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徐海亮:灾害预测和研究中的悲观论点是错误的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灾害预测和研究中的悲观论点是错误的

  

  今天从外地回到北京,一下火车就去见了我熟悉的水利行业的朋友。他们为抢险救灾刚刚奋战了通宵,机关笼罩着紧张与昨天全国哀悼日的悲戚气氛。朋友问我,地震能够预测吗?并说网络上有大量道国家地震局耿庆国先生的消息。我毫不迟疑回答,当然可以预测。我也早就认识这位耿先生,网上说的他和他的伙伴正确预测了这次汶川地震决非谣传,他的预测就在4月26日天灾预测会上发表,会议产生的综合预测告,按照往年惯例,送呈国家各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我自己关于雪灾/冻灾与水旱灾害的关联资料,也在这次会议上提交。

  

  其实,在元月下旬,我给因心脏病住院的耿先生打电话,告之灾情,我们谈到对于今年天灾形势的极不乐观。我担心的是洪水,他担心的是破坏性地震以及其他重大自然灾害的关联,苦于在医院无法查到资料。春节过后,我到水利部核实了历年的水旱灾害资料,下载了气象局的有关分析,2月23日“天地生人”科技沙龙,专门集会讨论雪灾和其他关联灾害,耿先生就我给他的元月到2月中旬全国气温距平分析图,谈到他对于青藏/云贵高原周边地震灾害的极度忧虑。他认为这个征候也在旁证他对于川青甘地震的中期预测。2月大家各自从自身学科找资料,做分析,紧张准备4月预测会的材料。3月31日,关于重大自然灾害链研究的专家们,又在昌平聚会,再次从相关学科研讨了灾害链的问题。这次会是科协主办的今年首次沙龙——第1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再下面,就是26号的天灾预测会议。可以说,从去年年底以来,大家一直非常紧张的在研讨2008年的重大自然灾害形势。

  

  这个耿先生,是个性情中人,他多次与我谈到,是周恩来总理,痛切1966年邢台地震的惨剧,要求李四光、翁文波院士一定要解决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问题。1970年通海地震以后,又亲自接见地震界当时的小字辈马忠晋、汪成民、耿庆国等,再次强调抓紧解决地震预测的问题。当年总理称呼的“小耿”,正是把地震预测当成国家领导布置的头等政治任务来做的。他每每回忆起周总理接见讲话,每每谈到1976年唐山地震的悲剧,就热泪盈眶,情绪激动,悲愤不已。

  

  周恩来把握国家民族存亡、国计民生重大问题,我们那一代人是有深切体会的。我做水利工作,实际参与和体会了周总理亲自抓农业水利工作,促进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扭转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的问题。我们一代人,永远记得,是周恩来在1964年全国第三届人大上的政府工作告,第一次公开宣示了中国人民科学的、负责任的、理性的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真正的60年代的中国自然科学工,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的。

  

  我们作为自然灾害的研究者,如果背离了正确的思想和路线,动辄宣称自然灾害不可预测,推诿自己的基本责任,文过饰非,掩盖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真是对于人民的犯罪。

  

  徐海亮 2008年5月20日

标签:预测   地震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