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坚决旗帜鲜明地反对土地私有化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总书记在国庆前夕视察小岗村意义重大,意味着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总书记说“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也就是说土地私有化已经不可避免了。农业改革的第一步是土地改革,而这一步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当局就急于寻找一个点来寻求破局,也就是说要借助于土地改革这个点来影响和推动全局,正所谓“农村包围城市”。

  

  
  就目前的局面而言,不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都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农村必须改革,不能听之任之,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在各种问题中迫在眉睫。分歧在于这个改革应该怎么个改法,新一轮的土地改革是一个破局点,所以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目前赞成与反对派争论的重点。

  

  有人说我过于在这个问题上过于保守,我要说他过于激进。就我个人利益而言,我应该是乐于见到土地私有的,因为我们家的土地可以流转可以买卖,我们家也可以做地主,不论怎么说都是有利的。那我为什么依然反对土地私有化?下面具体阐述我反对的原因与理由:

  

  一。土地所承载的社会职能国家没有能力进行转变。城市居民有各种各样的保障以及福利,但农民没有或者说非常的欠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各种保障以及福利的替代。如果一旦土地私有化,国家就要有数千万或者以亿计的农民失去土地的准备,这就要求国家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则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构建一个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之前提,就必须废除或修改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废除或修改就无法保证构建一个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构建一个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就必须给农民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待遇,这涉及到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住房补贴、养老、子女教育等等,很明显国家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人口以及所需的巨大资金,这超出了社会与城市的承载力。

  

  二。土地私有化将激化农村的社会矛盾。土地私有化虽然可以迅速减少在全国各地由于征用农地而大量发生的几十人、几百人、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农民群体性闹事和大规模冲突事件,但是却会激发农民的内部矛盾,会引发农村社会的巨大动荡。目前农村土地是国有、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使用权,而一旦私有化,农民就会在土地问题上发生矛盾,比如如何分土地,土地的质量,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很不好解决,很容易引发暴力冲突。另外土地私有化将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这必然会引发利益冲突甚至剧烈斗争。

  

  三。土地私有化将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农民之所以不愿种田是因为种田不赚钱,还可能亏本。种田不赚钱一是因为受国际影响带动的农资价格上涨,二是因为政府管制农产品价格不能实行市场定价,两方面的挤压导致种田赚不了钱还可能亏本。土地私有化是农业市场化的一个步骤,如果土地私有化,势必增加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成本,进而逼迫政府放宽市场管制,实行市场定价,食品价格将大幅上涨,国民生活将大受影响,许多人的温饱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四。土地私有化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私有以后,土地的产权明晰,农民由自主权,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农民会加倍珍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增加生产,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但事实真的会这样吗?土地私有化后不是想买不想卖的问题,而是有时候不得不卖的问题,农民会因为各种原因出卖自己唯一值钱的土地。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发展方向, 这个过程就需要“圈地运动”来确保大量的成片的土地。这必然导致土地兼并。

  

  五。失地农民如何转化?一是进入城市工作,二是留在农村做农场工人。卖了地的农民在城市里买得起房吗?只有极少数买得起,买不起房又没有土地,那他是城里人还是农民?城市的人口承载力能够接受得了大批的农民进城吗?大量的农民进城必然导致城市里竞争加剧而引发社会矛盾。农业人口的减少是世界性趋势,当农场工人也不保稳,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会大大减少,而经营规模农业的企业或个人考虑到投入和产出,必然会大幅度应用农业机械,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那那些被裁减的无地农场工人怎么办?选项一,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选项二,寻找其他农场的工作机会;选项三,。。。没有出路。

标签:土地   农民   私有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