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该怎么传承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分别于1921年、1922年、1925年在上海召开。为用好上海的红色资源,奋力推进新时代党员教育走上新台阶,12月31日,初心讲堂第四讲“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讲。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今年7月1日之前,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相继完成改陈布展工作并以全新的面貌再一次向公众开放。闭馆维护、全新布展的过程是三个场馆重新梳理历史、重温初心的一次经历。本次三人谈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展开。
活动现场,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三位馆长通过“历史回眸”、“百年征程”、“党史教育入耳入心”、“使命传承”四个主题与观众们分享了三次大会在党史上的影响,以及各个场馆在这次改造后的亮点和馆藏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
据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介绍,如今纪念馆每周一举办两场《思南路的枪声》。观众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抉择,提高沉浸感,增加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重要决定的共情力。
“希望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示的一页党章,场馆也会根据老党员和群众的建议,将文物数字化,通过电子玻璃触摸展示党章。”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尤玮表示。
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介绍,纪念馆每个季度都有新的内容。“我们会类比当下火热的国外IP,思考国内对于革命历史人物的记忆与再塑造。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百年前的先辈是如何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
据介绍,“初心讲堂”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阵地,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实践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的党员教育新载体。本次初心讲堂深入挖掘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寻找上海城市脉络中、文化基因里烙印的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栏目主编:周楠 文字编辑:周楠
中共四大纪念馆供图来源:作者:周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