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也谈房价--房价短期内无法下降之理由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也谈房价

--房价短期内无法下降之理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本不想使用这句被人常使用的句子,可是我又怎么能想到比屈子这句话更贴切的呢?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80后普通人,我非常非常想房价能够止住疯涨的脚步,步入下行的通道。可是我要很悲情地告诉你:短期内没有看到下降的可能。

或许有太多的呼声,有太多的官员表态要调控房价,甚至有总理的承诺。我还是要告诉你:短期内没有可能。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在作秀,或许他们现在也是有心无力罢了。

  

“刚性需求”。这无疑确是事实,但是它其实是个伪命题。

我家附近曾经就读过的那所中专去年只勉强招到一个班,而这据说已持续了几年了,现在已经和本市的另两所学校合并为一个。想想我就读时的盛况,一个年级就有一二十个班。这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了,从最初的高小,到初级中学,到高中,到职高,到职业中专,到职高加普高;在那就读过我的祖父、父亲、还有我,或许还有我曾祖。当然这已不重要,也改变不了它即将被关闭的命运。因计划生育的原因,年轻人将越来越少。当然,这种状况直接暴露出来估计得到5到10年后。而真正造成刚性需求的是城市化。话又说回来,城市化并不是直接原因。而是因为城市化所导致的农村建设的相对滞后。农村的硬件建设无疑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和城市比,差距却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很多地方农村的软件建设却比之前更加糟糕。  

举个例子:  

离笔者所在的镇的一个临乡,原来每日都有班车直达市区。但现在因为此条班车线路已被私人承包,而那个乡人口相对分散,致使线路承包人觉得收益太小而将班车不再开到那个乡,而从我们镇始发。结果显而易见,那个乡的人,不得不将家搬迁到交通更方便的地方。特别是有儿子的家庭,因为中国目前现状男多女少,若是交通不方便的家庭,更是难以娶到媳妇。  

  

“房地产商绑架银行,银行绑架政府”。这个原因有很多人评论,个人也不再做太多说明。不过仍然要多唠叨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银行缺乏监管,贷款缺乏透明,更重要的是缺乏独立性,有太多的行政干扰。  

  

而真正造成房价无法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政府债务!当你听到政府工作报告说2010年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虽然创新高,但和GDP总量相比并算太多。如果你看这个就觉得高枕无忧,那就大大的错了。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由于财政的过分集中到中央政府,使得地方财政收入的50%、甚至70%来自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业营业税等与房产有关的税种,这就造成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同时财政的过分集中到中央政府也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而这一切债务的归还都依赖于土地,当房价降低,地价自然也就降低了。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房价步入下降通道,很多地方政府将会直接破产。相对于对地产商的债务,银行对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放债更是触目惊心。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将直接影响银行,然后造成巨大的金融危机。我想这种危机,中央政府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步步为营,慢慢化解。  

  

另外一个影响放价的因素是投资股份问题。  

举个例子说明吧:  

假如建设一条铁路,股份分成是这样构成的。铁道部主要以建设费用入股,而地方政府就以当地拆迁费折合来作为股份构成。所以一些房价地价较低的省份(如贵州、江西等),所占的股份比例将会比其它房价地价较高的省份(如江苏、上海等)低得多,在铁路上也更加没有话语权。从这个角度上,地方政府也不愿房价地价下跌。  

  

当然有关房价无法下降还有许多其它的原因。如有学者指出,之所以物业税至今无法推出的原因是因为,房产多的人,非富即官。别看官员工资不算最高,但房子往往有n套。当然个人觉得上面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些都不成问题。  

  

但泡沫终归是泡沫,迟早一天会破的。当用工荒变成人口荒时,神仙也将无法挽救了。  

政府当务之急是要改革分税制,中国作为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保持强大的中央财政无疑很有必要,但分税制仍然有必要调整。比如将土地出让金收归中央或者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收取土地出让金,而采取其他措施来补贴地方财政。改变经济结构,将投资为主的增长方式改变为消费为主;改变收入分配现状,扶持一个大的中产阶级阶层;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改善农村软硬件环境;改城市化为城镇化,就地安排农民居住就业;完善社保制度。  

时不我待,时日无多,稍有迟缓,将会祸国殃民。  

期待有一天,小老百姓们不再为房子、医疗、养老、教育而忧愁。  

大厦危矣,谁能力挽狂澜。我期待!我坚信!

标签:房价   地方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