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功勋,光辉的思想
历史的功勋,光辉的思想
——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18周年
李永生
在“飞雪迎春到”的今天,全国人民迎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18周年的喜庆纪念日。在这个红太阳升起的日子里,我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激之情来纪念他的生日,放眼纵观当今中国,更觉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出身在云南鹤庆的一个贫苦人家,我的童年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日子中度过的。1949年,是毛主席指挥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和许许多多的苦命的孩子才过好日子,我们也才有了上学的机会。我们坐在梦寐以求的小学课堂里,老师教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我们儿童团的辅导员是土改工作中的解放军排长赵福全叔叔,据说他还立过许多战功。他个头矮小,多才多艺,在每天早晨升国旗时,他教我们唱国歌,还听他讲解放军英雄的战斗故事。通过老师和赵排长他们土改工作队的宣传教育,我们翻身农民逐渐认识到,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千百万革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战,流血牺牲,才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人民认识了共产党,认识了毛主席,还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1952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请”回一张毛主席画像,贴在堂屋正中央。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中的农民家庭。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之下,帝国主义也乘机纷纷前来瓜分中国,所谓的巨额“赔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全国人民盼望出个大救星来拯救中国,拯救人民。毛泽东的出生,当时就有人预言说“他就是大救星”。
打开红色的记忆,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史料中得知,早在1913年,毛泽东在长沙就读湖南省第一师范时,就创办《湘江评论》,宣传进步思想;1921年7月,他代表湘南马列主义小组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秋末,他在湘乾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后,他带领起义队伍上井岗山建立起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组建起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红军;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央政府,他被选为政府主席。从此“毛主席”这个称谓就成了他的终身称呼,他也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红太阳。
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从建党到建国的二十八年的革命战争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他还无数次地和“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巩固了党的团结,端正了前进的方向。
建国后,毛主席领导全国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保障了人民生活。以长春第一汽车厂的“解放牌”汽车跑遍祖国大地为代表的基础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两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飞向蓝天,标示着我国已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和来巩固国防,中国再也不会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负了。
毛主席与他的战友们,在与敌人几十年革命战争中,以及在与党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式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45年在延安如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最正确的社会科学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是1958年初中毕业后,被招进昆明机床厂工作的。在党的领导下,我虚心地向老工人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学习他们的生产技术。在我们厂,在厂党委领导下,全厂职工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并用于生产实践中去破解一个又一个技术求难关。厂党委提出问题响亮口号:以《矛盾论》、《实践论》两论起家,制造出高、精、尖的座标镗床”。我们成功了,一台台高精密度的双柱座标镗床、单柱座标镗床造出来了,许多种为国防、为航天工业作装备的高精度设备造出来了,我厂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许多金、银质奖章、奖状。
在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大庆学习”的活动中,我开始认真读毛主席的书,从中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并用于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象雷锋那样做好事,象王“铁人”们那样多工作多贡献。在业余时间,我还写了许多宣传毛泽东思想,表扬好人好事的小新闻稿及小诗。曾被团市委评为“1965年度学习毛主席著积极分子”。
回首往事,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从苦海中拯救出来,使人有了幸福生活,有了上学的机会,并还让我从农村走进省城的中央企业,从一个对机械行业一窍不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机械技师,有了房、有了家。如今,又有了退休后的养老金,使人能安度晚年。我要永远地感谢党、感谢毛主席的无比伟大恩情,只要我还能一文尚存,就要继续作出我对社会的贡献。
总而言之,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位伟大的语方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伟大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发妻杨开慧,长子毛岸英等九位亲人也是为革命献身的。他为党为国建立了伟大的历史性功勋,他和他的光辉思想将永远与日月同辉,与山河长存。历史会记住他,人民会永远怀念他。
(2011年12月20日于愚翁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