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扶起”中国跌倒的老人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现在,在大街上跌倒的老人都没有敢去扶了。原因是有好心人因此而被老人诬陷,经司法判决而赔钱了。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任何道德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也无意谴责哪些跌倒的老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的确确的弱势私群体,是最应该得到这个社会关爱的群体,毕竟活命也是人类的本能,他们也是为了苟活下去而作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我更无意谴责国民的自私与冷漠,中国人的善良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新中国前50多年都没出现的情况,怎么就在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之后,这个社会就变得如此恐怖了呢? 

  

  看着无助地躺在湿冷的地上痛苦呻吟的老人和身边熙熙攘攘穿梭的路人,不禁让人想起了让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哪场瘟疫,为即将复兴的中国的未来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一个曾经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暴露出了我们改革开放所造成的深层次的问题。摔倒老人不敢去扶根本不是什么国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的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30多年了,社会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而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更是雪上加霜,让国民看不起病了。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东西,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状况。如果我们能消除两极分化,完善医疗保障,请问哪一位被扶起的老人会昧着良心去诬赖一位曾经救助了自己的恩人呢?而现在本来就不太宽裕的国民,除了哪些先富阶层,谁又有这个实力去扶起倒下的老人而承担起哪一份巨大的风险呢?作为财富平庸的大众,又岂能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而破坏自家的安稳的生计和平静的生活呢?  

  

  貌似道德危机的背后,彰显的是我们政府治下的深刻的社会危机。假使我们有了全面的医疗保障,相信在老人倒下之后,一定会有无数双温暖的手伸过来---  

  

  其实医疗的保障不仅仅是对老人,对所有的国民都一样,其意义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还有这种保障所带来的安全感,带来的是心理的踏实感,心灵的幸福感。全面的医疗保障花费其实并不多,陕西的神木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千万不要陷入怕花钱而越花钱的困局,心理的安全感是身体健康的一份最好的保险。为了中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为了全国13亿人民的幸福,作为承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党和政府也应该知道有所舍弃吧。  

  

  落实一条惠民的政策,扶起的将不仅仅是跌倒的老人,而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千秋雪  

   二0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标签:老人   医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