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房市调控——撇不去的小资情调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3月5日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提出了四项措施,即: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四项措施分别从保安居,增供给,控投机,调秩序的角度出发,对已经民怨沸腾的中国楼市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调控,仿若一套密不透风的组合拳。但只要与09年政府报告中有关房市政策的表述作一下比较,就不难发现,这次的房市新政并无多少新意。除了“抑制投机性购房”一项稍抢眼球之外,其他三项措施都只不过是09年政策的翻版或者说是行文上的剪切与PS。  

同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价)是稳定的,肯定是稳定的!总理都说了,房价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是必须得做到的。总理都说了,不稳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此言与温总理的报告行文可谓桴鼓呼应,其字里行间均凸显着一个“稳”字,即力保房市的稳定。而至于稳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或水平上呢?迄今为止,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谈及高房价时,众口一词,都只说“遏制过快上涨”,而矢口不提“平抑”或“降低”二字。  

由此可见,所谓的“稳”,是一种高端的稳。因此,这次的房市新政系旨在将中国的房市稳定在现行的高价位上运行,就像把一只蹿上了天花板的壁虎摁在原地爬行一样。  

此外,新政的措辞仍旧暧昧不堪,如仍将住房与“消费”挂钩;在谈到民众咬牙切齿的投机性购房问题时,只说“抑制”,不提“打击”;对于扰乱房市的祸手之一“商品房预售制度”还在一味地力求“完善”,而非“取消或废止”。这种政策上的暧昧,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而对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而言,则是一种可操作的空间。自05年起中央政府对楼市的数次调控之所以起初高高举起,最后又轻轻放下,与之不无关系。  

再者,新政对“投资性购房”只字未提,对“夹心层”的住房需求一笔带过。传闻已久的“物业税”法案,亦迟迟不见提到人大审议。这一切都给了民众无限的后怕与猜疑。  

无独有偶, 3月8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又对媒体表示:“未来20年中国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此举无异于对处于观望状态的民众循循善诱。可见官方的调控依然取向于扶持房地产这个堰塞湖一样的支柱产业,极力助推房市消费,拉动百姓诟病已久的“鸡的屁”。  

总言之,这次推出的房市新政仍旧未能撇去那种艳羡于GDP的小资情调,2010年中国的房市仍然会在百姓凄迷失落的眼神中,一手搂着GDP,一手牵着地方财政,一路轻歌曼舞、、、、  

标签:住房   新政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