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无力打一场全球贸易战--与中国的经济摩擦将呈现常态化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张伟林2010年10月,欢迎各位网友转载与下载。
  更多的内容请看个人博客:
在1929年,由于美国毫无节制、欲壑难填的贪婪给世界带来经济大灾难。人们在谴责法西斯国家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别忘记诱发这场二战的经济条件也就是美国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危机。在那次经济危机中,美国义无反顾地、毅然决然地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最终才将世界拖入经济灾难的无底深渊。同样在2008年,美国再一次地毫无节制、欲壑难填的贪婪重新让世界进入经济大灾难。不同的是直至今天,人们并未见美国再一次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即开打一场全球贸易战,这是美国幡然悔悟、在痛改前非。如果存有这种认识,那就大错特错了,是现在的美国无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资格打一场全球贸易战。但是,美国打一场局部经济战争,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将呈现常态化、即每年都与中国发生经济摩擦已是无法回避的,这种战争也好、摩擦也好一直打到中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止,否则不会也不可能止步。
首先回顾历史,在的《次贷危机--传承华盛顿“捞钱”的神话》(以下称丙文)中指出2001年小布什上台时,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中国,经济上日趋严重的威胁是来自欧元区、日本仅是可控
且日趋减小的潜在威胁;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恢复,美国感受到日趋严重的俄罗斯军事威胁,这直接威胁到美国日趋依赖于运行在“虚增与推低”上的经济体制。有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现价GDP(注:参阅《呼吁:该为名义GDP正名了》)是亿美元(注:2005年修订前的数值),美国是中国的9.08倍;同期,美国是欧元区的1.57倍、日本的2.11倍,由于印度与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分别仅是中国的不到一半和约1/4,所以美国根本可以无视印度与俄罗斯的经济,就如同之前一直在无视中国的经济一样。但到了2009年,发生巨大变化了。同样的比值是中国的2.86倍、欧元区的1.14倍、日本的2.81倍,同时与印度和俄罗斯的差距在缩小、数值分别为11.53与11.6。除日本以外,美国与所有主要竞争对象国的经济差距在缩小之中,尤其对中国已到了不可小视的程度,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甚至在经济上也是如此。
当年的小布什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决断性的选择,即打一场控制中东与里海石油的能源之战,从而根本性改变美国实力下降这一结构、达到控制整个世界的目的。伊拉克战争只是这场战争的前哨战,真正的对象是伊朗(注:请参阅《难易开打的伊朗战争》,以下称甲文)。但是,美国失败了,美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的今天依然未能完成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所以,美国必然需要选择现实性的策略,重新祭起过去针对西德、日本的贸易战之策。由此,美、中间的经济战争将呈现常态化,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现实,除非发生以下二种现实:中国的经济规模低于印度或俄罗斯,或者中国有能力主动打一场中、美经济战争。
当前的汇率之争是美国以中国为标的进行不间断地经济战争中的首战,但是现在美元的疲弱之态是与中、美间经济战争无关,这一点决不能混淆,详细请参阅《外汇趋势以及国际经济的走势之我见》(以下称乙文)。这里梳理一下的观点,美元指数从2002年1月进入一个长期下跌通道后,在2008年3月形成第一个底部70.68;现在,美元指数将进入第二个底部,这个位置必然跌破70,时间就在年底与明年第一季度之间;美元指数能否进入一个长期上涨通道,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即使有,奥巴马的这一任期绝对无望;但是的预测,或者现在公开发表一系列文章的目的就是促使美元指数进入一个长期震荡之方法,最终消灭美元指数即取消美元作为国际最主要储备货币这一地位。
现在,话题转入为何美国无力打一场全球贸易战这一要点上。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世界经贸往来主要是通过商品贸易,而服务性贸易的比重是极为有限的。当时的美国有能力通过本国生产来满足经济需求,所以美国就毫不犹疑地以邻为壑、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将整个世界拖入经济危机的深渊之中,以使美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利益得到保护。环视今天的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盈利的领域在哪里;一旦实施全球贸易战,美国的盈利前景将是如何变化?首先是服务领域,结果这一盈利的闸口将被拧紧;其次是军火贸易,美国的竞争优势并不会得到体现,而且无疑盈利将大幅度萎缩;文化娱乐产业,美国的收益立竿见影地大幅度减小;农业,这是极容易受到贸易保护冲击的领域,无疑将同上一次全球贸易战的结果一样,饿莩遍野但是贸易极度萎缩;一些高科技产品,无疑将明显萎缩,而且美国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最为关键的是美国的最大盈利即金融领域,这是极其依赖美国自己建立起来的国际贸易秩序,无疑将变成美国自己在夹断盈利;最后一个美国现在认识到二十几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行“脱产(业)入金(融)”政策的后遗症已经显现出来了,迫切需要经济的去“虚拟化”,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但这更加依赖于一个正常的贸易秩序。另一侧面,正是由于长期不遗余力地推行脱产入金这一政策,美国的经济运行严重依赖于商品进口这一体制上,即美国自己本身不具备生产这些商品的能力了。因此,美国根本不具备打一场全球贸易战的资格,因为结果将导致美国在国际竞争上趋于更加虚弱化。所以对于美国来说,要么选择军事战争,要么选择针对特定国家、或特定领域的经济战争这一老套路上。由此,中国作为美国的标的已经属于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也一定会选择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国,这不是忍让问题,因为任何的忍让都无法回避美国这一选择的。
另外,从美国的角度而言,通过将市场份额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操作,即可打压中国的经济,又可间接提升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国的实力、即间接提升美国对中国的竞争实力这一多重目标。
这里,首先从经济领域这一角度探讨美国要对所谓“汇率操纵国”进行征税的问题。第一并不一定是坏事,中国现在本应着手产业调整,甚至应该积极主动调整到特定国家。第二无需惧怕这种强迫中国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有些商品可以说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以往工业化国家产业转移承载国不同的最大特征不在于可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是具备自立建起所有产业的能力,即中国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在所有产业转移承载(对象)国中属于罕见的。第三美国现政府欠债庞大,需要寻求新的税种,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引发“国富民穷”的趋势,这未见对中国是件坏事。
回顾历史,美国与西德或者西欧国家的贸易战发生在冷战,与日本的贸易战发生在冷战结束前后,无论是西德还是日本都是政治上受控国家,都不惧怕贸易战,难道中国就应该惧怕贸易战?历史上,包括美国在内的打贸易战的国家有几个可以打赢呢?
中国应在经济领域上做出何种对策,尤其应从美国经济的利益最大之处、也是它的死穴即金融领域着手尽快制定相关的国内法甚至包括与美国相应的国内安全法,当然还包含服务领域。要求美国对等开放甚至加大开放力度,这些领域包括认证、评级机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司法服务领域,财务服务领域,媒体领域,电信服务领域,安全保障领域,等等。针对所有的服务领域列出清单,既要对等开放又要对比(他国)开放,即中国应该积极主动掌握话语权,甚至制造话语权。其次,要求开放高科技领域,作为指标性的就是航天(发射)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这里注意不仅是美国向中国开放高新技术的出口,更重要的是相应的美国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最后,至少应与欧洲保持同步甚至超出欧洲要求,加大金融领域监管甚至国际化监管的力度,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与中国认可的国际化监管,即在美国最强领域也是最大利益的源头上加装阀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最近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仅仅是一种战术上的操作,并不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即使中国满足了美国这一要求,美国还会有一长串要求清单在等待着中国,而且只会提高美国的要求价码,所以说这不是忍让问题。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推出更多的“中国产品”。这是基于二个原因:一是美国这个“庄家”需要更多自由选择的广度与深度,有关这一方面的认识可以从索罗斯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危机》一书中可见端倪;二是一个持有巨资的中国其本身的存在就构成对“庄家”美国巨大的威胁,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理。
这里,涉及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这一筹码,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中国完全可以应该加快自由兑换这一进程,之前绝不允许。这是国家利益、也是中国的经济战略,否则是对国家的犯罪。在乙文中已经全面阐述了历年来一贯持有的观点,这里作出梳理。一是有序、有控地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二是有序、有控地在配合国内经济改革的基础上最大幅度减持外汇储备;三是在整合对象国的经济过程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同心圆战略(注:分层建立人民币使用地区(不仅仅是大中华四地,牢牢建立起全球1/4以上人口使用)、人民币流通与使用国)”,择机推动国际经济结构从“金子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变;四是积极使用外汇储备这一杠杆,减缓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频度与幅度,即有节制地增加美国“坐庄”的成本;五是打击美国经济,在改革国际经济结构的过程中相对扶持欧洲。这里的核心是人民币战略,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的短、中期人民币战略应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符合国情与产业调整的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延缓上升通道的长度、最大幅度降低变化的强度与频度。这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也在推动着“同心圆战略”以及成为国际主要贮备货币的核心利益。
所以,用丙文中针对中国金融战略目标所作出的规划就是:
1. 短期目标:在使中国的国外资产得到有效管理下打击美元的垄断权,即实施“高抛低吸”、适度支持欧元与扩大人民币使用地区和建立人民币流通地区进行前期准备,同时继续实施人民币不完全开放性与升值但为缓慢的进程,而时限为中国有效地成为第二经济大国,预测约为5年左右。
2. 中期目标:全面推进人民币成为无主导货币的三种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实施大幅度降低外汇储备的战略,有序实现人民币开放性与保持升值进程,加强人民币使用地区和扩大人民币流通地区,取消港、澳门币并为取消台币作前期准备,而时限为中国有效地成为第一经济大国,预测约为20年左右。
3. 长期目标:至确立人民币成为主导货币地位为止,最大幅度降低外汇储备,保持人民币升值总的趋势不变,完成同心圆战略的基础部分,取消或则基本形成取消台币的条件。
当然,中国要打赢任何形式的战争都必须建立在加大军事保障的力度这一基础上。世界上仅有俄罗斯可以核毁灭美国还不够,为了世界安全与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即有责任也有义务同样做到:中国的枪口必须始终对准美国的“脑门穴”,保持扣机状态,从而确保世界可以消停一些。
下面,从国家竞争的角度即从国际政治来探讨。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比当时处于贸易战漩涡中的西德与日本有更多的筹码与选择,其中最为关键的国际政治这一筹码。这里就涉及几个侧面:
1. 诱导美国再打一场战争,甚至一场代理人战争。在甲文中就谈到了伊朗之战这例,最近温家宝突访德国、中国与土耳其军事合演就在于此,相关事实这里介绍一个背景:无论一战还是二战伊朗与土耳其都是倾向于德国的,德国的最大劳工地是土耳其。
2. 引导北朝鲜对争议海区进行现代版的“金门炮战”,在《“天安号事件”,南朝鲜在危险地玩“乌龙”》一文中已有介绍,甚至引爆核问题,这在《朝核问题的核心与出路在哪里?》一文中已有阐述。总之在朝鲜问题上中国掌控着太多的话语权,这在《美国是朝鲜冲突的最大幕后推手》等系列文章做了详细的论述。
3. 适时启动解除以色列核武装程序,全面介入中东的和平进程,这是一个直接威胁美元霸权的程序,具体将在有关以色列问题的一文中作出全面的论述。
4. 适时全面启动引导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进程,这在甲文中已由所论及。这是回击西方霸权的最有利武器,同时也是中国的国家长远利益所在。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末期日本曾经有过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被美国扼杀了,这也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一个诱因。
5. 适时启动与法国保持同步甚至更广、更深、更远的全面武装拉美国家的方案,同时加快进行工业化拉美国家的进程。
2009年9月7日巴西和法国签署的协议:巴西购买包括一艘核潜艇在内的5艘潜艇、50架军用运输直升机、36架阵风战机;法国购买10架巴西产KC-390军用运输机取代美国C-130,同时法国出口技术。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国霸权衰落和巴西崛起为地区大国的拉美战略性转折。在历史上,法国在与英国争霸失利后,通过“制造”美国来抗衡英国。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其说是所谓美国民兵在与英军作战更确切地说是法军与英军作战,即美国的独立是建立在法军作战胜利之上的。而这一历史一幕,法国总统萨科齐又想上演了,这完全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策略,中国可以推波助澜,甚至阻止这一进程的中途停止的可能。如果需要,中国可以核武装拉美国家,因为法国已经走在前面了。环视全球,巴西比印度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在冷战期间,大国中最愚蠢、最缺乏战略性举措是印度在1962年与中国之战,荒诞、荒唐之极。即使印度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能干些什么?全面威胁中国,印度能解决交通问题吗?就是这场战争,使得中国在印、巴战争中可能不做选择的立场改变为坚定地支持巴基斯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1962年的中、印之战,如果中国不在印、巴战争中做选择,印度次大陆可能被印度统一了。一个世界上最大人口的国家,一个直接与中东接壤的印度,世界将会发生如何变化?首先,一个世界级的印度将确切无疑了,但是印度这一梦想被中国、更确切地说被印度自己捏碎了。只要中国牢牢地控制巴基斯坦与缅甸,印度在陆地的扩张将无法实现,相反印度时刻面临着分裂或被分裂的危险。首先,中国为何不分裂印度,尤其在具备着内因的条件下完全没有理由中国不做。所谓的印度可以抗衡中国,完全是西方国家在忽悠印度,也在忽悠中国的一些人而已。如果印度能够具有抗衡中国的实力,这说明中国的将来领导人也在干了如同印度的蠢事,是国家的罪人。
最后,中国还握有一个杀手锏,即通过重新改造日本来结束亚洲部分的二战,相关论点在《一个共管的日本,就是为了让世界更安全》一文中作出较为完整的阐述。这里应该“感谢”美国与日本政府的历年所作所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操作平台与相关的话语权。如果日本也实施了德国的同样政策,尤其在法律上有与那个反纳粹类似条款,中国将陷入被动。这里,也给了美国一个拯救自己经济的最后机会,当然中国也应该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关方案这里录在如下:
组建一个世界上最特殊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军事与政治最终最高的决定权交与二战中受到伤害各国组成的共同管理委员会之下。美国与该管理委员会成员国以及俄罗斯在共同完成解除日本武装后退出日本,由日本所拥有的国家对美债权进行补偿,俄罗斯对北海道实施托管,日本退回中国的琉球群岛并将至大隅群岛为止各岛作为琉球群岛的附属处理。设立两个各自由朝鲜与中国管理的特别区域,中国管理的特别区域包含鹿児島县、長崎县、四国地区、伊豆半岛、房総半岛、横须贺市、横田市以及东京都领有的外岛;朝鲜在九州其他所有地区设置特别区进行管理;除北海道进行托管外,其他各地统一为一个日本不变,由共同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而共同管理委员会将特别区的管制权授于中国与朝鲜;除北朝鲜外,其他各国放弃对日的国家赔偿但是民间赔偿不在其内,但是日本必须每年向共同管理委员会成员国支付在日驻军费,驻军费与对北朝鲜的国家赔偿费由共同管理委员会成员国商定。
标签:美国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