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析: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5-02-13 观点 评论 阅读



评析: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谢韬简历:人民大学(前)副校长中共党员;博士; 1996-1998毕业并任教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 1998-2001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2001-2007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系读博士期间2002-2006在该系任助教,并独立教授三门政治系本科生课程:政治与选举;城市政治;美国总统。 研究课题:国会;总统;选举;民意。著有西文中文学术文章。在《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2期发表文章《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最有影响。 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原文请上网查查询



前言: 资本主义制度与共产主义制度竞赛并没结束. 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深得人心, 造福全人类的社会制度! (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是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但还是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范畴. 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他们一致努力奋斗地民主社会主义)。

据于这样一种逻辑,或许是全球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普世经济法则: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决定社会产品分配权. 只有当生产资料成为劳动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全民所有制. 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工作的权力! 继而社会产品分配权! ----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个令人愉悦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克服自身发展的困难,曾聚集美国费城召开过一次震撼全球的“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并发表《资本家宣言》提出: “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现股份制的人民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卞洪登:《资本运营方略》,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资要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
为什么我们习惯称之为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都已成为新资本主义,并不同程度地民主社会主义化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英、德、法、瑞典、挪威和美国纷纷出现全国性的劳资协调,以阶级妥协取代原先誓不两立的劳资对立,若干人士开始提倡用公共建设来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是说以国家的积极介入来解决“市场经济失灵”的危机 ?
为什么领导美国走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罗斯福总统要大胆引进民主社会主义政策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主义灭亡了,帝国主义衰落了,世界上剩下三种社会制度展开了和平竞赛。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第二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制度,第三种是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说: 竞赛的结果是民主社会主义胜利,既演变了资本主义,又演变了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正在改变世界。

为什么不说是因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影响而改变!
换句话说在1965年以前竞赛的结果是: 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制度的胜利 !
1965年的“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就说明了一切.
《资本家宣言》提出: “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现股份制的人民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从来没有把资本主义化的俄罗斯, 改革后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当自己人看待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逼得执政者只能采取“打左灯,向右拐” 的策略的原因(在中国明目张胆地搞资本主义没有市场). 共产主义深深感受了这两个国家的人民. 这要感谢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席.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在苏东巨变中垮台的原因.

广大劳动者仍然对老一辈革命家描绘地“共产主义社会”充满崇景.人们相信理解毛泽东主席及无数先烈为建立新社会所作出的努力及牺牲而表现出的坚强信念,人们痛恨四人帮,痛恨那么些败坏共产党形象的贪官污吏, 但人们并不痛恨“共产主义”, 人们依然相信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 相信他们都是好人, 也相信“共产主义”!
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都相信:人类社会的进化不是无限连续,永无止境,而是要达成一个终极目标,完成一个社会形态 。-----毫无疑问那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文 中说: 在欧洲大陆,首先是钢铁工业,接着是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和纺织工业,一个部门接着一个部门变成了股份企业。马克思非常看重这一变化,认为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私有产业实行扬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以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会自行扬弃的矛盾,那显然只是作为一个过渡点,以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生产形式中去。(《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版,第504页)资本家不再拥有私人企业,而只是拥有私人财产,这份私人财产是用货币量化的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他们不再是企业主,而只是企业的股东、公司利润中一定部 分的合法债权人。股份公司造就了组织和指挥生产的经理、厂长阶层,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管理者阶层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权,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虚幻化。这一项分离是一场和平"革命",使和平过渡到一种新制度成为可能

这里说的 "只是作为一个过渡点,以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生产形式中去" 。显然不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以内的扬弃". 将此段话理解为少数人拥有股份制的生产形式是错误的, 而是指以全民所有制(共同生产者共有)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文中说: 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都相信,人类社会的进化不是无限连续,永无止境,而是要达成一个终极目标,完成一个社会形态

这里说的"完成一个社会形态"----毫无疑问那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而不是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文中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
  
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一个一个分立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
资本主义就这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资本论》第三卷推翻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结论,不再需要
炸毁资本主义的外壳了。马克思心目中的曼彻斯特资本主义(原始的资本主义)灭亡了。其后资本主义在《资本论》的冲击下逐渐社会主义化。《资本论》第三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皓首穷经研究资本主义几十年的最终结论,经恩格斯十年的编辑和修订,于恩格斯逝世的前一年——18946月出版。

资本主义若完成了向共产主义的和平过渡.自然不再需要“炸毁”资本主义的“外壳”了----暴力革命.
马克思说: “ 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一个一个分立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
这里指的是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社会财产,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显然不是指过渡到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

是啊!马克思的著作真地博大精深,不是一般地人所能看得懂地.

文中说:民主社会主义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调节分配,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劳动的差别,铸就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辉煌。这一成就使苏联模式的暴力社会主义黯然失色。社会民主党人用团结资产阶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办法,实现了差别日益缩小的共同富裕。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没有农村和农民了。据20039月一位旅行者随机采访的资料,在法国小城波尔多市,70%以上的普通市民月收入约1500欧元(欧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 9),在郊区和乡间工作的人(原来的农民)月收入为10001200欧元,白领阶层月薪为18002000欧元,医生、律师、教授更高些,有的月薪达8000欧元,大企业的股东、上层管理人员、葡萄庄园主的收入则远远高于这个水平。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队伍的构成也在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急剧缩小,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迅速扩大。21世纪初,德国蓝领工人只占工薪阶层的6%。被《共产党宣言》当作革命主力军与资产阶级对峙的工人阶级变成少数了,这少数人的生活水平也超过了罗马尼亚总统。工人阶级用不着起来革命,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这样解放了。三大差别的缩小,不是寄托在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上,而是寄托在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上。

我认为所谓无产阶级的概念应理解为:不拥有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各行业(职业)群体及失业人群.
随着大量的新发明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应用, 不断高涨的劳动生产率最终促使三大差别不断缩小,这是必然结果.( 有趣地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造就的劳动生产率曾几何时是其引以自豪的高效率却使自己走向死胡同)


然而因顽固的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失业率与贫困人群(我想他们都想有个工作,好体面的生活.最近发生在法国的骚乱能说明些问题), 还有“经济危机” 是这些“民主国家” 挥之不去,永远解决不了的痛. 精心用“现代理论”装扮的完美大厦转眼成过眼烟云.经济的兴衰竟让那么些经济学家个个成为占星术士!
实际上要求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成为新资本主义,不同程度地民主社会主义化的,我想不只是蓝领工人和失业人群提出改革愿望. 从曾聚集美国费城召开过一次震撼全球的“世界资本主义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得出:

《资本家宣言》提出: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现股份制的人民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

因为他们知道市场经济失灵的危险.会因骚乱引发真正的暴力革命. 这其实是对广大劳动者(无产阶级)社会产品分配权要求地妥协. 明智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识时务的提倡自我改革方案, 才出现了以瑞典为代表的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吗? 知道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吗? 知道"八小时工作制"的意义吗? 知道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大发展地原因吗?
即便如此,经济(失灵的)危机仍然如恶梦般缠绕资本主义世界, 仍然呈现周期性暴发.
而目前发生在美国具备颠覆性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次贷金融危机, 还在向资本主义世界提出修正要求! 也许不止是“修正”而是彻头彻尾的改革

文中说: 马克思1883年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达12年之久,并于1889年成立第二国际。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意义: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3页)
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
.

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 ,十年后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但是此时显然1895年3月6日, 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说地话,不能代表马克思!
看过《资本论》的都知道,《资本论》第三卷并没写完,标注是 ---- 缺失 ( 使得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正面叙述非常少.只能从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批判》中获得片言碎语 ). 手稿是没写完还是丢失,是失误还是人为, 由于此书关系重大自然可疑. 听说当时人们都期待第三卷出版. 而马克思的意外去世也充满悬念,听说是在贫困,病痛中去世. 真让人难以置信----世纪悲剧!

然而这个世纪悲剧,则造成后来苏东巨变及苏共垮台的灾难后果:
“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听的空话 ”( 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侄女柳芭发表回忆录,其中谈到,勃列日涅夫当年曾对自己的弟弟说 ) 。 作为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及后来的苏共总书记: 放弃共产主义目标, 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造成的严重后果 ---- 苏共在苏东巨变中垮台. 毫无疑问这是个灾难, 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灾难, 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灾难!

中国共产党应引以此为戒. 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目标, 不能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与资本主义的竞赛并没结束. 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深得人心, 造福全人类的社会制度!


文中说:用所谓长远利益否定当前利益,用未来共产主义天堂的幸福生活安抚人民,叫人民忍受现实的饥饿、贫穷和苦难,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欺骗人民的把戏。这一切都应该收场了

“ 共产主义理想 ”无疑是正确地,这也许是方法错了.但这不意味不能改进,痛苦会劳记,失误会改正,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最终将证明共产主义不是空想社会.当然更不是“大锅饭”,是“多劳多得”不是“均贫富”. 毫无疑问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席时代的共产主义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不少成绩和宝贵经验.

但是我相信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个“令人愉悦的社会”.

为什么要坚持呢? 据于这样一种逻辑,或许是全球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普世经济法则: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决定社会产品分配权. 只有当生产资料成为生产者共有的财产( 直接的社会财产 ). 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工作的权力! 继而社会产品分配权!
----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个令人愉悦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正因为如此我坚持! 现在我们知道 “共产主义社会”.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且充满迷人“诱惑”. 更令人感兴趣地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们的“工作时间”将缩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指“自动化程度”,用工 人数不断减少。将通过两个或多人供一个职位,能流上班来达到全员就业目的). 介时人们的 “年工作时间” 将缩短到六个月甚至于壹个季度, 但拿“全年工资”! 让我疑惑的是那么多的休假时间大家会怎么去打发呢? 请原谅我已浮想联翩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没有 “剥削”, 而“劳动生产率”或者说“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地基础上! 而且只有在“生产资料”成为“生产者共有的财产( 直接的全民所有的社会财产 )”时才会发生!
相比之下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民主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据说最有生命力 。正如“谢韬”所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主持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废止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二年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胡锦涛主政伊始,二○○四年三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可否认的是其后“劳动生产率” 迅猛发展 ,但同时也感染上了西方的流性病 ---- 经济失灵。)其 劳动生产率则与就业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危机频率越高, 劳动生产力水平上升幅度越快, 其破坏性越强. 这是( 在其内部 )不可调和的矛盾. 特别是当“高智能机器人”的出现, 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人群何去何从? 也许卖身做奴隶都没人要!

在这里我们看到其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既然这样的“经济制度”已经过时,已不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共产主义社会”自然成为我们的首选。实际上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就已具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且由低级向高级过度。人们的带薪休假时间也越来越长,特别是过度到“高智能机器人时代”,人们会不再计较劳动与分配之间的得失问题时,各取所需,按需分配则成为现实!则真正造福全人类的幸福时代就会来临!

(一个人一生真正完全拥有的有多少, 能使用和消费的有多少.也许从“比尔·盖茨”超凡脱俗的举动中我们能领悟到些东西)


若承认“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空想”.这无意承认广大无产阶级拥有与生俱来,受奴役,受剥削的“奴隶基因”.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却作出了相反证明.


随者先进技术大量应用及发展,社会生产力空前爆发, 产品极大丰富.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虽然我们有了极大的机械能力, 却不能使人们幸福的生活, 世上还有战争, 饥饿, 贫穷. 并为此感到悲哀遗憾. 显然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能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而是社会产品分配方式造成这位著名的科学家 ---- “爱因斯坦”的困惑.


其实马克思理论就是告诉人们, 我们有这个权力 ---- 合法拥有 ( 生产资料所有权, 社会产品分配权 ) ---- 马克思从法律角度通过对资本的起源,私有制的产生地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了“剥削”的秘密,发现了隐藏在商品中地“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著作是广大劳动者的申诉书!是法庭辩论书!同时也是法庭判决书!并庄严宣告“资本主义制度”将被“共产主义制度”取代! .......


文中说: 当改革开放路线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取得主流地位以后,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和他的主要助手胡耀邦等同志顶住复辟资本主义的指责,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乎单一的公有制(1978年公有制比重占99.1%),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资本家请回来了,把先进生产力请回来了。这一系列新政策属于民主社会主义,但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江泽民主持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废止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2年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胡锦涛主政伊始,2004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踏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从这儿我们到这30年改革开放,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实就是他们一致努力奋斗地民主社会主义 ( 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是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但还是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范畴 )! 而且作为共产党员的“作者谢韬”,却早已抛弃共产主义理想! 放弃共产主义目标! 高呼“空想共产主义是欺骗人民的把戏, 这一切都应该收场了”。这真让人难以置信! 更难以置信的是, 还自毫地称是“共产党人”!

该“作者谢韬”是否知道最近美国媒体,评论“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演说说:为了结束目前这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有正当理由,而且必要 ”。这句话时是怎么说地吗? ---- “ 套句时髦的话,或许可以说,美国走的是:一条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实事上“特色” 成为 ---- 国际笑柄! 地球上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新闻媒介等,都知道这是欺骗中国人民的把戏! 我想他们都非常钦佩你们的能力和高超地政治手碗! 也许应该收场地是你们!



本文作者:上帝地牧师 电话:13975866264 QQ 379260106



2009-2-26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