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2·26中国式“圣诞节”的浮世绘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12·26 中国式“圣诞节”的浮世绘

  

  :杨博智 :湖南在线

  

  

  

  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用这张主席年轻时雕塑的照片作为题图照。相片中,主席天庭饱满,

  

  目光坚定,气宇轩昂,真正可视为“圣者”之像,况旁边的题字——“永远的怀念”,应恰可抒发今日中国之大多人的心情。

  

  选择今天来到韶山,应该是组织方特意的安排。

  

  12月26日,主席诞辰115周年的日子,一个特别的日子。

  

  选择这日子来到韶山,有好也有坏。坏的是,路上到处从全国各地赶来“朝圣” 的人,交通几乎瘫痪;半边天空被祭奠者燃放的炮竹烟花遮掩,呼吸都有些困难;进入韶山冲的每一个人最后只能选择步行,而且任何一个景点前都排上了长长的队伍。心想,或许正是这位中国“圣者”在考验来访者的虔诚。

  

  但一路上,我并没有看到任何抱怨或不满,有的只是一脸的虔诚、绵长的怀念和与一位“圣者”诞辰的纪念日相符的喜悦与快乐。

  

  一位湖北来的汉子,神情凝重地把公事包放在一旁,双膝及地伏身长叩。问他为何选择今天来到韶山,他说这是他多年的梦想,并告诉我本来同行的应该还有一位同事,但临时有事来不了。他跪在那儿,拿出电话打给同事,“兄弟,你放心吧,我替你在主席面前磕了头。”仔细看去,他的眼睛竟是湿湿的。

  

  一群中年男女,面相衣着看来应是西北农民,大抵是已经祭奠完毕,正往回赶。三步回头,五步作揖,满脸眷恋,依依不舍。告诉我他们从河南来,问及他们为何千里迢迢赶来韶山,“我们从心底里崇拜主席,今天是他老人家生日,我们来替他拜寿。”我对他们说:“祝你们日子越来越红火。”他们并不言语,却都笑了,满脸质朴。

  

  一个孩子,应是才学会走路,父母把他带到主席铜像前。妈妈说,喊“爷爷”,孩子乖巧地对着高耸的铜像喊“爷爷”;爸爸说,给“爷爷”磕头,孩子忙不迭地弯腰鞠躬,却因一时站立不稳跌倒在地,众人莞尔,父母也并不责备,嘎小子爬起来咧嘴直笑。

  

  一位老妈妈,绒线帽遮着花白头发,衣着极为普通,长伏在地,身子低到不能再低,久久不起。手中紧拽的一元人民币,正面赫然印的正是毛主席。起身后,她到旁边一位祭奠者手里讨了一个苹果,我们才惊觉她或是一位行乞者。转念一想,那又如何,这个日子里虔诚的祭奠,并不因肤色、种族、贫贱而有任何区别。我转身看到,同行海南日社的主编赵红刹时掉下泪来。

  

  在相机的目视镜里,我看到一张张虔诚的脸,一双双合十的手,他们的身躯,都朝向一个伟人的雕像,他们的眼中,满是深情的念想。

  

  12·26,这个日子,因一个伟人的诞生,而成为整个国度,整个民族的节日。

  

  敬上花篮、洒下美酒、伏地长叩、笑着、泪流着、默念着……

  

  谁能否认,这何尝不是一场中国式“圣诞”节的浮世绘?

  

  

  

  我们也献上我们对主席的思念

  

  

  

  特型演员大受欢迎,托主席的福,管他是真是假,先沾点伟人仙气

  

  

  

  鞠躬时一个小心就摔到地上跪了个实在,那是主席在保佑你呢,这嘎小子

  

  

  

  

  

  

  

  这一天,这个地点,双手合十,同时仰望一个方向,成为一种多么幸福的姿势。

  

  

  

  长伏于地的这位乞者,手里讨来的一元人民币,上面印的正是主席像

  

  

  

  湖北来的汉子,自己磕完头后,掏出电话,在电话里再替兄弟向主席磕头。

  

  

  

  河南来的大伯,往回走时仍不时回头,双手合十跟主席告别,依依不舍。

  

  

  

  拜过主席,你们一家老少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祝福你们

  

  

  

  开毛家饭店的汤妈妈,巍巍颤颤地在主席像前向毛主席的客人敬礼,她说,我只能请主席保佑你们,这话我们爱听。

标签:主席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