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弄、拍、送:植入中国城市的土地魔咒
控、弄、拍、送------植入中国城市的土地魔咒
当前,中国最紧迫的风险之一,就是房价上涨的风险,虽然将要买房的人是少数,但除了极少数既得利益者之外,大部分城市居民,包括已贷款买房的自住居民,都是反对房价上涨的。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在多年的宏观调控下,房价仍然高速上涨,特别是2007年,在已经很高的基础上,房价继续疯涨,完全象着了魔一样,正象人们见了疯狂的病人害怕一样,见了疯狂的房价,理智的人们也会害怕。同时,房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给人们的生活也造成切实伤害。
房价的疯狂,不是开发商有能力引起的,这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说到底是房地产供应制度造成的,这个由城市政府具体操作的房地产供应制度,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用控、弄、拍、送来概括,而这,正是植入中国城市的土地魔咒,不管那个城市,只要中了魔咒,房价不疯涨是不可能的,广州和南京市政府,一直在全力控制房价,房价仍然疯涨就是很好的例子。
控:就是控制土地和建房,第一道是控制政府供地,第二道是囤地,第三道是控制供房,通过对土地和房子的控制,就从源头上控制了供给。而囤地是关键环节,只有土地控制在开发商手里,通过拍卖抬高地价才有意义。
弄:就是弄需求,随着城市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是有使用需求的,但随着房价的升高,这种需求越来越少,这减少的需求,必须要有其它需求来代替,扩大旧城改造,扩大拆迁量,搞收购型经济租用房,吸引外来的购房者,制造房产泡沫来吸噬银行资金都可以弄来需求。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吸引外来的购房者外,弄需求的本质就是对公共财产的抢劫。
拍:就是拍卖土地,通过拍卖土地来抬高地价,就可以推动房价上涨,原来囤积的土地,就可以成倍升值。
送:就是利益输送,房价的疯狂升高,产生巨大的利益,就有了利益输送的资本,利益输送是润滑剂,通过利益链条,就可以形成合力,从而维持控---弄---拍涨的循环,并对房价的疯狂起到点火的作用,当然,这种利益输送并不光是腐败,向地方财政进行利益输送就是合法的输送,合法的输送和腐败的输送搀杂在一起,效率更高,力量更强大。当然,向地方财政的输送的利益还有可能合法地抢回来,例如,通过收购型经济租用房,就可以把卖地的钱再拿回来。
2003年至2005年,上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房价被快速推高的。2005年,上海市政府推出10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1000万平方米的拆迁配套房,房价马上就控制了,但面对房价的下降,上海停止了两个1000万房子的供应,银行也通过加按揭和转按揭来维持资金链条,保持了房价的稳定,2007年,房价疯病又发作了,并且加快上涨,很多房子的房价上涨了1、2倍,一发不可收拾。
南京市住房价格原来并不高,单位自建房也多,需求并不大,但通过几年的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弄来大量需求,开发商也大量囤地,从2007年开始,房价疯涨。
广州市在房价疯涨前,开发商大量囤地,到2006年初,达到42平方公里。2006年和2007年,开发商利用拍卖拼命拉高地价,开发商同时控制供房,虽然广州市长奋力调控,但是来不及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利益,可通过输送形成巨大的力量,2006年和2007年,房价大涨。
2008年初,建设部推出收购型经济租用房,创造房产需求,不怕你买不起,房子可以卖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卖地的钱,成为一块肥肉,又回到开发商的口袋里,真是吃人不吐骨头。本来政府可以低价搞新建型经济租用房,但建设部偏偏要求高价向开发商购买。不把卖地的钱花光,这帮人是不会甘心的。这比港英政府还要狠,港英政府当时还能吐一点骨头,还留一部分卖地的钱给香港特区政府。
2006年和2007年,在一二线城市房价疯涨的同时,开发商在部分三线城市拼命囤地,一旦条件成熟,就会通过拍卖来抬高地价,推动房价上涨。不少业内人士预言,我国三线城市的房价马上就会从1、2千元上涨到4、5千元。同时,农村也有所准备,不是已吹响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号角了吗。什么叫一网打尽,这就叫一网打尽。
当然 ,所有这一切,都有巨大的利益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据网友沈晓杰计算,房地产利益集团一年从买房人手中攫取的超额利润,高达4000多亿,几年下来的违法暴利所得高达上万亿元以上,一个城市几百万上千万的市民,要为“房地产暴利”多“打工卖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一些大城市,每户每家只要你购买商品住房,就都要为他们的暴利交纳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暴利费”。全国几亿的城市人口,实际上是在为他们“供奉”出自己的大半生的辛苦所得。2007年房价疯涨后,只要房价不跌,2008年暴利还会大幅增加,如果房价继续上涨,暴利就会加倍。
房地产行业是个低技术含量的行业,房地产开发商自己并不建房,而是通过建筑公司建房,房屋开发就是一个加价和利益分配环节,如此暴利,还有哪一个行业的人能座得住,还有谁能看得下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了这个份上,还谈什么创新和发展,还谈什么埋头苦干,还谈什么民族凝聚力,一切都显得那么虚伪。
另一方面,跟股市的虚拟财富不一样,房产暴利又是实实在在的钱。房屋开发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暴利的必然是房产泡沫,泡沫破灭后,中央银行并不能回掉暴利,因为暴利已经进了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口袋。这个钱花出去,在一定的财物和资源的情况下,就会形成通货膨胀,使其他人收入下降。这个钱存银行,银行会贷出去,还是会买东西,还是会引起通货膨胀。
我们可以看到,房价在当前情况下的上涨是多么危险,但如果不改变我国的房地产供应制度,而是象当前这样通过货币紧缩来调控,并不能挣脱土地魔咒,要挣脱土地魔咒,必须打破控----弄---拍涨---送的循环, 必须改变土地供应制度,第一是政府直接建房,第二是把地卖给个人合作社,再由个人合作社聘请开发商建房。否则,当房价下降后,开发商又会囤地,又会弄需求,又会通过拍卖来推高房价,通过利益输送来维持循环。这样的结果就是暴利再次降临,再次伤害民族凝聚力,再次造成通货膨胀。
要挣脱土地魔咒,改变土地供应制度,需要凝结共识。这就需要了解“控弄拍送”的土地供应制度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植入我国的。“控弄拍送”的土地制度,在八十年代以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实行过,社会主义国家是政府和单位建房,西方国家和日韩等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个人可以买地建房,也可以向住宅建筑公司买房,住宅建筑公司可以直接买材料建房。当然也有住宅建筑公司自己不直接建房,而是分包出去,自己搞总承包,但它必须和个人直接建房(包括个人合作社)以及其他建筑公司竞争,实际上只有特定的项目才采取总承包形式。之所以总承包,是因为对该特定项目来说,总承包更有竞争力,而不是法律规定。而我国的开发商制度是法律规定的,个人合作社不能买地,建筑公司也不能买地建房,必须有开发商这个中间环节。
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量的有钱有权的人移民香港,对于这块大肥肉,统治香港的英国人是不会放弃的。港英当局通过控制土地供应,通过吸引中国大陆有钱有权的移民,通过土地拍卖,不断推高房价,到香港1997年回归时,香港的房价已经是世界最高的了,可是,港英当局一直控制供地,直到2007年,香港还有70%的土地没有开发。香港房价上涨的暴利,大部分由英国的公司和英资的汇丰银行赚走了。如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香港富豪。97年香港回归后,英国人把暴利撤走了,香港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房价跌到原来的1/3,很多香港人成为负资产。由于房价高,普通香港市民住房面积小,还要还债,实际生活水平不如深圳。香港由于房地产的畸形发展,高科技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并且由于房价高,导致物业租金高,先进制造业也因此没有发展。当前只剩下服务业,若不是靠着中国大陆来的服务业需求,恐怕连拉美国家都不如。
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纸大肆吹捧香港富豪,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对香港富豪成功的崇拜。实际上,香港的大多数富豪是通过房地产投机发家的,本身并没有创造多少财富,根本不能跟我国的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家以及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比,也不能跟华为的任正非等民营企业家比,完全没有必要崇拜。我国的房地产最后照搬香港制度,不能不说与吹捧香港富豪没有关系,连电影演员刘晓庆都学香港富豪搞房地产。
我国是实行土地公有制度的国家,原来实行单位和政府分房,八十年代末开始搞单位集资建房,但土地是不要钱的,九十年代建造了大量的单位集资房,正是由于这些分配房和免费土地的集资建房,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并且使这一批有房居民没有当房奴,保持了正常的消费,在当前房奴由于还贷无钱消费的情况下,保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商品房的开发,世界上有很多好的商品房开发制度,我们不借鉴,只借鉴最差的香港的房地产制度,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香港的房地产制度要是好,英国为什么自己不学香港。但由于有单位集资建房竞争,商品房市场并不大。开发商对土地也不能控制,房地产暴利也不能产生。1998年,国务院停止货币分房,实行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制度,实际上是要停止单位集资建房,但由于有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只能占一半市场份额,房价虽然上涨,但由于有经济适用房的遏制,房价还不能疯涨。2003年,建设部停止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制度,实行以商品房为主的住房供应制度,而商品房制度又是照搬香港的制度,我国的住房土地供应制度经过不断改造,终于香港化了。“控、弄、拍、送”这一由英国人用于算计中国大陆移民的土地制度,成为一个魔咒,被植入中国大陆,从此攻城略地,中国再无宁日。
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土地供应制度,必须奋力挣脱这一土地魔咒,这个过程对中国短期经济来说也许有点损失,但它符合中国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它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防止中国步日本后尘,被西方国家利用货币武器击败。同时,改革这种土地供应制度,就能消除房地产暴利,减少房地产投机和房地产领域的经济腐败,使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用到埋头苦干上,用在发明创造上,使中国人的精神不因腐败而堕落,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因愤怒而丧失。
第一、 保证10%的住房土地用于建造廉租房,解决低收入城市居民的住房。
第二、 建造大批永久性农民工住房,低价租给农民工。可采取弹性户型制,如,可以设计成能够改造成1梯2户的1梯4户,当经济发展后,部分农民工有钱时,可改造成1梯2户,然后以合理价卖给农民工,同时给农民工上户口,提高真正的城市化。这部分建房的钱由中央政府出,笔者建议由央行通过货币转移支付来解决。
第三、 以合理价向城市无房居民出售基本住房用地或者基本住房,政府可以在基本住房用地和基本住房上收取一定的税费,用于城市建设。基本住房用地先由政府开发出熟地,搞好规划设计,然后按户口所在的区卖给无房的居民,再由这些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再由业主委员会聘请住宅开发公司进行开发。
第四、 把开发商变为住宅开发公司,可以直接买材料建房。
第五、 允许个人合作社买地建房,发起人可以收少量的管理费。但建的房必须自住,用于提高居住质量,少量多开发的房可以卖,但卖房损失由合作社承担,收益大部分交给政府。当然,这只是允许,买房人也可以向住宅开发公司买,允许个人合作社买地建房是提供一种途径,防止住宅开发公司对房地产市场的垄断。
第六、 商业银行支持个人买地和合作建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