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食品安全恶化的根源找到了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食品安全恶化的根源找到了  

  来自瑞典研究机构的数据表示,雀巢等品牌生产的部分婴儿食品含有砷、铅等毒重金属,存在安全隐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后通,这些品牌在华产品检出的砷、铅等重金属,均未超出中国标准。  

  

  令人困惑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通,只说这些品牌符合中国标准,却对其安全性问题只字不提。这种口吻与国外公司,为其在中国食品的问题找理由的腔势出奇地相仿。据道,近年来接连出现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在海外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跨国公司随后的声明如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通那样,同样声称在华产品“安全”、符合中国标准。  

  

  中国食品标准是一种什么标准?业内人士称,内外有别,内低外高,具体地说就是“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有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九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所谓的中国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  

  

  国外制订食品标准,除了具有对外企设置“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功能,更主要还是考虑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性,不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马上倒闭,绝不可能如同双汇这般“越挫越勇”,反倒“万岁”起来了。  

  

  而中国的食品标准是本末倒置,是标准的唯利是图。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不惜坑害消费者的利益,不仅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恶化,也为国外有问题食品在中国大开了绿灯。在利益驱动下,受到质疑就搬出中国标准抵挡,出了问题就有专家、教授出面忽悠。  

  

  当中国食品标准的唯利是图与食品生产者的唯利是图结成同盟时,“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就必然而然地发生了。而由中国食品标准现状看,温家宝总理所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除了生产者黑心、监管者心黑的原因,&#;应该有制度设计上的因素。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问题恶化的根源在于中国标准。这中国标准利欲熏心,极尽讨好外人、专坑国人之能事,不仅缺乏诚信,而且没有道德。  

  

  2011年4月20日  

标签:食品   中国   标准   安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