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民币双向浮动才符合中国利益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人民币双向弹性浮动更符合中国现实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9日发表谈话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随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李稻葵 教授就对这次汇改作出了说明,李稻葵表示,“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双向波动、更具弹性,有可能升值,也有可能对主要货币贬值”。也就是“如果欧元进一步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或者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升值,那么人民币有可能参照一系列主要货币的币值,对美元出现一定贬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双向浮动将是未来我国汇率政策的主调”。  

  

  笔者认为这次以人民币汇率双向弹性浮动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无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都符合中国的现实利益。  

  

  从短期来看,在国外大肆炒作中国经“独秀论”的大形势下,我国推出人民币双向弹性政策,同时让人民币在短期内小幅升值,这样可以免于在道义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其次中国目前一些经济指标出现回落,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低,此时推动汇改,不易引起由于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上扬而衍生的投机套利。因此从短期来看,这次汇改是一次非常合乎时宜的智慧性选择。  

  

  当然中国提出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弹性政策,不仅仅是迫于国际社会的短期压力,而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对中国也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人民币双向弹性可以进一步摆脱盯住美元汇率政策带来的贸易风险。人民币双向弹性主要表现为针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双向弹性,而世界主要货币就是美元。近年来美元之锚越来越不稳定,因此我国必须尝试着摆脱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紧盯美元的危险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美国的政治制度不稳定,有的总统奉行强势美元政策,有的总统奉行弱势美元政策,美元的强弱会根据政治轮替而不稳定;第二,美国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货币的强弱除了人为的控制因素外,最终是与该国的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如果遇到新的科技革命美元就会大幅的走强,而如果其他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不能与美国同步提升,必然会造成该国货币币值的高估,这种高估将打击到出口行业。从长期来看,将形成贸易逆差最终导致货币币值的硬着陆。历史上拉美经济危机、 东南亚经济危机都与其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有关,都酿成了巨大的经济危机 至今一蹶不振;第三,美国也会发生经济危机,人民币以美元为锚是因为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比较稳定,风险小。 这就像将物体固定在地面上,一般非常稳定,但是如果遇到地震就会不稳定,当然发生地震的情况非常少。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也是如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一直非常稳定,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经济危机,而美国现在却爆发了经济危机,可见美国经济也不可能永远稳定。  

  

  其次,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份额中将不断降低 ,1945年美国GDP占全部资本主义国GDP的60%,现在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已经不足三分之一。另外中国的出口市场已经多元化,欧洲 日本 新兴市场 都是中国主市场。2009年中国对欧出口2362.8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9.7%。 另外新兴市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正在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根据IMF的统计,1980至2009年,新兴市场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3%,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新兴市场占全球GDP的份额升至51.87%,历史上首次超越发达经济体,这成为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出口的未来增长点主要是新兴市场, 因此我国为了保证与新兴市场贸易的稳定性,人民币汇率也必须实现双向浮动。  

  

  另外,出口创汇不再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当外汇流入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只能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相应地,就会投放大量人民币。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会诱发通胀和资产泡沫。虽然中国的GDP规模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基础货币总量和广义货币存量都已经超过美国。近几年中国经济就饱受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之苦,而现在资产泡沫化又开始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我国制定汇率政策不仅要出口商的利益 也靠考虑进口商的利益,人民币双向波动有助于帮助我国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总之,人民币汇率增强弹性,并不表示国家放弃对汇率政策可控性的原则,而是在汇率可控的原则下,进一步增加灵活性,汇率政策服务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大方针不会也不可能动摇,因此,本次汇改从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及国内经济调控都有利,符合中国的现实利益。  

  

  :财经作家翰啸 摘自《中国大形势》  

标签:人民币   美元   汇率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