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药家鑫案想到的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从药家鑫案想到的  

  

  武陵风雨  

  

  曾轰动一时的在校大学生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以被执行死刑而尘埃落定。  

  

  一起因普通交通事故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为何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定有其深层原因。虽属典型个案,但却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当今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后,教育体制也在改革,但却充满市场化色彩,把曾经好的东西给改掉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和品行教育。中、小学校奉行分数挂帅,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大学院校按考分成绩分出个三六九等,使学生在学生时代就打下了人有尊卑贵贱之分的深刻烙印。因此,学生在课堂里死读书本,把分数作为自己成才的命根,培养的学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奴”。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只讲经济,不讲政治,封、资、修思潮泛滥,物欲横流,黄、赌、赌盛行,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直接影响和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却异常的薄弱,使学生缺乏对党和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缺乏理想和信念,也缺乏对社会事物正确判断力。由此,导致个别学生人生观严重扭曲,自私自利,品行恶劣,药家鑫的极端行为即是例证,偶然之中有必然,从他的身上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毛泽东时代,是塑造崇高理想,净化人们心灵的时代。因此,十分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不仅要求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习社会知识,走“五.七”道路,学工、学农、学军,参加政治运动,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力求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如何培养教育下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面对商品经济社会,教育界应高度重视青少年成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新审视和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把立德立志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出的学生既是建设国家“知识型”人才,更是传承事业的“合格型”人才,即品学兼优的学生,切莫忽视素质教育,任其发展,毁了下一代,也毁了社会主义千秋伟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