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战略博弈:中美军力何以差距20年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洋人“坚船利炮”的科技先进,就一直交织着中国人最强烈的爱恨情仇。由此历经百年抗争的屡败屡战,直至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之初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人才终于扬眉吐气,洗雪了一个多世纪的民族耻辱。至此,百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也彻底打破了西方资本列强“坚船利炮”的“科技魔咒”。所谓有无相生阴阳相易,强无恒强,弱无恒弱,贫无恒贫,富无恒富,古来胜败沉浮皆循环有道。道者,大也。如先哲老子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此所谓道法自然,大道惟公。   

  就世界范围来看,自“一战”以来,不是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东风压倒私有制的资本主义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自“二战”以来,西方“和平演变”的“冷战战略”也算是“出奇制胜”。前苏联被解体灭亡,东欧剧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元化单极体系覆盖全球。为了进一步加强世界的互联接轨,美国及西方又接连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直到目前还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从“和平演变”的“冷战”,到“反恐战争”的“热战”,西方基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如奥巴马日前的中东政策演讲宣称,美国将继续更加有力地推进世界“民主革命”和“政治改革”。

  

  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美国不但坚持狠抓“普世价值”的“政治挂帅”不动摇,而且也在“促生产促战备”。军火科技与经济的“官学研产供销”连体协同进军世界自不待言,而通过战争杠杠计划调节全球市场涨跌的技术创新也日臻完善。譬如,总围绕世界大油田集中区进行“擦枪走火”的演练,世界经济岂能不被牵住神经?世界金融总部的“次贷危机压力测试”,怎能不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亦如网闻博小社员在此前的《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货币战争”:IMF总裁折戟“美人关”》及《战略观察:“知识腐败”是国之大患》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自“冷战时代”以来,美国及西方资本列强其实始终保持着私有制政治方向的坚定性。同时,又有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而且,还有着敢冒敢闯敢冲的“单边主义”战争激情。讲政治是紧抓行动纲领,“坚船利炮”满世界耀武扬威是展示“枪杆子”的野蛮,“国际社会”主流舆论的“普世价值”大合唱则足以显示出“笔杆子”的威力。只要你认上了“市场经济”这副神药,至于什么市场指数、信心指数、评级指数及其市场模型图表公式之类的忽悠,就仅仅只是市场专家大夫们的雕虫小技。赌赢了是专家的高明,赌输了就只能归于市场扭曲的风险。而顺着市场扭曲和经济失衡这个“路线图”,最终还是要会师于“民主革命”和“政治改革”。这一种轮回大法,正是美国在北非和中东最新表演的彩头。

  

  当此期间,中国人似乎只是忙于招商引资与“国际惯例”接轨,科技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文化上开放吸收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不再问“姓资姓社”与“姓私姓公”,也莫言阶级斗争,更不敢放言反帝战争。一时间,似乎经济建设压倒一切,惟有GDP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军工科技单位“军转民”改制改革的过程中,国防军事实力和项目建设及经费投入自然被相对消弱,备战防谍防奸的全民国防意识也严重滑坡。尽管科索沃战争期间的美军“误炸”中国大使馆事件,已经引起了中国人对先进军事科技研发与生产的重视。但鉴于军工高科技项目长周期和大投入的特点,军事装备水平的明显突破和提升,恐怕至少也需要20多年才能列装见效。

  

  接下来插播几条相关时讯,然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1】陈炳德谈军事现代化:美能借点钱给中国就好办啦

  

  据解放牛网2011年05月20日援引新闻晨道,当地时间18日下午,陈炳德上将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题为《认真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军事关系新发展》的演讲。这场长约1小时的演讲随即被诸多外媒广泛道,称中国将军驳斥“中国威胁论”,表示中国没有意图,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超强地位。

  

  中国从美国学到很多经验

  

  在回答美国军事专家冯德威有关中国军力发展的问题时,陈炳德先是竖起大拇指,笑称冯德威“看上去像个友好人士”。陈炳德表示,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美国是中国的榜样,中国从美国学习了很多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他说,中国武器装备的确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但“这不是最大的成绩,只能说是我们取得的成绩”。陈炳德称,中国军事现代化方面取得成绩最少的是信息化与网络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他说,中国的网络安全还很脆弱,中东局势动荡也影响了中国的网络安全。

  

  陈炳德说:“作为总参谋长,我也想进行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但要钱啊。”他捏捏指头做点钱状,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美国能借点钱给中国,事情就好办啦。”引来了全场听众会意的笑声。

  

  美国之行发现差距太大

  

  陈炳德提到,现在中国海军建设的确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绝不像某些媒体所道的那么夸张,中美海军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中国军队整体武器装备而言,“与美国和世界其它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落后20多年的差距”。

  

  谈起中美在亚丁湾打击海盗合作时,陈炳德称,如果目前这样的行动持续下去,中国海军有困难,因为中国海军还不像外界说的那么强大。他说:“我们来美国一看,发现我们的差距太大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看到你们的装备,我心里有点难受,因为我感到也知道我们的设备有多差,我们还很落后。”

  

  陈炳德说,如果中国造新舰,经费上有困难,国际上有人造舆论渲染中国军力威胁。如果不造新舰,中国海军继续在亚丁湾打击海盗有困难,维护中国自身海洋权益也有困难。

  

  【2】美国媒体称:陈炳德批评美国干涉台湾问题“太霸道”

  

  据新华网2011年05月20日道,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18日消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今天在五角大楼举行联合记者会。在宣读了预先准备的友好声明后,陈炳德用—些重话谈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陈炳德说,他上学后就听到美国坚持—个中国政策,到快退休了,还是如此,“不知什么时候中国领土能够统一,成为真正的中国”?

  

  在谈到中国是否愿从福建附近撤除导弹部队时,陈炳德说,福建沿海“只有驻防部署,没有作战部署,更没有导弹部署”,但中国对“李登辉和陈水扁”的分裂行为在 “军事上是有准备的”。陈炳德还说,美国以《与台湾关系法》这种国内法来保证台湾安全,是“干涉中国内政”,“太霸道”。他表示,“不少”美国议员对他说有重新审视《与台湾关系法》的需要。

  

  陈炳德在谈到中国研制新武器问题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让中国研制出歼20等新武器,这是 “振奋人心的”。

  

  美国《赫芬顿邮》网站5月18日道,本周美中军方领导人会谈因为对台军售问题而卡壳,关于中国军力建设、网络攻击、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行动以及中国不满美国侦察机监视其海岸线等问题均未得到解决。

  

  在进行了两天的讨论后,陈炳德与马伦都表示希望继续对话与合作,同时也承认双方存在巨大分歧。在微笑与亲切对话的表象下,对台军售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陈炳德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中国人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需要美国卖武器装备给他们?”

  

  陈炳德说:“美军的先进让我吃惊。中国没有能力挑战美国。”马伦说:“这种坦白直率的态度对双方维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如此,马伦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并没松口。他说:“我们将继续遵守《与台湾关系法》,直到它改变为止。”但他指出,据他了解,没人想修改该法律。

  

  美联社华盛顿5月18日电,中国一位高级将领今天试图反驳美国对中国军力迅速增强的担忧,他说中国国防力量落后美国数十年,并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陈炳德后来在五角大楼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举行记者会时又说,中国没有能力挑战美国,中国的财富和军力跟美国比相形见绌。他说,中国海军要落后美国海军20年。他还对记者说,中国近年在军力上投入的增加是“补偿性的”,因为几十年来,中国把经济现代化当作第一要务。

  

  【3】宋晓军:陈炳德说出了我们藏在心中的话

  

  据央视5月20日《军事频道》道,主持人:中美之间要维持军事交流,就不能够反反复复的来触碰这根底线。我们再来看,还有歼-20的问题,歼-20这个问题全世界也都是非常的关注,这次在记者招待会也有记者就问到说,为什么是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期间你们试飞了歼-20?陈总长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个回应,一起来看一看。他说:“为什么中国搞一个新型武器就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和挑战,难道只允许你们干,却不允许中国干?”宋先生也来给我们解读一下。

  

  宋晓军(特约评论员):我觉得这个话说的很好,美国人一直实际上在冷战之后,因为他确实在冷战苏联解体了之后,他追求一种绝对的安全,而且凌驾于所有的人。你比如说包括2001年底,他单方面撕毁了当时跟苏联签署的反导条约,然后一味的部署反导的武器,根本就不管你任何人的感受,当时中俄都有过反对。终于现在实力发生了变化,美国自己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美国有些地方,比如说中东问题,比如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也陷在那了,然后再加上日本的自然灾害就是地震,使得它的东亚东面地区的支柱也垮下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摆出一个,你冷战之后作为一个胜利者,就是我要追求绝对安全,只许我搞不能搞,这种傲慢的态度。我觉得陈总长这句话,应该是从冷战之后结束后等了将近20年,我觉得是20年前我们就应该说这句话。

  

  【5】网闻博评:拼先进思想精神比拼现代技术装备更重要

  

  就中国军队整体武器装备而言,“与美国和世界其它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落后20多年的差距”,陈炳德上将为此感到“很难过”。全球主流媒体对此的广泛道,也必然会大涨西方世界以及中国资本买办精英们的志气。但若据此便认为中国对美万万不可言战,且会早战早败速战速亡,那便大错特错了。

  

  所谓兵者,诡道也。既然中美军事技术装备现代化差距有20年,陈炳德为何还敢上门强硬指责美国干涉台湾问题“太霸道”?而且,还敢公开戏言暗喻美国靠借中国的钱支撑貌似强大的军备?

  

  陈炳德说:“作为总参谋长,我也想进行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但要钱啊。”他捏捏指头做点钱状,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美国能借点钱给中国,事情就好办啦。”引来了全场听众会意的笑声。

  

  不过,这个“国际玩笑”,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普通民众来讲,都多少感到有些苦涩。或许,陈炳德将军心里真正难言之隐的“难过”,正在于此。

  

  我们真不敢想象,假若没有新中国缔造者的高瞻远瞩和宏图大略,没有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搞出来的“两弹一星”高新科技基础,今日中国与美国及西方军事技术装备的实力差距又会有多大?而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军事挑衅,会仅仅限于大使馆的“误炸”和军机的“误撞”及美日韩黄海联合军演示威吗?

  

  30多年来,我们以“军转民”的重点转移支持服务于经济现代化建设,我们以“出口退税”扶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我们以“世界工厂”的血汗钱换取美元债券,以将出口积累的外汇回流到“世界金融总部”,用于补贴美国人高消费和填补美国的财政债务“黑洞”。美国拉中国垫背的“负债经济模式”,的确是取得了辉煌成功。谁敢说,当今美国“坚船利炮”的技术装备先进与强大,没有中国从“军转民”到“世界工厂”的“转移支付”呢?从一定意义来讲,这简直是弱己以资敌的旷古奇闻!这岂止是中美军力差距20年的“难过”,此30多年的市场经济接轨之痛,恐怕会成为中华民族心里永远的痛!

  

  不仅如此,精英专家们鼓噪的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在中国又创造出了一个“国退民进”的概念。其实这里的“民”,并非指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比例的工人和农民,而是特指民营经济的私人资本家,就如精英们开口闭口的“民主”一样。可既然是民营经济的私人资本,按照内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普惠原则,这里的“民”也就不能排除西方买办资本乃至美商直接投资资本。据道,有关部门对于军工科技产业及国企改革,也已经打开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绿灯”。若果真如此,则中国军工科技研发及装备制造的根基,已经有了被美国及西方私人资本渗透乃至操控的危险。

  

  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装备水平,这固然很重要。但事实已经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先进设备特别是涉及军事用途的先进装备更买不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仅靠买西方列强的先进装备是从来打不赢西方列强的!

  

  陈炳德将军坦承中美军事装备差距20年,这应该是在讲真话。“中国从美国学到很多经验”,也应该是一句大实话。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物质技术层面以外的无形差距。美国“单边思维”的“正义”与“邪恶”宣传,既是一种全民政治教育,更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抓不懈。基于私有制基础的西方“普世价值”政治纲领紧抓不放,“正义”与“邪恶”的年年讲月月讲,“枪杆子”与“笔杆子”的双舞齐鸣,这才是美国取得今日全球霸权的最要害所在。

  

  以历史长镜头来看,军事战略与经济战略乃至国家战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物质技术层面的先进优势,可以得小胜。制度训练层次的先进优势,可以得中胜。思想文化层级的先进优势,方可大获全胜。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西学东渐”现代化误区,就在于物质技术和制度训练层次的模仿追赶。这样一百多年的跨越式赶超迟迟难以实现,于是便免不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其实不仅仅是有形的落后。只有完成在思想文化层级的高端超越,中国人最后才终于赢得了战胜西方列强的历史辉煌。“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人毛泽东思想化”,这句发自美国军界人士之口的感言,已经是世界级的公开秘密。

  

  人民军队为人民,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军事领域,中国人完成在思想文化层级的高端超越,应是发端于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于抗日战争的延安窑洞时期,成熟且完胜于抗美援朝战争及随后的中印边境战争、中苏边境战争和抗美援越战争。

  

  为公还是为私?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保家卫国还是侵略他人?这是人类道德与正义的精神制高点,也是军事战略和经济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思想制高点。大道惟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千万年潮流浩浩荡荡,胜败沉浮岂在百十年间?

  

  20年军力差距何足论,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的党魂、人民解放军的军魂、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魂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魂体归一雄风再起终有时。看今朝,“东方红,太阳升”,红歌阵阵,试问谁在胆颤?

标签:中国   美国   战争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