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政治学者肖滨:重庆模式短期占优势广东模式更具生命力》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评:《政治学者肖滨:重庆模式短期占优势广东模式更具生命力》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肖滨指出:在过去的革命年代里,红歌的精神基调是革命与造反,哲学基础是斗争哲学,价值内涵是阶级斗争,这与今日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秩序、权利平等、有序参与、协商妥协、竞争共赢不一致,两者之间互为紧张与对立。
最近读到以上这篇文章,因为感觉有点意思,就摘录了其中的一段。现在分述如下:
法治秩序。首先必须清楚,所谓法治,也只是从属于阶级的一种手段,是政治手段之一而已。所以所谓的“权利平等”也只能是阶级内部的平等,决无超阶级的人人平等可言。资产阶级制定的法律,当然为保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不会考虑无产阶级极其劳动大众的利益。甚至连劳动大众的基本生存权都不顾,还谈得上平等?“有序参与”这很好!当今的拆迁问题是最典型的了,虽然装模作样有法律法规存在,可是,正因为当今的法规还没有符合资产阶级的胃口,因此还要凭借权力,践踏法律实施强拆,这就是阶级斗争!请问肖先生:在诸多的强拆案件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协商妥协”了吗?允许被拆迁方有“有序参与”了吗?我们看到的是资产阶级为了利益,不惜践踏法律,恣意克扣被拆迁户的应得利益。逼迫被拆迁户抗争,利益集团则动用暴力镇压。在强拆迁案件中纯属被拆迁户无理取闹的几实在少见。肖先生是不是只许资产阶级横征暴敛,而民众只能妥协、妥协无休止地妥协?又例:每次加工资之前总是物价先涨,生活必需品先涨好15%,再工资涨10%。这也算“权利平等”吗?年薪6000多万与年薪1.8万或者6万这也是“权利平等”吗?美国人由于购买中国产品,其生活费用比原来降低1/4,而中国国内由此而物价飞涨,有序倒是有序了,但这是由无休止无条件的屈从,无休止地损害国内民众的利益所换来的。这种不平等的“有序”不如不要!所以肖先生所谓的“法治秩序、权利平等、有序参与、协商妥协”、只是建立在劳动大众无休止地向剥削阶级妥协的前提下的,决无“竞争共赢”的可能。所以随着劳动大众的觉醒,这种经济体制是没有前途的;是短暂的;更谈不上生命力。   

   前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发挥积极性。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真是激发和团结大多数人的积极性的制度。这就是达到公平合理的按劳分配,对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来说,享受的权利、待遇等等都是公平的。我们并不讳言对那些不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甚至还要进行破坏的人或者行为,必须进行制裁;甚至是镇压。 肖先生也提到两者之间互为紧张与对立。纵观当今这30年,紧张和对立是谁造成的?13跳楼谁造成的?工人吗?钱明奇案谁造成的?钱明奇吗?药家鑫案谁造成的?农民吗?枪杀法官案谁造成的?平民吗?这些都证明:劳动大众都不是对立和紧张的制造者,是被迫抗争者。要消除对立和紧张,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对立和紧张的制造者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面对着压迫“革命和造反”是被压迫者的唯一手段!舍此只能是忍受无休止的变本加厉的压迫和剥削。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阶级和阶级斗争之客观存在的,你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当今一切乱象都是由于放弃阶级斗争,搞阶级调和所致。要搞法治,也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法治——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制度幸福绝大多数人,抑制极少数人胡作非为的自由,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今世上最先进的;也是人权罪充分;最仁慈的;民主也是最充分最真实的;因此也是最讲道德的。正因为这样,重庆模式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标签:拆迁   社会主义   妥协   平等   利益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