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农民都是天才科学家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中国农民都是天才科学家

书剑子

中国学术界虽然腐败到了骨髓,但是中国的农民都成了学术精英。不仅仅有农民制造出“先进”的直升机、潜水艇、汽车,更有农民在化学、天体物理等各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

这不,我这个工科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好歹也学习过大学化学,至今还不知道三聚氰胺是什么东东,报道已经报道出来“三鹿称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 警方正抓捕”

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还不知道三聚氰胺是红的还是绿的。后来知道三聚氰胺是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分子中氮的含量较高。一开始我仅仅是认为“某品牌”的奶粉的生产工艺不合格,添加的一些类似“防腐剂”、“荧光剂”、“生态菌”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时候造成的污染。所以我仅仅是认为中国的食品企业不注重产品检测和分析,现代化程度不够。没想到我读到一个帖子,读得我后背发凉。

一名化学人士透露,三聚氰胺造成的事故以前就发生过。中国出口美国的动物食品导致数个宠物死亡,美国相关部门检测发现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但是美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含有这个食品生产中并不容易产生的化学原料,于是认为是中国的企业仓库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的污染。后来,有内幕人士指出:并非污染,而是刻意添加的!为什么故意朝食品中添加这个化工原料呢?因为检测食品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蛋白质含量,而蛋白质含量没有很好的方法直接测量,目前质监通常的做法是检测氮元素的含量,根据氮元素的含量推断蛋白质(氮元素在蛋白质中的质量比是固定的,而食品中除了蛋白质,其他主要营养物质含氮量都较少)。

于是,一些具备现代化学知识的不法分子就开始打算盘了。寻找价格便宜、含氮量高、无毒的食品填料。于是,三聚氰胺自然就成了一个最适合不过的选择——尽管国际化学界早已公认过量摄入三聚氰胺容易导致肾结石等肾病。

知道了以上的背景知识以后,我们再分析一下奶农和“某品牌”各自分别有什么样的利益驱动他们会朝奶里加入三聚氰胺。

奶农一般和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合同,超企业供应牛奶。企业收购牛奶,不可能每次都现场检测。所以假设奶农也知道加入三聚氰胺可以造成在检测中增加蛋白质含量的假象,但是这个造假并不会为其带来利益。如果说想造假,我宁愿相信奶农会加一点自来水。其次,我虽然不懂化学,但是我知道三聚氰胺是有机物,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奶农卖给企业的是原奶而不是奶粉。如果奶农超新鲜牛奶中加入大量的三聚氰胺,就没有沉淀?

但是“某品牌”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上一定规模的企业,产品需要送到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检测。于是,添加含氮量高的三聚氰胺,用成本不到牛奶1/6但是外观一致的三聚氰胺掺入奶粉,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对他们有着惊人的利益诱惑。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出事的奶粉都是“某品牌”的低端产品。如果是奶农搞的鬼,那么要么都没问题,要么都有问题,怎么会仅仅低端产品出问题,而高端产品就没事呢?莫非“某品牌”的工作人员已经知道了哪些牛奶加入了三聚氰胺?如果“某品牌”并不知道哪些原料加入了三聚氰胺,那么又如何做到仅仅部分低端产品才含有三聚氰胺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已经急剧地两级分化,大部分穷人买不起高档奶粉,低档奶粉的市场巨大。价格战十分有效,因此想抓住低端市场就要设法降低产品成本。但是如果要继续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那么质量就不能再降低了,否则就通不过产品检验。于是,三聚氰胺就成为一个绝佳选择,既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对于奶制品这个是主要指标),又可以大幅度缩小成本。至于这样的奶粉对幼儿有什么危害,营养真的达标,那是上帝的事情了。

现在出事了,就把脏水朝奶农身上泼。我不知道过段时间是否会有奶农出来“自首”,不知道是否有奶农“被自杀”。

中国的某些官员,在大厅挂着“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早已异化成“为老板和官员服务”了。这个现在才羞羞答答掀起盖头的“某品牌”事件,最终结局注定还是会不了了之,跟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一样。

受害的永远是最底层的贫穷百姓。中国底层百姓的性命还不如美国的狗。美国死了几个小猫小狗,美国质监部门都迅速介入调查处理。中国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都多得让人麻木了。


想起90年代末印尼华人华侨的愤恨之词:“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这些当年很多曾为抗日战中做出巨大支持和牺牲,很多已经经过数代依旧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在他们灭顶之灾到来的时候,他们所热望的祖国,给了他们一个冰凉的后背。引起国际震动的发生在华人身上的惨案,居然这个13亿中国人组成的巨大国度不但没有伸出手,反而封锁消息欺骗国内百姓。倒是澳大利亚和美国向华人伸出了人道之手,不但挽救了他们的性命,还给予他们合法的公民身份。

标签:中国   奶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