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卢麒元:这是用财政危机替代金融危机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假如凯恩斯先生知道2009年各国政府的救市计划,他一定会苦笑的。   

  凯恩斯先生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凯恩斯先生在大萧条之后,试图寻找一种可以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方法,他想到了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修正市场非理性行为的可能性。笔者将凯恩斯主义称之为财政主义。也就是通过有限的财政扩张来平抑金融收缩对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

  

  笔者知道,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无法读懂通论的,更遑论一般的经济工。《通论》是一部横穿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学策论。这对于单纯熟悉宏观经济学或者单纯熟悉微观经济学的人而言,都会是极其困难的超越。其实,对中国人而言,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内涵并不陌生。凯恩斯先生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公式严谨地叙述了王安石同志均输平准的经济思想。在总供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看得见的手调节总需求,维护供需平衡。通常,一般经济学家也就到此止步了。然而,这还远远没有接近凯恩斯主义的内涵。凯恩斯先生的可贵之处与王安石同志是相同的。他们的终极目标不是经济平衡本身,他们是要解决社会分配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过度剥削和过度投机问题)。所以,《通论》标题的第一个词就是就业。

  

  笔者读《通论》,感慨的不是凯恩斯精湛的经济学素养和严谨的数学逻辑,而是被他的悲悯所感动。凯恩斯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没有标签的社会主义。凯恩斯先生的供需平衡,真正目的在于就业均衡和分配均衡,这才是关键。

  

  2009年个别国家政府的救市行为,或者个别国家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行为,与真正的凯恩斯主义相去甚远。他们在制造形式上的供需平衡,而没有追求就业均衡和分配均衡。他们是在制造一种不可持续的间歇性需求。就本质而言,这是一种时间游戏,他们将国民的未来需求提前实现了,用于平衡当下过剩的刚性供给,制造出了一种短期繁荣的假象。

  

  个别国家的财政扩张并非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而是公然动用纳税人的钱接手个人和机构的不良资产,挽救私人资本理应承担的投资损失,对于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充分就业帮助甚微。非但如此,就业均衡和分配均衡可能进一步遭到了破坏。虽然,他们的行为在形式上具有某些凯恩斯主义的特征,比如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内涵却是大相径庭的。他们只是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解决一部分人的私人问题。例如,地产开发商的问题。

  

  一句话:这是用财政危机替代金融危机。

  

  是的,表面上,短期内,金融危机缓解了。但是,本质上,短期的金融危机转化为长期的财政危机。一些国家政府在迅速地消耗脆弱的财政资源。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见识到各国陆续出现的财政危机。

  

  政府公然动用纳税人的钱挽救金融机构,甚至直接挽救房地产行业,这显然是在破坏基本的经济伦理。然而,这却并不出乎意料之外。在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金融机构雇用的经济学家都属于旁门左道,根本没有资格对经济政策说三道四。令人惊讶的是,在今天的一些国家中,他们现在非但成为了主流经济学家,而且登堂入室,成为国家决策的直接参与者。笔者多年以前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须警惕新买办》。笔者问:“拿洋行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年薪的洋行分析师们,为什么会像白求恩同志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什么他们在签属了排他工作条款之后,唯独不排斥为中国政府工作,他们为什麽可以随意登上中国的主流媒体?他们领了外国人的钱是回来效祖国的吗?”一群原本就是掮客的机构学者如同张仪入楚一样,正在主导一些大国的经济政策。

  

  笔者实在不敢深想刺激经济政策的结果。这种将买食品的钱用于买补品的战略抉择,实在是够绝的!吃了补品的人亢奋异常!然而,明天呢?后天呢?未来呢?

  

  凯恩斯先生能在中国找到知音吗?据来自中国最牛高等学府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是没有几个人通读过《通论》的。到底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读得懂呢?天知道!《通论》之于中国人,就如同当年的《资本论》之于中国人是一样的。更有趣的是,前两天还满街都是佛里德曼的信徒,一夜之间他们就改换门庭了,现在满街都是凯恩斯的信徒,能不让人惊讶吗?货币主义一夜之间就变成财政主义了,中国还有主意吗?

  

  当金融危机转变成财政危机,意味着将私人和机构的问题变成了国家的问题。通俗一点说吧,终于将富人的问题变成了穷人的问题。看到老百姓在恶性通胀前夜的焦躁与煎熬,你已经可以感受问题的严重性了。

  

  一些国家的政府被误导了。他们似乎忘记了凯恩斯主义严重的局限性。他们可能还不了解,凯恩斯本人对凯恩斯主义是何等的慎重。请记住,个人和机构的问题再大,也是小问题。国家的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一旦金融危机转化为财政危机,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性危机。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他们   问题   主义   金融危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