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海上军事论略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中国军舰索马里海域护航,被称为中国15世纪以来最大海军远征,当时国人一片欢呼、激动,中国海军终于真正出洋了。然而一个月后,中国货船在海参崴遇险,俄罗斯舰官兵还拍下录像;紧接着,南海再度失火,菲律宾大放厥词;海军原政委表示要造航母;海军军费要提升;中国要打造一支强力舰队,维护蓝色国土;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阅兵,向国际社会发邀请函……一时间,中国海军成为焦点。  

在亚洲,海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还是日本,其次才是中国。但就个体发展而言,最先进的力量群体中国并没有多少,像韩国己有了自主研发的先进的两栖登陆指挥舰,而且还有自造的“宙斯盾”巡洋舰。另外如印度也在极力发展自身的海上力量,并有意与美争夺在印度洋的战略利益。就连泰国也拥有一艘航空母舰“加克里·纳吕贝特”。而中国还在讨论着建造航母的问题。那么到底为什么中国不存在先进海上力量呢?我想,这里有些问题可以讨论。

中国军事方面的技术落后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中国最自豪的航天技术而言,中国的火箭系列的技术至少要比发达国家落后五六年,尚且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因此中国现在虽然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量,但核心技术大多仍需进口,而且自主研发的也多以仿制为主。 另外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新一代战机歼-10的技术开发中至少有1/4是与巴基斯坦合作的。此外由于技术的更新速度慢,国内技术落后,使资金的投入大都打了水漂,于是国家也倾向于合作或是进口。另外外国的阻挠也是,时不时就宣扬中国威胁论。一方面使中国的国际压力重大,同时也使邻国易生警惕之心,不易搞好邻国友邦关系。

那么难道就此罢手?决不可能!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海上版图越来越小,库页岛,特别是琉球群岛的丢失,使中国成为海洋地理不利的国家,没有了战略纵深,被敌对国家以第一岛链严密封索包围起来,不仅丢失了大片海洋领土,使中国成为世界大国中的海洋小国,且战略态势极为尴尬。但事情并非就此止步,在仅存的可怜的300多万领海中,有“争议”的就占一半,南海诸岛和钓鱼列岛则完全是被赤裸裸的霸占。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一个有血性的民族,面对被人侵占了一大半海洋领土,都会寝食难安,而我们的媒体不是教育人民如何保卫祖国的海洋国土,却天天不厌其烦的奢谈“我们不称霸”。真是不怕风大煽了舌头。很明显,南海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日本政客一再登上钓鱼岛,是继甲午、庚子之后掀起的瓜分中国领土狂潮之后的又一次瓜分中国领海的狂潮。如果我们不想重走历史的老路:虽然我们宣称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但却不得不面对外兴安岭等被占的既成事实,在海疆危机的现实面前,必须从现在起切实做好武力收复或至少以武力为后盾的和平收复准备。能否收复南海诸岛,钓鱼列岛是中国是否结束了从1840年以来年版图日益委缩屈辱的试金石(南海诸岛、钓鱼岛的资源、战略位置已有多人证述,本文不在赘述)。邓小平曾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如果是韬晦之计,那很好,我们理解、我们支持,但这韬晦必须是以不断加强海空军事力量为基础,否则,在不远的将来,摊牌之时,我们将两手空空,无牌可打。

中国现在正极力发展经济,人们沉浸在与国际接轨中。然而经济谈久了,也就安乐,骨子里也就缺乏了普遍的民族意识。此外两千年的泱泱文化把个中庸之道深入人心,提倡的是和谐,但是不要忘记,和谐的保障是由军事力量来支撑的。而这些也使中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缺少了真正的鹰派(当然这个年代也缺少了象毛泽东、周恩来那样有气魄的人)。要知道在国际关系利益中,有时候“仁”与“民主”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关键是你的武装力量。

中国似乎在极力避免战争。然而缺少战争的中国也就缺乏了一股霸气,中国太希望和平,但和平不是国家追求的最高利益目标,因为人们拥有太多的比和平价值更大的利益,如生存、独立、安全、统一、主权、霸权、民主、信仰……当和平无法维护这些利益时,政治组织就会以军事方式来维护。为了生存,法国人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为独立,非洲人民进行了民族独立战争;为了国家统一,俄国人进行车臣战争;为了霸权,美国人进行了伊拉克战争;为了政权,索马里人进行了内战。由于和平还不是人们的最高利益目标,于是,在战争中,军人们勇于为国捐躯,政府则为战亡将士树碑立传。而美国正是由于这,它的军事实力才变得更加强大。

 现在看看我们自己,黄海有韩国,东海有日本,南海更有一大群,太平洋被美国包围,印度洋更是是非之地,更勿论大西洋与北冰洋了。虽然中国时常搞些军事演习,但实际利益效果不佳,偌大一片海域已快成清末之时局图。中国海军,任重而道远啊!  

标签:中国   战争   我们   利益   海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