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毛泽东的中国》
《没有了毛泽东的中国》
今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5周年。毛泽东逝世两年之后,在他亲选的接班人华国锋的主持下,于1978年12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11届3中全会。中国从此结束了毛泽东时代,进入了邓小平时代。“邓小平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一心一意追求GDP”。经过全党上下、举国内外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GDP总量终于登上了世界第二位的“交椅”。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英”们神气十足、笑口常开,而中国的“弱势”群体则风起云涌、怒容满面。中国变了。没有了毛泽东的中国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是中国人的度量大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特别“小气”,为了一个小小的珍宝岛同“老大哥”翻脸打仗,为了一块不毛之地同邻邦印度兵戎相见,为了西沙几个荒礁同南越交火,为了一个“和”字同赫鲁晓夫争论不休,发表“九评”,把赫鲁晓夫评下了台还不甘心……。你看现在的中国人是多么地“大度”,你炸我大使馆我一声不吭,你在我南海开采石油我和颜相商,你星条旗在我家门口耀武扬威我置若罔闻。因为我们要宏扬老祖宗“和为贵”的遗训。我们追求的是“和谐”世界,我们不需要争斗,我们也不想争斗,我们更不敢争斗。你看我们在国内不讲阶级斗争了,在国际上我们也再不提反帝反修了,我们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的事。
二是中国人的产品“洋”了。旧中国的老百姓对老祖宗没有过的物品都冠上一个“洋”字,什么“洋火” 、“洋钉” 、“洋布” 、“洋葱”……。 毛泽东时代人们想“洋”也“洋”不起来,因为美国封锁你,苏联卡你,毛泽东只好号召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倒也创造了不少人间奇迹,譬如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卫星上了天,核弹、导弹入了库,中国成为第五个核大国,国威、军威大震,民心大振。改革开放之后,“洋人”、“洋资”、“洋货”蜂涌而入,短短30年,中国整个经济几乎全盘“洋化”。下面我略举几个数字作为佐证。据资料介绍,近10年来外国资本对中国制造业市场控制了近30%、电子业控制了80%以上;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国资本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控制了近60%油脂企业、90%的规模化养殖猪种;外国菜种市场占有率:番茄、辣椒各达60%、长茄90%、彩椒100%,还有大量的“洋”转基因粮食。陈云同志说得好,外国资本到中国来,不是来搞慈善事业来了,而是挣钱来了,是想要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变独立自主经济为殖民地经济。果不然,外国的一粒菜种的成本只有一分钱,卖给中国却卖一块钱,中国菜农要用买金子的价去买洋菜种。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在渤海漏油的态度,就是“我挣钱,你污染;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你奈我何?多么一副“和谐面孔”。中国人已经到了喝水吃饭都得看外国人的“洋脸色”的程度,外国的资本家多么喜欢给中国人一个面子。
三是中国人的品味高了。自从胡耀邦总书记带头穿西服和赵紫阳总书记亮相打高尔夫球之后,西服成了中国的“国服”,你看中国大小官员不论是接见外宾或出国访问,谁不是西服革履?连谁是主人客人、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都不好分辨了,外表已彻底洋化。不过我们的精英们还没有忘记“随乡入俗”这句话,他们在与老百姓打交道时就很自觉地脱下西装,而穿一件夹克衫什么的,反正也不会穿“毛服”(邓小平除外)。他们明白老百姓厌恶西服的心态,他们想把西服当“国服”总觉得有点心亏。中国人不但穿着“洋气”了,连说话也带上了“洋气”,君不见在大街小巷上,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不管学过英语还是没有学过英语,张口闭口都得冒一口“拜拜”的“洋气”,总以为冒这么一口“洋气”,自己的品味就高了,身份也就“高贵”了,其实这是一副纯粹的洋奴像,我想如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谁要是穿西服、冒“洋气”,红卫兵非斗他个半死不可。高尔夫球则成了中国人最时尚的运动,要不然为什么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建高尔夫球场,而地方却在方兴未艾?这叫与“国际接轨”么。 品味更高的要数是中国人在“吃”上的功夫,中国的大亨们有以喝百万元一瓶洋酒为荣的人,也有以吃千万元一餐饭为贵的人,中国人真敢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深圳,还在皇岗区专门开辟了“二奶村”,也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中国的男人的品味真高,可惜中国的女人的品味又太低了,看来又需要新拍一部《姊姊妹妹站起来》的电影了。
四是中国人的“惊鹰”(精英)飞了。旧中国被人们讥为一盘散沙,然而在散沙里却蕴藏着闪闪发光的金子。这些金子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精英”的有识之士。他们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有救国救民之志。他们之中有主张以实业救国的,有主张以教育救国的,有主张以行医救国的,有主张以行武救国的,还有主张依靠列强救国的……。蒋介石就想依靠美国来救国,而汪精卫则宣称投靠日本鬼子来“曲线救国”。 蒋介石这个“精英”当了美国的“儿皇帝”,而汪精卫这个“精英”则成为汉奸卖国贼。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群体可佩当国家的“精英”和民族的“精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一度消灭了压迫和剥削,工农大众成为了国家的真正主人。遗憾的是毛泽东去世之后,当代的“精英”变成了“惊鹰”。经济“惊鹰”发足了改革开放的财,害怕老百姓同他们“秋后算账”,举家人财远走高飞,到异国去生根发芽;政治“惊鹰”以权谋利,先是妻儿子女出国学习定居,自己当了“裸官”,一有风吹草动便如同惊弓之鸟逃之夭夭,安享天伦之乐;各式星族“惊鹰”,则惊恐“文化大革命”再现,及早找个避风港,安度残年;学子精英虽有天真的报国之心,而社会现实又让他们心惊肉跳,落一个就业无路、报国无门的命运,于是精英也变成了“惊鹰”,凭借坚强的翅膀远飞他乡,施展才华,报效世界,成就事业,实现光宗耀祖的美梦;当朝有些“惊鹰”,他们虽然大权在握,但整天也是提心吊胆,因为他们的现实地位,一仗高举共产党的牌子,二靠高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他们活像一名演员,既害怕卸了装露出真面目,又害怕念错台词遭群众喝倒彩。我敢担保,当今的中国执政者,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公开宣称自己是“走资派”, 他一旦失了口,必将遭到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的下场。所以说,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政者,生活在中国是最可怜的“惊鹰”。因为,他们既害怕在外国人面前失宠,又害怕中国人失去对他们的耐心,真可怜啊,“惊鹰”。
五是中国人的心思散了。中国有两句成语,一曰“万众一心”, 一曰“众志成城”。这是中华民族坚强意志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万年不衰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自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国家之后,国家的统一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中国的历史才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反复局面。中国共产党是实践这两句成语最好的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红军长征胜利是最典型的例子,几万红军战士在挑战人生极限的条件下,靠信仰战胜了一切困难险阻,万众一心想的是:跟着共产党就有希望,跟着毛泽东就是胜利。红军时期如此,抗日时期如此,解放战争如此,抗美援朝如此,建设新中国还是如此,不然中国为什么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更大的胜利?就是因为共产党和毛泽东代表了亿万人民的意志,依靠了亿万人民的力量。当今的中国为何分裂势力如此猖獗?中央的号令为何如此乏力?30年为何治不了一个腐败?新中国已绝迹的“吃喝嫖赌”, 为什么会回卷土重来?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人们没有了赖以凝聚的信仰,人心散了。现在也有“万众一心”,只是“万众一心”去捞钱,“万众一心”去争权夺利。试想一个掉进了钱眼里的国家和民族还能有什么凝聚力?还谈什么“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人心散了,一切完完。不过我从重庆的“唱红打黑”和“五个重庆”的执政理念,看到了暑光,看到了希望。“万众一心”又将恢复她原本的意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