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张庆龄:东郭先生的仁慈能否换得狼的怜悯?
九月四日,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国际版块头条位置刊载了某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应对甩掉伊战的美国》。最初粗略地看过一遍该文之后,我不由得将此文再几遍三番地仔细阅读;说实话,如不是版面作特别注明的话,我最初读到它的时候,还以为这是国内媒体转载的美国《华盛顿时》上面的文章;因为我的感觉中,国内的媒体一贯是写不出如此文章的;但是呢,却弄错了,却原来是中国国内纸上的文章。好,很好!首先,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素质“极高”;达到了“普世”标准;文章写的也极具“普世”特色;某的水平终于赶上了《华盛顿时》的水平;看来,中国和美国终于要接上轨了。这实在很好! 只是我想请教该文:既然文章中说“十年的视距是装不下一个大国的命运的”,那么,奥巴马从伊拉克撤军也不就是刚刚才五天的时间吗?现在就放言“一个初步甩掉伊拉克战争包袱的‘新美国’正在站起”是不是有点为时过早了些呢?这五天的时间可否“装下一个大国的命运”呢?众所周知,美国8月31日在伊拉克撤军后还留有五万多人的所谓“非战斗部队”,这五万多人手里拿的是武器而不是基督徒的圣经,所谓“非战斗部队”也只不过是欺人耳目而已。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在我等草民眼里并没有改变什么,它只不过是把一块不好啃得骨头先放一放而已。哪个地方有猎物,有美国人能占得上的便宜,山姆大叔照样会扑上来的。此外,文章中所谓“中国要努力避免与这样的美国‘交手’”也让我等草民感到困惑:中国这三十年来奉行的不一直都是“韬光养晦”政策么?中国近年来有挑衅美国的企图?中国的军舰跑到美国的家门口和那个国家联合搞军演了?中国干涉了那个国家的内政?如果不是这些如何谈得上“中国要努力避免与这样的美国‘交手’”?如果是别人追着要打你,你要避免与别人交手,除非你尽管挨打别还手;否则就没法避免交手。既然在文中又说“与中国搞大的战略对撞,美国的担忧一点不比中国少。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与美国发生各类正面冲突却没有败下阵来的大国”等云云,难道说今日中国与美国的力量对比还不如六十年前刚从一穷二白状态中站起来的中国力量强大?没感到自己的文章前后有些矛盾么? 其实,到这里,该文的意思已是十分清楚了:它一面替美国扯虎皮拉大旗,吓唬中国人,一面用些似是而非的语言麻痹中国人。如此忽悠中国人民,恐怕《华盛顿时》也莫过如此。另外再说明一点,寻遍所有刊登这篇文章的媒体(包括某),也没见到的署名。可见,自己心中是对于自己说的话是清楚的。中国这个东郭先生的仁慈能否换得美国狼的怜悯呢?还是让历史与现实回答吧!
附::《中国如何应对甩掉伊战的美国》
8月31日,美国正式宣布结束伊拉克战争。这是继医保改革、金融监管法案通过后,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又一重大‘改变’。20个月前,不少中国人曾怀疑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是否有能力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现在看来,他至少部分做到了。一个初步甩掉伊拉克战争包袱的‘新美国’正在站起。过去十年,反恐、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一度将美国拖入冷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国际处境。尤其是近两年,从中国到欧洲,不少人怀疑美国进入了持久的衰落,甚至断言‘美国国运到头了’。十年的视距是装不下一个大国的命运的。美国的自我纠错能力与它的犯错能力究竟谁压过谁,还需要更长的历史去证明。但8月31日这个日子告诉我们,美国在‘改变’,两年前奥巴马竞选时说的话并不全是吹牛。这个国家不会自甘衰落,为避免这一命运,它会在重要关头爆发出一些力量。中国要与之长期打交道的,就是经过伊战教训可能会更加冷静、更肯向国内发展投入力量的美国。中国要努力避免与这样的美国‘交手’,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处理与美国的‘竞争’。美国在把‘竞争’强加给中国。中国虽不情愿,但很可能将不得不接受这个词。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大国的竞争历来是耗时费力的,它绝不会像中国GDP向前奔跑所展现的那样神速。首先,尽管大国的竞争通常包括不犯或少犯错误的竞争,但对于美国,我们不能指望它会通过一个又一个错误给我们创造无穷的机会。美国当年是通过远离世界纷争、埋头搞好国内脱颖而出的,中国也必须通过不断发展国内,让力量从内向外自然流溢,逐渐赢得世界的尊重。美国从伊拉克抽手后,对付中国的战略资源将变得宽裕。我们很容易想起越战后美国发起的针对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海湾战争后出现的世界格局变迁。但只要我们自己保持足够的战略清醒,中美的战略对抗就不会出现。美国很可能会在中国周边制造更多不安,至少现在它这样做并不难。但由于中国太大,承受小麻烦的能力越来越强,美国这些小动作将越来越难伤害中国。与中国搞大的战略对撞,美国的担忧一点不比中国少。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与美国发生各类正面冲突却没有败下阵来的大国。‘修炼内功’过去是、今后也是中国面对各种战略风险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内部强大的中国,外部才会倾听我们想说什么。我们要冷静、如实地告诉美国:中国不挑战美国,但美国也需要给中国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最近几十年,美国征服、围堵了不少小国,但大国之间的最佳选择是和平共处。美国既然总说与中国竞争,那就让竞争的自然选择决定中美的未来。祝贺美国结束伊战,同时我们很愿意听到美国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祝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