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零八年中国银行业面临内忧外患
路透社:次级债风波可能在中国重演
路透社 2008-02-13
中国没有次级房贷。但在国内经济放缓,和美国放贷危机蔓延的双重夹击下,中国银行业也可能经受类似美国次级债的坏账风暴。届时坏账滋生,银行业盈利大幅下降。贷款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是出口行业,或者地产开发商。
美国经济可能衰退,这对依赖出口的珠三角大量小企业来说,可能是个生死考验。它们还不出钱来,将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账。由于借钱给小企业利润相对丰厚,现在从国有银行到外资银行都乐意放贷给他们。现在山东已经出现了韩资企业经营不下去,外商成群逃跑的情况,如果情况继续恶化,那麽银行将有大量贷款成为呆账坏账。
中国老百姓房屋贷款的风险相对不大,因为首付一般都在30%,最少也有20%,因此就算房价大幅度回调,购房者跌到负资产,宁愿放弃房子也不付房屋贷款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商又另当别论了。房地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量使用杠杆,靠借钱发展起来的行业。最近中国政府为了调控房屋价格,试图在源头卡住地产商,让开放商难以拿不到贷款。他们就算从海外筹集到资金,也不让他们换成人民币,在这样的控制下,就算房地产市场不出现深幅度回调,它们自己的资金链也很有可能断掉。届时倒霉的还是借钱给它们的银行。
2008年中国银行业面临内忧外患。在国内,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通货膨胀则在抬头,这意味着宏观调控将继续从紧,银行贷款会继续被抽紧。过去一年内银行收入增加,有相当部分来自证券类产品销售,今年股市回调可能使得相关销售大幅滑坡。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但有点"生不逢时",美国次级债泡沫破裂,使得拥有相关债务的中国的商业银行积累了一堆外国坏账。
在国内,受美国次级债影响最大的要算是中国银行了,它持有的次级债券有关产品数量,在亚洲同行中也属于较多的。其它大型商业银行涉外业务没有中行那麽多,但也有类似的问题。刚刚解决本身坏账问题的中国商业银行为甚麽在海外投资方面,表现得要比很多外国同行都激进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成功上市後,它们发现自己钱太多了,心里痒痒地希望能够把这些钱拿去投资,而风险管理水平还没有能够完全跟上,有“冒进”之嫌。
过去几年来,中国银行利润可观的原因主要是:有利的货币政策扩大了净息差收入,股市畅旺使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这些因素今年未必能够持续下去。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而银行是周期性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
路透社 2008-02-13
中国没有次级房贷。但在国内经济放缓,和美国放贷危机蔓延的双重夹击下,中国银行业也可能经受类似美国次级债的坏账风暴。届时坏账滋生,银行业盈利大幅下降。贷款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是出口行业,或者地产开发商。
美国经济可能衰退,这对依赖出口的珠三角大量小企业来说,可能是个生死考验。它们还不出钱来,将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账。由于借钱给小企业利润相对丰厚,现在从国有银行到外资银行都乐意放贷给他们。现在山东已经出现了韩资企业经营不下去,外商成群逃跑的情况,如果情况继续恶化,那麽银行将有大量贷款成为呆账坏账。
中国老百姓房屋贷款的风险相对不大,因为首付一般都在30%,最少也有20%,因此就算房价大幅度回调,购房者跌到负资产,宁愿放弃房子也不付房屋贷款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商又另当别论了。房地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量使用杠杆,靠借钱发展起来的行业。最近中国政府为了调控房屋价格,试图在源头卡住地产商,让开放商难以拿不到贷款。他们就算从海外筹集到资金,也不让他们换成人民币,在这样的控制下,就算房地产市场不出现深幅度回调,它们自己的资金链也很有可能断掉。届时倒霉的还是借钱给它们的银行。
2008年中国银行业面临内忧外患。在国内,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通货膨胀则在抬头,这意味着宏观调控将继续从紧,银行贷款会继续被抽紧。过去一年内银行收入增加,有相当部分来自证券类产品销售,今年股市回调可能使得相关销售大幅滑坡。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但有点"生不逢时",美国次级债泡沫破裂,使得拥有相关债务的中国的商业银行积累了一堆外国坏账。
在国内,受美国次级债影响最大的要算是中国银行了,它持有的次级债券有关产品数量,在亚洲同行中也属于较多的。其它大型商业银行涉外业务没有中行那麽多,但也有类似的问题。刚刚解决本身坏账问题的中国商业银行为甚麽在海外投资方面,表现得要比很多外国同行都激进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成功上市後,它们发现自己钱太多了,心里痒痒地希望能够把这些钱拿去投资,而风险管理水平还没有能够完全跟上,有“冒进”之嫌。
过去几年来,中国银行利润可观的原因主要是:有利的货币政策扩大了净息差收入,股市畅旺使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这些因素今年未必能够持续下去。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而银行是周期性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
警惕坏账卷土重来
股票市场的反应往往具有提前性。恒生中国金融股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22%左右,超过同期恒生国企指数17%的跌幅。
高盛本周将银行股一年後的目标价调低了21%,并调低三家中小规模银行的评级,包括给珠三角工厂贷款较多的深圳发展银行和资产质量相对薄弱的宁波银行 。SZ和南京银行。该行建议投资者买入大银行股票,譬如它自己参股的工商银行,因为工行主要放贷对象是基础设施,能源和消费者个人贷款,相对安全。高盛也推荐交通银行,因为它在同行中拥有的美国次级债相关贷款是最少的。
2007年,银行业成为中国股市领跑的明星,上半年行业利润增长幅度平均达57%,多家商业银行业绩翻倍。但快速扩张不免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过去几年银行状况的改善,固然有银行本身的改革成果,但主要还是得益于环境。
大约3-5年前,中央汇金给大型国有银行注资,一次性拿走它们的坏账,但投资者必须警惕不良贷款是否会卷土重来。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坏账率的改善,和总资产的增加速度超过坏账增幅,即分母增速超过分子有关。随着国家紧缩贷款,和企业的景气程度下降,今年两者增幅可能反过来。
长远来看,银行体系目前占用资金过高,有下降的可能。另外,金融监管当局现在用制度保证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当未来利率市场化後,银行旱涝保收的收入会大规模地减少。投资者虽然普遍看好中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前景,但也要谨慎短期和中期的大量负面因素。(顾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