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房地产业的能源消耗
关注房地产业的能源消耗
日期:2008-07-22
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同时,也给全球能源危机、石油危机带来了一定的转机,可谓“丧事中的喜事”。
据估计,相对于次贷危机之前的2006年,美国今年新屋开工减少60万户。美国房屋的平均面积约250平方米,即今年新屋少开工的规模将达1.5亿平方米。这意味着,次贷危机将使美国在房地产环节减少消耗能源4500万吨标准煤。1吨或7.33桶原油相当于1.4吨标准煤的能量,即次贷危机带来的美国能耗减少相当于3215万吨或2.33亿桶石油。大约相当于中国2007年全年15%的原油能耗。
房地产业是能源消耗非常大的行业。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巨量的运输,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墙砖等高能耗的原材料生产,能耗极大。据《21世纪经济道》测算显示,建筑1平方米房屋约需要占用土地0.80-0.83平方米,消耗钢材75-80公斤,混凝土约0.2-0.23立方米、墙砖约0.15-0.17立方米。我国每年房屋竣工面积约20亿平方米,约消耗6亿吨标准煤,占据全社会终端能耗的30%。每平方米房屋约消耗0.3吨标准煤的能量。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房地产业当做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只看到这个行业对GDP的拉动,而忽视了房地产业对能源的巨大消耗。现在,有必要从能源危机的角度,重新认识房地产业的地位,及早并主动地加以调整和控制,以免后患无穷。
房地产业对能源的消耗,不仅表现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建成之后的房屋,对能源的消耗更是绵绵不绝,采光、通风、降温、取暖等等,都离不开消耗能源。
现在,公共建筑物包括办公楼、酒店、商业设施,贪大求洋,空间浪费极为惊人。其严重后果,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
民用房屋的空置率居高不下,也是十分严重的能源消耗。不管是开发商囤房,还是炒房客囤房,凡是空置房都在浪费能源,也浪费社会资源。现在,房屋闲置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病”,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对此,欧美国家正在以极其严厉的手段,向闲置房开刀。
荷兰法律规定,如果一套住房空置一年以上,“不速之客”就可以入住,除非业主能够证明其住房的闲置时间还未超过12个月;瑞典则直接将无人居住的住房推倒;德国也是将无人居住的住房推倒;法国的一些城市,房屋闲置的第一年,业主必须按房款10%交罚金,第二年为12.5%,第三年15%,逐年递增;丹麦则在50年前就对闲置6周以上的业主进行罚款。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些地区,业主甚至花钱请人住其房屋以逃避因闲置房屋而罚款,克利夫兰和巴尔的摩等城市则干脆将闲置房推倒。
我们那些喜欢与国际接轨的先生们,不知道是否愿意与欧美国家严厉处置闲置房也来一个接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不应当允许有钱人任意浪费和闲置公共资源,包括各类能源。决不能因为某些人有钱,就搞几套房子或几层楼闲置起来。这也关乎公平与正义,且莫等闲视之。
(北京晚 苏文洋)
“负资产”是个怪问题 凭什么房子就不能降价?
2008年7月18日北京晚
房价跌了也好,拐了也好,观望也好,怎么也比暴利好,泡沫好,次贷危机好。但是,我尊敬的张颐武教授似乎看法正相反。他说:“大批已经买了房的‘中等收入者’突然发现自己的房子急剧贬值了,要付的按揭远远高于现实的房价,于是可能出现心理和实际双重的‘负资产’效应,当初实现梦想的文化满足感荡然无存,代之以
按揭的负担与困搅。
此时,这些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等收入者’就会感到失望和痛苦。他们的奋斗被否定,梦想已幻灭。中国变革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成功’的努力将被否定。这会使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受到损害。‘中等收入者’在文化、心理和实际状况中的困扰,必然对于社会的心理和安定产生重大影响。”(北京青年7月13日)
因为大批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等收入者”已经买了房,房价就不能下跌,特别不能急剧下跌,这是什么道理呢?张先生讲了一篇可能出现心理和实际双重的“负资产”效应的大道理。
据我所知,只能涨价不能降价的东西,这个世界上还不多。货币作为一种商品的等价交换物,这三十年贬值了多少?新华社上周发表题为《房价一跌就喊“救市”,哪家的理?》时评说,有的城市房价在两年间像坐上了火箭,翻了两番。在我看来,房价翻两番,就意味着老百姓手中的货币贬值了两番。凭什么只许人民币贬值,不许房价下降呢?人民币存在银行里可以负利率,也是一种负资产嘛,且很多年了。凭什么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贷款、购房人从银行贷款,银行从中吃利息,大家都是正资产,就是存款人是负资产呢?
再者说,买股票的人们中,也不乏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等收入者”,为什么股票可以下跌55%,几千万投资人都变成了“负资产”,惟独买房的“中等收入者”就不能拥有“负资产”呢?论急剧贬值,股票比房子快多了。论心理和实际的双重“负资产”效应,广大股民比买房人严重多了。张先生似乎有些避重就轻,使人感到缺乏说服力。
“负资产”是个怪问题,或者说是个邪门的问题。别说房子不是黄金,就是黄金也有价格下跌的时候。买汽车、买手机,买回来就大多贬值了,也没见谁满世界喊“负资产”。多少人今天买了汽车,明天就降价了,有人去找卖车的索赔吗?无论是个人投资还是消费,也许买赚了,也许买赔了,这在市场上司空见惯,不值得一惊一乍的。谁担保买的房子就永远涨价,不许降价?
还有一个房屋折旧问题,几乎没有人探讨。按道理说,你买的房子,即使70年,自住或出租,早该折旧完了。几百万、上千万买的汽车,70年也早废了吧!你还要求正资产,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在房价最高时投资房地产,这和48元高位买中石油套牢一个样,跌破发行价也只能自认倒霉,即使是“负资产”也是自找。至于购买自住房,大概谈不上“负资产”,房价再怎么跌,也不是一天跌下来的,你住在里面安居乐业,不用交房租。如同买了一辆汽车,你要提前享受,就不要考虑明天汽车降价。担心降价,你就坐地铁、公交。已经买房住房的人,最好不要总是对房价下跌提心吊胆,被所谓“负资产”搅得心神不宁。用历史的眼光看,生产力发展了,房子越盖越多了,房价越来越便宜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你之后也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或租得起房,这是大好事。(:苏文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