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有感
配合政治学习,前几天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个电影主要介绍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的模范事迹。看后,很有一些感慨,真是千言万语说不尽呀!
为了备课,前一阵子又随便翻了点史料:毛泽东1958年在井冈山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说:“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产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就不安稳了……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等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50年过去了,什么是伟人?我们今天算是看清了。我们看看现在的实际,在中国的国土上所发生的一切,是不是都让毛主席预见到了?
2009年11月6日清晨,因为“包产到户”而赢得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党支部书记沈浩,在苦干六年以后,以四十五岁的英年,竟然走了。人们说他是被活活的累死了,英年早逝,他何以累死?看来“包产到户”真正实行起来,根本就不是治疗农村诸多现实问题的灵丹妙药,反而,它所带来的恶果,是极其严重的!
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包产到户时,原来生产大队的铲车,也被个人瓜分了:确切的说来,铲车被村干部的子弟长期霸占了。这说明了什么?一是说明了:包产到户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荒谬的、瓜分集体财产的行动,是对农民思想意识的一种毒化;二是说明了:我国的人民公社制度是非常进步的,二十多年来,人民公社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厚的家底,连小岗村这样一个村级单位里,都有了像铲车这样的先进农业机械。如果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很好的带领和引导教育农民,中国的农业一定会取得比现在更加辉煌的成绩。
遗憾的是:一些人像败家子一样,将一个好端端的人民公社给毁了。他们不惜用鸡蛋里挑骨头的办法,硬是找出了诸多的缺点,然后,把这些缺点无限的扩大,甚至采用无中生有的方式,给于污蔑和诽谤,以达到他们的目的。难怪当时的农民弟兄都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于是,刚刚团结起来的农民,重新分裂了;刚刚得到了一点共产主义教育的农民,重新回到愚昧的封建宗族怀抱中。直至,一个共产党的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变成了一个局外人。他得忍受着村里人的白眼,他得忍受着村里人的讽刺谩骂,甚至他还要忍受突如其来的野蛮毒打。只是凭着个人是省财政厅干部的关系,只能凭着小岗村的“名气”,在那里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在那里为小岗村出力!在那里改变着:穷得只剩下了一个存有当年“按了手印的契约”的展览馆的村庄。看到这里,我真的要哭了:这怎么了?难道这就是由中国共产党解放并领导了六十多年后的中国农村吗?现在开展起工作来,怎么比当年开展地下工作还要难呢?这到底是谁造成的?沈浩能不累死吗?
毛泽东当年所预料的事情,今天都发生了。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可是,如今的改革开放,只造就了百分之五的“精英”或“成功人士”,对这一后果的形成,我们不应当反思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国共产党人真的应当好好的总结这三十年的经验教训了!
达赖于去年11月访日期间被媒体问到“您印象最深的领导人是谁?”达赖回答:“是毛泽东。1954年到1955年,我们之间培育起某种亲密的感情。毛主席把我当做儿子一样对待。我时常会从内心深处感叹他充满自信的领导力。同时,我还能感到他那种贤明的理想:他不仅已经获得一国革命的胜利,还要改变整个世界。”今天,我们还有哪位领导能够从人格魅力上征服达赖呢?
在不少的人们心中,今天还是有着这样的想法:还是毛泽东伟大呀!毛泽东没有了,可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对于他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不去很认真的思考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