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黑龙江省国资委衮衮诸公为张俊生夫妇默哀两分30秒
张俊生同志是黑龙江造纸厂职工,五十多岁了,出生在中国。1975年春上来到黑纸,后来到了斯达工作。再后来,他和我们大家一样下岗失业了。对于他和妻子的死,我们是很悲痛的。请省国资委衮衮诸公和我们一起悲痛,一起为他们默哀两分30秒。
毛主席曾做过这样的指示:今后我们这个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干部、战士,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张俊生同志生前是黑龙江省国资委统辖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无疑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我们原计划吁请省国资委衮衮诸公为张俊生夫妇默哀三分钟的。但张俊生夫妇活着的时候实在是太平凡了,平凡得如同春末两棵无人注意的小草;他们活着的时候又实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得如同夏日阳光下的两粒尘埃;而他们的死又太平淡了,平淡得就像秋风肃杀下的两片落叶;他们的死又太寂静了,寂静有如冬日里的两片雪花落地。
生的平凡渺小,死的平淡寂静。这是两个悲剧式的小人物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两张黑白照片。我们姑且把这两张照片做为他们的遗像吧!如果省国资委衮衮诸公肯站在这样的遗像下面,为他们脱帽默哀两分30秒,便足以告慰张俊生夫妇的在天之灵了。另外30秒,委实不敢奢求。
这是一对恩爱夫妻,这是一对苦命夫妇;这是一双公认的好人,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他们的不幸,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当初踏上了黑纸斯达这条破船;还囿于他们身有残疾、病魔绕体。万元工龄补偿金,即便吃最简单的饭食,买最便宜的药品,交最低档的养老保险,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妻子摆摊卖粥,喝粥的都是下岗工友,心地善良的女人每每多添一勺,而这一勺分明就是一碗粥的薄利啊!工友们不忍心喝她的薄利,她的粥摊日渐萧条。
他们创业无方,就业无门,逃荒无路。世间的路千条万条,竟没有一条属于他们!慈祥的上帝老人伸出他那宽大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这对苦命夫妻的额头,说,来吧!我亲爱的孩子,这里有面包!
于是,这对夫妻以两瓶农药的微薄代价,换来了通往天堂的通行证。
这是一个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夜晚,这对恩爱夫妻相互依偎着,相互搀扶着,平静的离开了他们租住的凄冷萧索的小屋,平静的走向了黄泉之路……
世上的路有多少条,通往天堂的方式就有多少种。他们纯朴善良,就是走,也不愿给社会抹黑;他们深明大义,就是走,也不愿给社会增添不和谐的音符。他们活着的时候与人无争,他们死的时候与世无争。对于这样的好人,难道我们不应该祝福他们一路走好,不应该为他们脱帽默哀两分30秒吗?
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为这对夫妻祈祷,愿他们在天国尽快实现再就业。我们还应该为他们道贺,因为他们终于有了永远属于自己的住房,再也不用频频租房搬家。我们还应该为他们祝福,祝他们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幸福美满。我们愿意相信,他们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因为奈河彼岸的鲜花、绿草、蓝天、白云,必是那里一对对情侣幸福的伊甸园;天堂里的琴声、歌声、笑声、掌声,一定是这对夫妻无比依恋的新家园。
我们还等什么呢?请脱帽吧!
一分钟……
两分钟……
两分30秒!
默哀毕。
谢谢大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