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徐亮:毛主义作为真正民族生命力量的群众纪念行为自主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毛主义作为真正民族生命力量的群众纪念行为自主  

  

  ——纪念毛泽东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两大政治活动中的政府与民间政治意识认同的分裂  

  

  2009.01.01  

  

  (一)“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政府既得利益集团铁三角的独唱  

  

  政治学理论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且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个体,因此参与主体的自主、自由对于其行为选择的自主具有优先性,行为主体的能动性正是这种优先性的体现,而个体对于外部的依赖程度则与其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的优劣呈负相关的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政治行为的自主性具有主体的意识能动性,从哲学上说,是群众历史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于物质。这一传统的定义具有典范的马克思主义色彩。社会主义的各类理论家们都在强调着群众的自主革命意识。  

  

  从今天看,纪念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本身具有强烈的官方强迫性质。而这一强迫性质恰恰是以对正统渠道宣传毛泽东的压制和对毛时代的否定来达到的。  

  

  也就是说,这一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这种人格(党格)的分裂是国家政治认同分裂的标志。  

  

  没有一个政党,要靠否定自己的历史来达到政权合法性的舆论铺设,即使有这样的政党,他们可以归属于原政党历史的对立面。正如苏联剧变的前奏。也就说 ,从一个工人政党演化为资本的政党,从革命的政党转化为统治的政党。如果说,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意味着一个长期被统治阶级扭转乾坤一般的独裁,那么所谓的三个代表政党的执政,其实就是长期统治阶级的恢复旧的秩序。  

  

  群众是否在某些纪念活动中行为自主,是断定一个政治国家行为是否能够获得历史的肯定权的主要标志。  

  

  正如实践是真理的第一标准一样,群众的行为自主指向的恰恰是历史胜利者。  

  

  纪念毛泽东诞辰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是2008年季末的两大活动,而其中的政府主导的改革纪念与群众自发的纪念毛泽东诞辰,是民间政治立场与政府政治立场分裂的最重要的线索。  

  

  这意味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已经陷入分裂。  

  

  “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政府的独唱。这是一种正在消亡的旧意识形态。任何失去人民性意识形态即使短暂地获得了资本、舆论、权力的支撑,但是失去人民性的特质将是失去历史的标志。  

  

  历史的记载中,终究将失去他们存在的位置。  

  

  (二)毛泽东: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属于群众的意识形态符号  

  

  主流精英对毛泽东的放弃,恰恰拯救了毛主义的群众属性与灵魂。它属于创造未来者。  

  

  在以往的三十年中,精英试图消磨毛主义的革命锋芒和人民性质,也试图将毛主义纳入到官僚资产阶级能够接受的范围。  

  

  但是他们发现,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如果一个资产阶级下流学者,如考茨基、某些台上的领导之流还可以自命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它绝对无法从毛主义的框架里找出资产阶级能够为其统治利用的东西。  

  

  列宁曾经说过:“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在他们逝世以后,便企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即所谓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灭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列宁全集》第3卷165页)。  

  

  毛主义是这样一个彻底的学说,甚至连剥削者“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都要付出阉割一切学术逻辑和真相的代价来,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是抛弃这个道具。  

  

  根本吃不掉,只好吐出来扔掉,还给群众。  

  

  著名的沈汉奸不是说了吗?“朝鲜战争是毛泽东最大的败笔”。  

  

  就象苍蝇一样,苍蝇怎么能看懂地球仪。  

  

  极端右翼民族主义的臭虫,怎么能理解毛泽东过去对阿尔巴尼亚的支援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楔立了一个对付欧洲、美国和苏联的钉子?  

  

  他们只认得钱。  

  

  外国、买办资本家和官僚权力对他们说,给你项目资助,你写的书我给你出版,你写的文章我来找关系发表,只要你帮我说话,房子、车子、绿卡、纸出名等等全有了; 为了钱,可以卖国,岂止毛泽东。而我们的国家就是希望这些包含祸心的人帮助他们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改革开放的。  

  

  他们辱骂毛、周,只因为他们不向日本人民索要战争赔偿。  

  

  他们的乐于翻案,只是为了出名和轰动效应。  

  

  黄世仁的抬头是国家资产阶级执政的标志。这一点几乎无法否定的铁版事实。  

  

  ……  

  

  通过这些反动,他们将毛泽东还给了民众。  

  

  毛泽东的思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同小草。炎热的夏日,它并没有屈服,也没有被吓倒,反而它却更加茂盛的生长着、生长着。无情的秋风飒飒的吹来,冰冷的秋霜打在它的身上,它一度看似枯萎了,可是它并没有失去生命,它要把自己的生命留住。漫天的大雪,冰寒的地冻,大地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水凝固了,地冻结了,花谢了,小草知道,寒冬已经到来,那是说明最艰难的时刻,我尽管没有了碧绿的身影,但是我的脚已深深的扎进泥土中,生的希望永远是存在的(它山居士《小草礼赞》)。  

  

  毛泽东是我们民族的精魂。我们试图用钱去收买台湾,但是台湾根本不买账;我们试图用经济去收买国际和平与国内和谐,后来发现不过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和谐;我们试图用钱去收买法国、德国总统总理的良心,收买美国的仁慈,后来发现根本就是白送了脸让人抽。  

  

  中国失去了毛泽东在中国主流政治的地位和作用,就失去了灵魂,成了懦夫和汉奸表现的舞台。  

  

  这是一种未来中国社会终将灾难的标志。但是民众给了我们克服这一结局的最好回答:  

  

  · 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15周年 2008-12-29 3713   

  

  · 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纪念毛主席诞辰115周年(28日更新) 2008-12-29   

  

  · 成都网友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座谈会纪要 2008-12-26 3703   

  

  · 纪念专题: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2008-12-25 1975   

  

  · “2008'人民领袖毛泽东颂青年诗歌朗诵会”在京举行 2008-12-24 1525   

  

  · 昆明青年东圣节“学习毛泽东” 2008-12-28 1961   

  

  · 26日,大学生列队瞻仰主席纪念堂,齐唱《东方红》 2008-12-26 8515   

  

  · 首都高校青年纪念主席诞辰115周年座谈会 2008-12-12 9858   

  

  · 江西干部群众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学生篇) 2008-12-28 1501   

  

  · 南农大:《纪念毛主席诞辰115周年诗歌朗诵会》实录 2008-12-19 2066   

  

  …………  

  

  这些民众自发的纪念活动没有官方的喧嚣,但是它确实是属于人民自己的。  

  

  不是要尊重人民吗?怎么不见2008年12月26日官方有任何亲近人民意志的举动?这一对人民意志的乖离已经表明,它的意识形态宣传已经将维护自己的地位作为了第一,而将人民的意志踏在了脚下。  

  

  民众对毛泽东纪念的自发意识,从20世纪中叶,持续到21世纪初,并将占领未来。这是一种令任何统治者都畏惧和心惊胆战的力量。  

  

  他们也不动脑子想想,这种自发的纪念究竟意味着什么?  

  

  正如印度反动统治者畏惧的根本是印度纳萨尔派一样,对于未来,对统治者造成最大威胁的,并非民运派,不是美国或日本,也不是法轮功,乃是以民众基础为根基的、牢不可破的毛泽东主义。  

  

  终有一天,改革开放以来旧中国的一切势力,官府和它的美国爸爸、地主老财的资本家和他们豢养的狗仔知识分子、乞食于外国的民运派人和西藏新疆台湾的分裂分子,将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正如“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一样。他们或许又很多不同,但是都在否定毛泽东一件事上出奇地一致,正说明毛泽东是剥削者和压迫者的克星。  

  

  如果没有民众力量的制约,沈志华们对毛泽东的否定将更加肆无忌惮,纪念改革开放和十七大的告种也将没有对毛泽东功勋的安慰式“提及”。  

  

  毛泽东是真正民族的力量,是任何一个对国家还有最后一点良心者的归属,没有毛泽东,21世纪中国将消失在列强的铁蹄下,成为新的殖民地。正如房地产开发商的小区名称一样,成为“伦敦”或者“纽约”,而我们都成为假洋鬼子,每天象狗一样在美国爸爸的脚下拾取一点残羹冷炙。  

  

  这个结局,就是那些继续“解放思想”和继续“改革开放”者和那些“中美国”促成者的最终梦想家园。而这也正是纪念毛泽东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两大政治活动中的政府与民间政治意识认同的分裂渊源。  

  

  因为毛泽东意味着独立自主和国家自尊、独立、人民主权、人民民主,而“三十年”推动的“中美国” (Chimerica),展示了汉奸嘴脸的得意洋洋。  

  

  毛泽东说,“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人一定会失败”。  

  

  如同圣经中的预言(如此说并不代表我认可圣经的预测),冥冥之中,人类历史的规律性将抓住那些犹大的脊骨,将人民背叛者、革命背叛者的灵魂钉在十字架上,万劫不复。  

标签:毛泽东   纪念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