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观电视剧【东方】有感:精神与艺术的统一
看电视剧【东方】,成了我每天的任务,恨不得每天早早地拿上板凳坐到第一排等着观看,呵呵。“都唱东方红,东方为什么红?都唱太阳升,太阳在哪里升?世世代代向天问,谁为长夜送光明、送光明。……”这首歌很好听,也很感人,所以边听就能边随着唱起来,原因就是观者动了情,而歌唱就是情绪的宣泄。所以无论词者、曲者、唱者、和者,都是被【东方】而感动,东方是谁?看了【东方】就知道了。
看【东方】我是边看边想,看完了【东方】我还是在想。
【长相思•静思】
天浑浑,民昏昏,浑浑民意假斯文,文章染风尘。
夜沉沉,思棽棽,沉沉思绪化微云,云起风雷震。
注:① 棽棽的读音,单字读chen,双字读shenshen,所以这里读chenchen或shenshen随意。棽棽,〖百度〗言繁盛茂密之意。 沉沉,沉沉词义为深沉,常指人心或事物沉重,可解释为水、雨等貌盛,也可以解释为声音,音信等遥远不及。〖百度·沉沉〗
② 民意,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民众的意愿。浑浑:㈠混沌,⑴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⑵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⑶糊涂。㈡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唐韩愈 《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㈢迷糊,不清醒。
③ 浑浑民意:单看民意一词,似乎很清晰,但民意始终是被代表的,这就是人民代表一词的由来。谁来代表民意呢?当今社会是斯文人或文化人,所以假斯文。又斯文人或文化人多用来形容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是知识文化的代表,而这个知识文化在现代社会里,虽然被推崇却又处处展示矛盾。由三十年前的科学的春天竟然昏昏然地走进知识的隆冬,所以这个斯文或文化可能是假的或是落后的?一场瞬时而起的抢盐风波,撕破了斯文或文化的假面具,演绎了一出现代文明的荒诞剧。
④ 天浑浑,民昏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长相思·静思】的静思,取自博友网名。因读其文,产生写词冲动,经断断续续思考30多小时后,终于落笔成词,又仔细雕琢一番。由此提示,荞麦花写词,非因词而写词,而是因思而用词,所以词是思的载体。荞麦花的词,是写词而不是填词,因为词要服从于思,当然既然用词就要遵守词的基本规矩,更要追求艺术之美,就是『精神↔艺术』的对立统一。
这篇词配文,有点古今杂陈之味,非荞麦花文化多么渊博,而是借助于搜狗拼音输入法,很多字其实也不认得,如:棽棽,打拼音chenchen,得来“沉沉与棽棽”;再借助于〖百度〗词义搜索,又有很多发现,将这些内容与发现加以融合,就得到此文,这就是实践文化的作用。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的是文化,写的是现在也是过去两千多年的知识文化观。何为知识文化?就是由农业文化改头换面而来,再经商业文化污染,而形成的当前主流文化。因为它是由农业文化改头换面而来,所以它骨子了还是落后的农业文化,所以它既落后又自私。它再加上商业文化的污染,所以它既腐朽又下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文化的压迫、剥削,必然带来文化的反思与反抗。这就是当今很多人感到思想困惑,或感到身心俱疲,内心不断地在挣扎的原因。沉沉思绪化微云,云起风雷震。
于无声处听惊雷。想听惊雷,首先需要的是文化的改变,就是文化的革命。无论如何您要思考您的文化是否落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验证您是否“沉沉思绪化微云”,只有点点的微云的集合,才会带来文化的革命。
国之衰,衰于文化;国若强,始于【文革】。
看【东方】我是边看边想,看完了【东方】我还是在想。
【长相思•静思】
天浑浑,民昏昏,浑浑民意假斯文,文章染风尘。
夜沉沉,思棽棽,沉沉思绪化微云,云起风雷震。
注:① 棽棽的读音,单字读chen,双字读shenshen,所以这里读chenchen或shenshen随意。棽棽,〖百度〗言繁盛茂密之意。 沉沉,沉沉词义为深沉,常指人心或事物沉重,可解释为水、雨等貌盛,也可以解释为声音,音信等遥远不及。〖百度·沉沉〗
② 民意,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民众的意愿。浑浑:㈠混沌,⑴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⑵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⑶糊涂。㈡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唐韩愈 《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㈢迷糊,不清醒。
③ 浑浑民意:单看民意一词,似乎很清晰,但民意始终是被代表的,这就是人民代表一词的由来。谁来代表民意呢?当今社会是斯文人或文化人,所以假斯文。又斯文人或文化人多用来形容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是知识文化的代表,而这个知识文化在现代社会里,虽然被推崇却又处处展示矛盾。由三十年前的科学的春天竟然昏昏然地走进知识的隆冬,所以这个斯文或文化可能是假的或是落后的?一场瞬时而起的抢盐风波,撕破了斯文或文化的假面具,演绎了一出现代文明的荒诞剧。
④ 天浑浑,民昏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长相思·静思】的静思,取自博友网名。因读其文,产生写词冲动,经断断续续思考30多小时后,终于落笔成词,又仔细雕琢一番。由此提示,荞麦花写词,非因词而写词,而是因思而用词,所以词是思的载体。荞麦花的词,是写词而不是填词,因为词要服从于思,当然既然用词就要遵守词的基本规矩,更要追求艺术之美,就是『精神↔艺术』的对立统一。
这篇词配文,有点古今杂陈之味,非荞麦花文化多么渊博,而是借助于搜狗拼音输入法,很多字其实也不认得,如:棽棽,打拼音chenchen,得来“沉沉与棽棽”;再借助于〖百度〗词义搜索,又有很多发现,将这些内容与发现加以融合,就得到此文,这就是实践文化的作用。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的是文化,写的是现在也是过去两千多年的知识文化观。何为知识文化?就是由农业文化改头换面而来,再经商业文化污染,而形成的当前主流文化。因为它是由农业文化改头换面而来,所以它骨子了还是落后的农业文化,所以它既落后又自私。它再加上商业文化的污染,所以它既腐朽又下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文化的压迫、剥削,必然带来文化的反思与反抗。这就是当今很多人感到思想困惑,或感到身心俱疲,内心不断地在挣扎的原因。沉沉思绪化微云,云起风雷震。
于无声处听惊雷。想听惊雷,首先需要的是文化的改变,就是文化的革命。无论如何您要思考您的文化是否落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验证您是否“沉沉思绪化微云”,只有点点的微云的集合,才会带来文化的革命。
国之衰,衰于文化;国若强,始于【文革】。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