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走向“全面崩溃”:从“二房”救助再看美国次贷危机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从“二房”救助再看美国次贷危机



:贾国文;刘奕奕 发布时间:2008-08-08 :中国证券·中证网

  

  
美国从事按揭业务规模超大的金融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更加动荡的阶段,危机正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按照美国学者最激进的关于次贷危机引领美国金融业走向崩溃的12步预测,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走到了第6步——大型区域或国家银行破产的阶段。此次危机会否最终走到最恐怖的第12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前些日子投票通过了一项针对美国房地产业的救市议案,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二房”进行救助。该议案规定美国财政部将向“二房”提供足够信贷,并可在必要时出资购买其股票。

  

  “二房”是谁?“二房”指的是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是由美国国会出资和特许的主要以从事按揭业务为主的规模超大的金融机构。目前“二房”的资产规模大约相当于6个工行,“二房”的信誉几乎与美国国债信誉相当,但略有差别。其实,美国还有一家与“二房”类似的金融机构,它是由联邦政府出资和特许同样是从事按揭业务,名称叫做吉地美(Ginnie Mae)。由于吉地美是美国联邦政府住房部的一部分,因此吉地美的信誉与美国国债信誉完全相同。有意思的是,这三家公司债发行规模最大的超级机构均不受美证交会监管。这三家机构最大的功绩就是有效解决了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救助“二房”的原因是“二房”在美国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太重要了,相当于美国金融系统的主心骨,“二房”占据着全美5万亿美元房屋按揭市场的一半份额。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次贷机构纷纷倒闭,仅剩下“二房”这条全美按揭市场的唯一通道。如果任由“二房”破产,那么美国金融系统可能立刻陷入瘫痪,其影响要比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破产所造成的冲击扩大N多个当量级。

  

  “二房”危机有两个诱因。一个是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发表告称,为避免破产,“二房”需要融资750亿美元。这一数字其实就是“二房”的全部资本金,“二房”此时已经是空壳公司。另一个则是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前总裁普尔发出警告,“二房”已经“资不抵债”,可能需要美国政府解救。随后,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价一天之内几乎被腰斩,两家公司股价均暴跌45%左右,股价跌至17年来最低,与去年8月相比,跌幅则超过80%。

  

  “二房”危机说明了什么?首先,“二房”危机说明了美国次贷危机尚未触底。之前关于次贷危机是否见底的市场争论曾经达到白热化,现在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可以尘埃落定了。其次,这么给我们安全感的始终是AAA级的超级大公司怎么说倒就倒了,要知道三大评级公司评的我国目前的主权信用评级才是一个A。所以,最安全的地方其实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标普的一份最新告警告,美国国债的AAA级在10年后可能不保。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我们相关的管理部门要重视这条信息,尽早将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美国国债的持有量。

  

  “二房”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新的里程碑式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大的里程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自美国房价2006年见顶之后,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第二个是2007年7、8月份,大批次贷机构纷纷倒闭,美联储承认低估次贷影响并被迫进入“降息周期”,自去年9月份至今年5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从5.25%直降至2%;第三个是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花旗、美林和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第四个是今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第五个就是目前的“二房”危机。它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由此进入了更加动荡的阶段,危机正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

  

  几乎在“二房”爆发危机的同时,全美最大的储蓄银行加州印地麦克银行破产被联邦政府接管,它使我想到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鲁宾尼教授2006年6月作出的迄今为止最激进也最恐怖的关于美国金融业走向崩溃的12步预测。第1步是美国经济发生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房地产衰退;第2步是次按损失将进一步扩大,远超过2500亿至3000亿美元的估计;第3步是无担保消费信贷出现巨额损失,信用卡、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无一幸免;第4步是专业信用保险商信用降级,其赖以运转的AAA级将会不保;第5步是商业房产市场崩盘;第6步是大型区域或国家银行破产;第7步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将出现数千亿美元的账面损失;第8步是企业偿贷失败浪潮;第9步是影子金融体系崩溃;第10步是股市进一步下跌;第11步是抽干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第12步是恶性循环开始。

  

  从目前的情况看,次贷危机大致走到了第6步,即大型区域或国家银行破产(以全美最大的储蓄银行加州印地麦克银行破产作为标志)。此次危机会否如鲁宾教授所料最终走到第12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学者解析美经济走向“全面崩溃”的12步

  

  [ 2008-02-20 16:29 ]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动荡年代》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看来,美国经济运行并未出现全面的大泡沫,相反只是一些局部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并不能影响美国整体经济运行。” 曾经,格老就是这样评价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遗憾的是,格老判断失误。那么,这一轮的经济低迷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资深的专家自然能给出比较可信的回答,为此我们采访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努尼尔•鲁宾尼教授。

  

  最近,鲁宾尼教授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可谓是毛骨悚然,不过却也不无道理,值得关注。早在06年7月,鲁宾尼就提出了一个在当时颇具争议的观点,即他预言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而现在,鲁宾尼则认为,美国金融市场及整体经济出现“灾难性”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鲁宾尼对自己所做的经济预期作了如下说明,他认为美国经济将出现“恶性循环,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将推高金融业的损失,而金融业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金融业整体的崩溃将进一步加剧此轮美国经济衰退。”

  

  较之于我,鲁宾尼教授可能更喜欢做条目性的说明。鲁宾尼教授在这儿列出了金融业走向崩溃的12步。

  

  

  

  第1步:美国经济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房地产衰退。鲁宾尼称,这轮衰退,美国房地产价格将从峰值下跌20-30个百分点,而美国家庭财产将因此减少4-6万亿美元。1000万户美国家庭的资产净值或可见红,在此情况下,只能暂停住房按揭还款,因此将会有更多的房产承建商破产。

  

  第2步:次按损失将进一步扩大,远超过现在2500-3000亿美元的估计。鲁宾尼指出,05到07年间的按揭中大概有6成类属“冒进型或毒药型”贷款。高盛对按揭损失的估计是4000亿美元,不过,如果房屋价格跌幅超过2成,损失可能会超过现有估算。银行放贷能力会因此进一步受到限制。

  

  第3步:无担保消费信贷出现巨额损失:信用卡,汽车贷款,教育贷款等无一幸免。按揭行业的“信贷紧缩”将可能蔓延到整个消费信贷领域。

  

  第4步:专业信用保险商信用降级,保险业务将有可能停滞,因其业务赖以运转的AAA级评定将会不保。随后,1500亿美元价值的资产抵押债券也会面临降级的可能。

  

  第5步:商业房产市场崩盘。

  

  第6步:大型区域或国家银行破产。

  

  第7步:之前的杠杆收购在这个时期也会引发巨额损失。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将因此出现数千亿美元的账面损失。

  

  第8步:企业偿贷失败浪潮。从整体上来看,美国的企业运作良好,但是,部分“肥尾”型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差,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偿贷失败会进一步危及“信用风险互换”市场(是一种借贷保险市场,各借贷结构借此多元化信贷产品,分担风险)。由此引发的损失估计在2500亿左右,一些保险商有可能因此破产。

  

  第9步:影子金融体系崩溃。影子金融机构无法从各央行直接获得贷款,这将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应险能力,对冲基金、特殊投资工具等引发的动荡有可能因此扩大。

  

  第10步:股市进一步下跌。对冲基金操作失败、追加保证金以及恐慌下的卖空无疑会使股市一泻千里。

  

  第11步:抽干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受影响的市场包括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以及短期信贷市场。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偿贷能力的忧虑也会进一步加深。

  

  第12步:恶性循环开始,亏损、资本盈余减少、信贷紧缩、压力下股票抛售以及受损资产在成本价下进行拍卖。

  

  这就是走向全面经济崩溃的12步。鲁宾尼的总结性陈述如下:“金融市场的损失将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这轮经济衰退的时间会因此延长,影响也更加恶劣。”他还提到,这也是伯南克及联储同仁时刻提防的“噩梦般的后果”。同时鲁宾尼的这个预期也解释了联储何以会在长期漠视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在本年年初就大幅下调利率200个基点。无非是为了预防金融市场的崩溃。

  

  鲁宾尼的这种设想能不能站得住脚?能。而且,我们相信,如果鲁宾尼的这种设想变为现实,将结束所有关于“脱钩”的辩论。鲁宾尼还警告,如果这种灾难性的情况持续6个季度,世界其他地区的救市政策届时可能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为时已晚。

  

  联储能化险为夷吗?在接下来的一篇文章里,鲁宾尼将以8条原因说明为什么联储不能化险为夷。(鲁宾尼真的很喜欢条目性说明。)鲁宾尼的8条原因概括如下: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因美元贬值及通胀风险受到限制;进取型的扩张政策只能增加流动性,无法提高企业的偿贷能力;信贷保险商有降级的风险,一旦降级,将引发严重后果;金融业的损失巨大,可能超出了亚洲或中东这些主权财富基金的承受范围;国有机构的干预力度不够,无法遏制房产市场的进一步恶化;联储无力应对影子金融体系的各种问题;市场调控机构无法很好地在透明化损失情况与政策干预自制之间取得平衡,而现在的情况则要求市场调控机构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恰当平衡;最后,以交易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业已自身难保。

  

  风险的确很高,而面对风险,当局的应对措施却非常有限。当然,这并不是说市场崩溃无法避免。只是,要救市付出的代价将会很高。最后一步棋无非是政府出面救市,这招一定能起作用。美国政府出面救市,具体做法有三种选择:政府公开买下坏账资产,通胀,或两者结合。当年虽然日本财政部门闷闷不乐,但是日本还是用了是第一个办法。不过日本是债权国,这些出钱救市的企业机构对日本政府的偿贷能力信心满满。而美国却是负债国,因此美国必须花大力气维系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若美国无法维系市场信心,将不得不启动第二个办法,即通胀。这足以解释黄金现价何以会高企至每盎司920美元。

  

  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体系因此战战兢兢,这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以美联储为首,美国的联邦部门现在已经出手救市。最后,他们当然能取胜,不过可以想象,过程将会极其痛苦。

  

  ——《金融时》 :马丁•沃尔夫

相关文章 “大房子梦”难圆--扶阿斗,“两房”背后众相巴塞尔协议与央行储备充足率问题两房债券新危机可能捅破中国股市新自由主义者欲盖弥彰难以自圆其说投资美“两房”亏4500亿该由谁背书?国际金融:白宫酝酿终结“两房”传中国亏损高达4500亿让红色深入人心——红色中国网举办元旦茶话会杨斌:中国崛起必然遭遇美国霸权围堵顾秀林:有事实,无阴谋有垄断,无操纵(“两房”退市是不是阴谋)两房债券的风险究竟有多大美两房面临大修,我巨债是否有忧?
标签:美国   危机   市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