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关心盐价上涨与发改委要求承受更高的物价上涨
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总理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天,周恩来总理要司机杨金铭细一下总理家近两个月的收支情况,“3月1日买大葱5分钱,厨房用;3月2日买盐1斤,l毛5分钱,厨房用。”刚念到这里,总理马上就发现食用盐价格由原来的0.14元一斤变成了0.15元一斤。当即,他就给北京市有关部门打了电话,询问民用食盐为什么每斤要涨一分钱。当弄清是因为北京市卫生局为了预防市民患大脖子病而对食用盐加碘,才促使食用盐价格提高之后,周恩来这才放心。
这个故事给我们透露了以下三条信息。一、30年前物价是远远低于30年后的。加碘食用盐由原来的0.15元一斤变成了现在的1元钱一斤, 大葱由原来的5分钱一斤,变成了现在2元钱一斤。二、30年前的物价是稳定的。人民生活的食用盐每斤上涨了一分钱,共和国的总理都要亲自过问。我们也知道,在30年前早米是0.145元一斤,晚米是0.156元一斤,猪肉是0.64元一斤(有的地区是0.74元一斤,存在地区差价)。这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食品,能够做到30年不变,甚至这种价格延续到整个80年代,这就是制度确立的“稳定”。三、30年前共产党的领导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总理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个时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操作规则,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为了预防人民患大脖子病而对食用盐加碘,并提高了食用盐一分钱的价格,这些都不需要事前由国务员布置或请示总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这句能表达一个时代官员本质的话,不需用现在官员的要求“一百年不变”。就是再过一百年,就是再换成几十代总理,所有中国人还是会知道,这句话讲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周恩来总理。人民不需要望天空,也不需要去数星星,就是让时光流过一万年,“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讲的也是周恩来总理。为什么呢?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其他的意识、其他的思想是取代不了的,也是学不到的!社会主义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制度,这一点在30年前的毛泽东时代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近我们又看到了二条消息。一条是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10月1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第二条是2010年11月03日重庆晚道: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
先有理论,后有实际上涨,这种改革一点都不假!改革都30年了,老百姓还要不断的“忍受”,还要不断的“循环往复”,如此下去,100年后,让“设计师”如何去面对人民大众!从发改委要求“人民承受更高的物价上涨”,我们可以知道:
一、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的物价是远远高于30年前的。胡萝卜全国零售价为3.36元/公斤;芹菜全国均价为4.70元/公斤。在30年前市场上的胡萝卜也就是一二分钱一公斤,芹菜也就是一毛钱一公斤。
二、30年来的改革,物价是在不断地上涨的,而且还在无限制地上涨。这次发改委的王建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胀是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通胀压力。二者共同从成本端推高价格。在这种局面下,加息不仅难以遏制通胀,还会让面临成本上升压力的企业雪上加霜”。每一个阶段物价的上涨,政府的官员们都有一套创新的理论来解释的。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物价上涨了,政府官员们的工资也在不断地攀附着上涨!
三、30年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抛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经不讲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改革是死路一条。我们知道,“改革”本身是不创造财富的,改革本身是不产生粮食的。如果只强调改革,才会是死路一条!实践已经明白在告诉了我们:丢弃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会产生“拆迁创造新中国”的思想,才会把老百姓叫做“屁民”,才会有官员的不断腐败、百姓的不断上访。30年来,官员们在仰望天空数星星,百姓们却下岗了,却失地了。现在的这种中国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境况,人民的希望还存在那里?!发改委的官员要求人民承受更高的物价上涨,就大言不惭、如数家珍,这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满脑子装的就是“改革”二个字!他们不但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也抛弃了周总理的苦心!
2010。11。0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