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谍影重重--只有信仰能抵御诱惑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间谍”这个词,最近有走强趋势。继央视主持人方静“间谍门”风波之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驻上海办事处的胡士泰等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被拘,并牵连进了首钢、宝钢、莱钢、济钢等企业多名高管。力拓的手段没啥新鲜的,无非就是金钱收买加吃喝玩乐,恒古不变。  

我国三十年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恢复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光荣传统,和要钱不要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在美元面前,什么人性党性先进性组织纪律性,全都毁灭性。谁都知道窃取国家机密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是掉脑袋的营生(对于奸细,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是格杀勿论)。但人家只要亮钱,咱就铤而走险,就象戏里唱的:时刻听从钱招唤,专拣重担挑在肩,打碎中国钢索链,迎来美元换人间。  

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了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谍战,其中金钱收买发展间谍是一个重要手段,不能否认,有时金钱的力量确实很大。  

1967年,美国支持的加拿大情报机关,盯上了“苏联外供货公司”驻加业务代表马丁诺夫,因为他经常来往西方各国,采购苏联急需的物资,掌握很多苏联机密。于是,他们派了一名叫杰费里.威廉斯的情报人员,以商人身份与马丁诺夫接触,对他进行策反。马丁诺夫业余时间喜欢绘画,一次他画了一幅风景画,坐在他身边的威廉斯见了后连连称赞,并建议马丁诺夫画一张圣诞贺卡,他可以付2500美元。  

2500美元!马丁诺夫大大吃惊,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问威廉斯为什么出这么多钱,威廉斯说他画风独特,要大量印刷。不久之后,为了马丁诺夫提供的一点商务上的正常服务,威廉斯又付了一大笔钱,接下来威廉斯又提出新的建议,马丁诺夫又获得了一笔巨款……事情就这样开始了。  

半年后的一天,马丁诺夫在蒙特利尔到渥太华的列车上一节空车厢内,见到了加拿大间谍与反间谍机构的领导人丹特列蒙,他对马丁诺夫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说:“跟我们干吧,你有情报,我有钱”。马丁诺夫此时表现非常紧张,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一番吱吱唔唔后,还是开口了:“我要了解为此我可以得到多少钱,假如我答应你们,我必须得到安全保证”。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马丁诺夫被策反成为一名间谍,加拿大司法部长奥尔蒙德为他提供了亲笔签名的保证书,“保证米哈依尔.久巴(他们给马丁诺夫的化名)为加拿大公民,并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此后十几年里,马丁诺夫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加拿大情报机关,还有美国情报机关的任务,同时也得到了巨额的经费。特务机关还不断为马丁诺夫改变姓名、职务,每一次都为他配备一套新的证件,同时要求他提供新的情报。他们甚至开具了情报目录,其中一份包括:  

1、苏联外供货公司在加拿大的业务方向和兴趣所在;  

2、加拿大在苏联外供货公司这条线上工作的具体人员,他们的兴趣何在;  

3、哪些苏联国防性质的企业是苏联外供货公司的客户,他们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4、这些企业领导人的姓名和个人特点;  

5、苏联外供货公司为哪些部门采购航天方面的设备;  

6、从事军工生产的苏联部委向苏联外供货公司订货的性质和产品种类。  

在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标有美元价格,从100美元到数千美元。每次交出情报后,马丁诺夫都会收到装有现金或是存折的信封,全都是美元。  

但是,加拿大和美国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获得的情报,全是克格勃编造出来的,马丁诺夫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克格勃特工。通过他,苏联掌握了西方间谍机构的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虽然克格勃使用多种手段迷惑对手,让其信任马丁诺夫,但多年来马丁诺夫的生活完全可以用“在刀锋上行走”来形容。那么,是谁给了他如此过人的勇气、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特别是面对巨额美元的诱惑而毫不动摇呢?  

马丁诺夫的上级,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菲.博布科夫给出了答案:马丁诺夫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深信自已信仰和事业的正义性。  

这样的人,我们现在还有吗?  

标签:苏联   情报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