门诊医疗费用就有一定的积存,那么就应该允许他将电子卡里的门诊医疗费用授权他人使用,门诊费用不能提现,但是可以授权他人使用。政府也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定的管理,比如说规定公务员一年内必须进行一次必要的门诊全面体检,比如说如果有一个人十年都没有怎么看病,积了近30000元的门诊费用,而正好十年后他的父亲病了,要自费,那么公费医疗管理方面可以硬性要求此公务员的电子卡中的门诊费用提出50%作为他父亲的医疗费用。至于另外的50%公务员愿不愿意给,就看他自己了。即使父亲有公费医疗,也会有自费部分,那么一样从公务员的卡中提出50%补足自费部分。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要保持一定的货币消费流通,货币只有流通了,才能真正被使用。同时也避免了公务员像商人囤积货物一样囤积医疗费用,然后歪着脑筋歪着心谋私利。至于授权的手续,政府制定一个明白清晰但又不太复杂,不拖拉的方法就行了。  

  

3、建议筹建独立于各部门的公费医疗统筹局。省市区的统筹局专门面对省、市、区的公务员进行统筹,而不是把钱分拔到各个单位。把钱分拔到各个单位,比如教育系统吧,就可能出现教育局拿了五成费用,而其他所有的学校老师全部来争剩下的五成费用的不公平现象。至于财政费用如何安排下去,省可以不拔款给市、区,市也可以不拔款给区,但是每个公务员的医疗费用要一样,那么怎么办?其实很简单,那就省里少收点市区里的钱,市里少收一点区里的钱。如果省里觉得不能给市和区这么多的权利,那也可以收,收完之后统一按人头返还。至于这个统筹局的工作人员,只要把原来省市区的公费医疗办的人员集中起来,再挑选一下就可以了。  

  

公费医疗和各省市区的接待费是一样,上面的用不完,就滥开药,乱用钱。下面的没得用。省接待费一个人可以达到一餐饭2500元的标准,那绝对是撑死当官的,饿死老百姓。一餐饭有个500元的标准已经足够足够了,就算是外资医药公司的大区经理出一次差,我想一天补贴也不会超过1000元吧?虽然车费什么的另外算,一天的车费能用多少?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中国分区,顶多分十个区,要按这个‘头衔’一看,中国的省长还有三十多个呢,人家大区经理才不到十个,是不是大区经理比省长更稀缺啊?但人家也没有达到一天出差的补贴费用高到7500元的地步。  

  

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上层死抠着财富不愿意让利给老百姓。一副没大志的守财奴样子。但是有一句话是真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就算要不劳而获,要剥削,你也要让别人有得工作,参与劳动,创造财富,你才能有收获。你也要让别人赚到钱了,你才能剥削,可是现在人民看病,上学,住房,工作都成问题,你还怎么剥削,再剥削,人民就只有造反这条路了,所以啊,守财奴们,醒一醒吧,就算为自己好,也不要这么守财奴了。  

  

中国的医疗改革,首要的只要把公费医疗这一块大体调整的公平了,那么中国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因为公平之后的公费医疗,能为国家挪出相当一大块公务员根本用不了的钱给普通老百姓用。  

  

第二个大问题便是药费的问题。说得更全面些,应该是药费加病人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的价格问题。药费的高昂主要症结在哪里?在于外资的药品定价离谱。外资的药品定价完全就是把美金按人民币的兑换就成了,比如说在美国零售价格卖20美元的药,到中国来就变成了成本价格140元。(假设按1:7换算),这下中国人就惨了,出厂价变成140元,然后加上税收,加上中间商,加上医院利润,加上销售人员工资,加上医生的回扣或者叫学术费用,这个药至少要卖到240元。所以要想药费降,还得看中国政府敢不敢砍掉外资公司的药。这是第一个药价高的地方,另一个药价高的地方是一些特别科室,最显目的便是肿瘤科。纯粹是赚死人钱。100元的药到了肿瘤科,销售代表都不好意思做工作,因为人家肿瘤科的医生扫都不扫你一眼,太便宜了,这药。回扣拿着都没劲。但是肿瘤药是不是真的全是什么高科技,神秘产品?你说是不是?这话我就不回答了,自己去想。只要告诉你,如果一个普通内科医生花十年的时间可以用回扣买到房子和车子的话,那么肿瘤科的医生花五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个梦想。肿瘤科的药物,砍掉30%的定价,医生们还是能花十年时间实现买房买车的梦想。那么定价的决策部门到底是医院还是政府机关?不用说都应该知道吧。再有一个不是药费高,而是患者要使用的医疗器械价格高得离谱。就以眼科的人工晶体来说,前几年的回扣就可以给到500元一个晶体。有些销售人工晶体的代表甚至会和一些到别的地方进行手术的教授约好,到时一起坐车过去,做多少个手术,当场就结算回扣。再比如说心脏病当中的‘冠心病人工搭桥’手术当中用的那根‘桥’,一年的回扣就可以成就一个‘几百万’富翁。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极不利于医学发展的后果,那就是教授主任把持手术,年青医生根本没有机会一展所长,但是医学这个东西,你不实践就根本没有办法提高。结果造成医学水平的下降。而像这些医疗器械,也大多是外资药品公司的。那么最终的问题就出来了,价格之所以定得如此之高,是因为国家开了个大大的口,想把老百姓的钱转移到外资药品公司的口袋里。但是外资公司可能想不到,他们自己的强盗行为虽然有中国政府的支持,可是中国人民不傻啊,中国医生一看,哇,来中国抢钱啊,凭什么要我来帮你抢钱啊?所以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所谓很正规的,不给回扣的外资药业公司在中国的药品也难买,后来他们也想通了,硬抢不分赃的结果便是自己也拿不到赃,所以也就开始偷偷的跟中国医生分赃了。再加上总体来说,外资的西药确实效果比中国药品好一些,但是不是好到那样离谱?问一问医生都知道,进口药的疗效和价格是绝对不对等的。所以啊,老百姓们啊,要想药费真的降,就问问政府什么时候敢制止外资药业公司的抢钱行为吧。现在药品的现实是外资药是高价,天价,国产药品是低价,死价。(不说绝对,只说大部分)那些个搞药品定价的中国人跟那些个倒卖国营企业的人心思一样,就是把中国药企搞死,让外资独霸中国。所以才会有后来那个所谓的卫生部长搞个什么‘一瓶两规’,国产药企哀鸿遍野,外资药企煞时狂飙增加30%的销售量。  

  

中国的医疗改革,外资药品和医疗器械若能切实的降价30%,而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低价,死价的国产药品给予必要的加价扶持,使外资药品与国产药品价格趋于相对合理的水平,我想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不但会省下很多钱,还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为国产药品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因为外资药品之所以在中国横行霸道,要订多高价就订多高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不是因为有中国政府在定价上给予的妥协,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国产药品的沉重打击,令到外资企业找不到对手,病人得不到其他选择,令外资企业高度垄断造成的。  

  

如果上两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就好办了。就是建立全民基础医疗卫生体系,基层卫生院系统是一定要建立起来。全民基础医疗和全民基础教育一样,国家一定要全包。包人员的工资,包患者的医疗保健费用。这两项说实在话已经不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全世界的国家都应该做到这两点,做不到的国家只能说是不对的,或者太穷实在没法做。但这个世界大多数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没理由比中国右派口中的朝鲜还要差,朝鲜都能有免费医疗和教育,甚至免费住房,没理由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我们国家外汇储备都世界第一了,也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就更加没理由不建立免费基础医疗和免费基础教育了。其实还应该提供免费的基础住房的,但今天不谈这个就不展开说了。社区医生要以中医为主,以主动预防和保健为主。社区医生的目标不是被动的给人民治病,而是为每个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主动的预防和保健信息,然后才是必要的社区基本医疗。要让中国人民实现‘无疾而终’的最佳生命状态,或者‘少病而终’的次佳生命状态。  

社区的医生应该纳入公务员系统,同时要有二年一次前往三甲大医院进修不少于三个月的硬性规定,进修费用由政府负担。而三甲大医院的教授和主任,每周应该有一天时间到社区卫生院出诊,上午出诊,下午给社区医生或者居民授课,这也要形成一种制度,而不仅仅是一种慈善事业。至于中医的培养,不能再走西医的模式,不能分科,中医,中药,针灸,手法不能分开学,学中医必要学中药,必要学手法,因为这样一体化的学习,能保证病人得到最有效同时最实惠的照顾和治疗。现在天天讲全球一体化,其实我们中医早就一体化了,扫除了中间多少障碍,令病人和医者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壁垒。  

  

在建立了全民基础医疗卫生院之后,第四个问题就更好解决了,那就是完善公有制医院二甲医院和三甲医院的管理。有个脑子进水的家伙说要限制公有医院的改建投资,以利于私有和民营医院的建立。既然是私有医院,那就应该遵守市场化的原则,自己去打拼,凭什么要政府下黑手害中国同胞帮你开路?而且这些私人医院不能有公务员前往看病,不能有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前往看病,如果出现公务员或者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到私家医院看病的现象,那就是公帑私用!现在中国大把的有钱人,他们本来就应该自己出钱看病。全世界的私人医院,都是天价,都是有钱人的天下,怎么到了中国,就要从国家,从老百姓口中夺食了呢。私有医院要不要建?可以建,但是一定要在基础公立医疗卫生院建立起来之后,一定要在公立二甲和三甲医院基本能为中国人民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之后,那么锦上添花建立私有医院无可厚非,比如像香港的徐子淇生孩子花了几十万的那种私家医院。比如某些很有实力的医学教授建立的专科诊所,这些是可以建的。  

  

中国的医疗改革走到现在,最重要的是扶正祛邪,正确的方向找到了,切切实实的愿意走这个方向了,结实的框架真的建立起来了,其他的就只是在内部修修补补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不难解决。而依着这样的路去走,中国的财政投放并不会出现井喷局面,反而能为政府节省不少钱,能让政府做更多的有益于民生的事,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我这个系列共有九篇,中国人讲究九九归一,希望中国的医疗改革也有一个新的,好的开始吧。  

  

最后也学着邋遢道人用肯定的语气说:医疗改革,往私有化的方向改是不好的。忽悠广大人民,利用人民进行实质为私有化的改革更是不好的。  

  

标签:医疗   中国   公务员   门诊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