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冷战议题的残余
钓鱼台:冷战议题的残余
文◎林深靖
钓鱼台风云再起,然则,从台湾媒体浮光掠影的导,民众大概只能意会到台湾与日本之间存在着钓鱼台主权和渔权的争议,却无法深入了解争议的本质和历史上的来龙去脉。
其实,严格来看,钓鱼台问题与台海两岸、南北韩问题一样,都是二次大战之后,国际冷战的后遗症。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为避免本土过度受损,刻意转移战场,调集重兵于琉球与美军决战,导致琉球平民死伤近20万人。战后,琉球由美国托管,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直到1960年代末期,由于越战的酷残画面不断流出,美国布兵反共的正当性逐渐受到质疑,再加上1968年爆发于法国的学潮工运迅速向全世界延烧,在国际反战、反帝潮流的影响之下,琉球左翼势力崛起,反美情绪日益高涨。华盛顿当局衡量利害关系之后,乃决定结束托管,将琉球交给日本。
钓鱼台位于台湾和琉球之间,日本自美国手中取得琉球之后,又因钓鱼台礁层被发现有丰富石油矿藏,乃继而提出对钓鱼台的主权主张。1970年代初期海内外青年蜂起投入保钓运动即自此而起。
其实,不管从地理、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对钓鱼台的主权主张根本是蛮横、虚妄,毫无道理可言。地理上,钓鱼台群岛的八个小岛散布于台湾东北1百多公里范围内,位于东海大陆棚前缘,属新三世纪砂岩层,水深在2百公尺以内。依据大陆礁层公约,台湾对钓鱼台海域资源的探测与开发拥有绝对的权利。长期以来,钓鱼台海域也的确是宜兰、基隆渔民的传统渔场。相反的,钓鱼台与琉球之间隔着既深且巨的海沟,即使琉球暂时归属日本,琉球与钓鱼台在地理上也毫不相干。
何况,若是要深究历史,琉球群岛原是中国藩属,自明朝洪武5年(1371年)琉球中山王入贡受封,洪武25年派遣「闽人36姓」赴琉球助其开化,中国与琉球之间海上往来不绝如缕,明清史册多有记载,群岛上中华文化烙印亦处处可见。只不过,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深陷内忧外患,日本趁虚南进,于1879年强行占领琉球,1895年又在甲午战争之后,占领台湾。
面对钓鱼台问题,在地理和历史上都需要一个清理的过程,当然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然则,相对于南韩或其它东南亚国家,台湾的软弱已到了近乎丧权辱国的地步。南韩与日本之间同样有竹岛(或称独岛)的主权争议,可是南韩采取强悍的态度与日本周旋,日本始终敬畏三分,绝不敢像钓鱼台一样,强行驱逐、威胁台湾渔船,扣押台湾渔民。台湾的驼鸟作风,反而助长了日本的气焰,挤压了未来谈判的空间。
相关文章 卢麒元:打狗棍法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港评:俄国强悍对日中国自惭形秽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