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麻疹疫苗株“沪191”简介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麻疹疫苗株“沪191”简介  

  1、“沪191”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60年冬季在上海麻疹流行期问,从一名2岁男孩出疹前(有发热和柯氏斑)的血液标本中获得原始毒株。之后通过在不同实验用细胞中连续传代后(大约87代),经各项检定、动物安全性试验、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株麻疹减毒活株——“沪191”株,1965年5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和应用,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由“沪191”株作为生产母株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至今已在我国应用超过20亿剂,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疫苗株之一,为我国控制和消除麻疹作出了巨大贡献。  

  2、国内外比较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主要麻疹疫苗株有:1)欧洲的Sehwarz株,1962年建立,由美国早期使用的Edmonston(Ed)株衍生而来;2)美国的Moraten株,1968年建立,由Ed株衍生而来;3)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Leningrad一16(L—l6)株,1968年由前苏联建立;4)我国的“沪191”株, 1965年建立。可见我国的“沪191”株是世界上建立时间最早的疫苗株之一。  

  

  为进一步了解“沪191”麻疹疫苗与国际同类疫苗的差距,我国1974年在人工封闭地区用美国的Schwarz株和前苏联的L—l6株麻疹疫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沪191”株反应适中,免疫性良好,与美国Schwarz株相当,且明显优于前苏联的L—l6株。  

  3、“沪191”三十年来主要变化  

  

  1985年起生产的疫苗改为冻干疫苗(以前为液体)  

  

  1992年通过中国疫苗项目与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协作,将“沪191”株纯化为无鸡白血病病毒污染的纯化毒株  

  

  从2001年起,建立了“沪191”麻疹毒种三级种子库,固定CEC传25代毒种为生产疫苗的工作种子批  

  

  2005年起规范了疫苗的使用剂量由原来每剂0.2 mL改为国际通用的0.5mL  

  

  每5年对疫苗生产和检定规程进行修订  

  

  2010年9月7日由迮文远教授访谈中得知,不知何时,用于直接生产疫苗的“沪191”株已由美国CDC(美国疾控中心)进行了进一步纯化,进一步选择。  

  4、“沪191”的“进一步纯化,进一步选择”   

  

  由于“沪191”有很多的亚型,免疫原种类也多,如果能够筛选出共性多,引发的免疫应答强的类型并加以纯化,那么由其生产的疫苗保护效应会更高。由于“沪191”经过四十年的退化以及自然界麻疹病毒的变异导致原先疫苗保护力下降(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对“沪191”进行进一步选择纯化是必要的。  

  

  但是根据迮文远教授介绍,这种“进一步纯化,进一步选择”的工作是由美国CDC(美国疾控中心)完成的。这可能是由于美国CDC技术更成熟等原因,不过这样就会导致疑问,比如“这个过程是中国全过程控制制造的么?是不是象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只是国内复制?中国方面了解它的源代码吗?能保证美国CDC在强化过程中不塞入一些特异成分么?” 这些都很难回答。  

  5、我国承诺将在2012年消除麻疹  

  

  WHO美洲区宣布已于2000年成功消除麻疹,WHO欧洲区和东地中海区分别提出在2007年和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包括我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亦于2005年承诺将在2012年消除麻疹。2006年11月,我国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WHO美洲区通过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策略,已宣布成为第一个成功实现消除麻疹的地区。我国卫生部也已多次召集专题研讨会,部长陈竺作了重要指示。2008年起,已分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并协调麻疹疫苗的生产和供应。2008年全国生产“沪191”麻疹疫苗约1.5亿剂,2009年近2亿剂,2010年计划至少为1.75亿剂。  

  主要参考资料:  

  

  徐闻青 陈志慧 “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中国消除麻疹作出贡献 上海医药2010年 第31卷第2朝

标签:疫苗   美国   消除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