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外资没乱自己的阵脚先乱了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外资没乱自己的阵脚先乱了

2007-6-15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当我们纠缠于QFII阴谋时,日行千里的国际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醒目的新动向,国际资金正在有条不紊地调整战略方向。这场外资没乱自己的阵脚先乱的阴谋之争,突显资本时代小米加步枪与机枪大炮之间的实质差距。

昨天在某财经大报上有一篇醒目的分析,指出国际基金在大举退出东亚市场。据新兴市场组合基金研究公司早前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动情况报告显示,由于担心中国政府出台不利于股市的政策,在五月三十日开始的一周内,海外投资者从中国及大中华区股票基金中撤离了十亿美元资金,是连续第四周净赎回资金,反映撤资的情况正持续进行。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股票基金在五月三十日的一周内,也出现净流出资金十四点二亿美元,创出新高纪录,同一时间,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也被净赎回了一点七二亿美元。

那么多热钱不可能全部离开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是某些专业基金的利润来源。在东亚市场外资急撤的同时,拉美股市热气蒸腾说明了资金的动向。当A股在上月底开始由高位下跌之际,南美洲的巴西圣保罗交易所指数却一直上升,一度创下五万三千多点的历史新高;自今年三月的四万一千多点起计,巴西股市在两个月内已上涨三成。

在开放的市场中,国际热钱赢利手段多多,比如购买澳洲或者南美矿山企业的股票,在资源为王的新兴市场中占得先机,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连连涨价,投资收益就连年上升。过去四年,铁矿石、镍矿石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今年一季度的净利就急升八成五,可见其增长潜力惊人。

又比如,以股权基金的形式进行财务投资或者战略投资,而后通过资本运作或者是占据中国金融、机械、肉食品等企业的股权,或者是运作上市之后赢得大笔IPO溢价和分股红利。近两年中东石油资金对于我国公司股权的兴趣就是明确的风向标。

我们看到外资银行以低价入股中资银行,看到雷曼与徐工的恩怨,被表面上牵扯不清的大项目蒙住双眼,早有数家企业成功地引入了境外投资者。至于内地投资者,手快一些的还能在A股或者H股市场吃些残羹,但那些围绕着资产出售的企业衍生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合资控股公司,倒是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

外资的赢利线路十分清楚,你中国垄断企业享受垄断溢价,我就在国际市场占据上游的上游,或者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用掺沙子的方式购买股权,或者用私下交易的方式,把赢利行业的重要企业收入囊中。当某些人沉醉于央企由垄断而得的连年增长的数据时,国外投资者也许巴不得中国这样虚弱的赚钱机器越多越好,既可以学学巴菲特在国际市场买些中国能源公司的股票,还可以回来头来通过国际资源价格的上升获利厚利。区区QFII三百亿美元的数额,不过是牛刀小试。真正担心中国股市上涨太快的不是别人,是国际基金中负责中国市场的经纪商们,他们大多为接受西方市场再教育的华裔人士,如果中国股市发展不合国际投资者们的脾胃,他们有失业之虞。

围绕着印花税的争论,随着有关决策部门忽而利好忽而利空的半糖主义政策,以及惯有的历史健忘症的发作,有可能很快被当作尘埃扫入历史的厚地毯之下不见天日。

近日又有人祭出监管层早有提示的法宝,来为印花税辩护。如果中国制度只能靠半真半假的话语猜谜来建立的话,那市场就会充斥预言家、伪君子与奴性十足的人。毫无预期信号的政策出台,外资没乱,倒把自己的阵脚打乱了。这样的政策越多,对于完善市场越不利,对于一心希望在境内发展的投资者与企业也越不利,而主要立足于国际游戏规则的境外投资者倒不至于伤筯动骨,说不定可以坐收渔利。

一个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强的市场,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民众财富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俄罗斯与捷克转轨痛苦程度截然不同,就是因为捷克像英国一样,在资本化的过程中秉持了公平的理念,而寡头当道的俄罗斯则让大部分民众手中的股权证明成为一张废纸。另一个规律是,社会资源基本按照市场有效配置的方法进行,日本在十几年低迷之后依然是经济强国,多亏有索尼、丰田这样真正有世界一流效率的公司支撑,在低迷期中进行的终身雇佣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公司的竞争力。

面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对所有的政策我们要问两个问题:是有利于极少数人通过私下交易得利,还是有利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资源是被引向了高效的公司,还是成为低效公司的盘中美餐?

注:成长型公司,就是在国际上仍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而不是永远断不了奶的婴儿公司。再强,也是虚的。笔者看好一些电讯、纸业、制造等领域的公司,在国际上属中小型。

标签:市场   公司   中国   国际   基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