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还是人祸
对于突发性天灾,人类只能寄希望于科学预报,否则无法抗拒其灾害的来临,而只能在灾害发生后进行救治。唐山大地震、印度海啸都是突发性的,都只能进行灾后救治;98年的洪水和今年的雪灾则是堆积性的。堆积性的天灾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98年的洪水因为发生在涨水季节,有水文监测站每天24小时监测,无论人力、物力、方案等等都提前有所准备,水涨一寸,堤坝就加高加固一尺,靠着动员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硬是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小。如果98年的政府没有提前作准备,就会由天灾转为人祸,恐怕湖南、湖北的很多地方到现在都还是泽国,死人不计其数。这次的雪灾也是堆积性的,而不是突发性的,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则完全是天灾转为了人祸。
首先,政府没有作任何准备,各省都在开人大、政协会,湖南是从1月18号——28号,领导们都在勾心斗角,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位子和帽子;他们要防的是人,是自己的对手;他们成天忙的就是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半点防治灾害的心思。
其次,这场持续大雪的灾害损失不可能发生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也不可能发生在现在的欧美国家,甚至还不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民主制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各级领导与人民群众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唐山地震发生后,一个工农兵出身的叫李玉林的唐山矿工会副主任跑到中南海报信,陈锡联、纪登奎等五个副总理听了他的口头汇报后,第一句话就是:“李玉林同志,你说现在该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果然,李玉林指挥起了五个副总理,要他们派飞机、派部队、安排各种车辆、物资……据说这次也早就有人向政府领导反映冰雪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可是因为反映问题的人的地位太低,没有人理睬。
再次,造成这次雪灾的两个关键是交通和电力。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当官的不急于考虑自己的位子或帽子,只要把所谓高科技的鬼话丢到一边,老老实实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在刚刚开始发生冰冻的17、18号左右就依靠群众扫雪、除冰,又怎么会铁路、公路、航空全部陷入长时间瘫痪?怎么会结冰半尺厚以至压垮铁塔造成电力瘫痪呢?1972年3月尼克松访华,定好去参观八达岭长城时,刚好下了一场大雪,将近一尺厚。可是从北京到八达岭八十公里的路上,所有的积雪在一个清早被扫得干干净净,令尼克松大吃一惊,认为不可想象,因为中国人的这种办事效率在美国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当时不扫雪,那就是雪灾,尼克松也不敢去看长城,怕翻车送命。我们之所以说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在现在的欧美国家或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他们的政府如果不在17、18号左右采取措施除冰、扫雪,绝对需要承担垮台的政治风险,造成半个国家的所有交通、电力瘫痪,造成数十万旅客在风雪中忍饥挨饿7、8天,孩子高烧却无法医治,这样的政府不可能不垮台,甚至还要追究官员的法律责任。因为持续性冰雪天气将造成灾害是一种常识(更何况气象局还说了他们预报如何准确),同时这种灾害可以预防和减轻也是常识,只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就行了;你在一周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预防,甚至在半个多月都未作出任何反应,无论如何都逃不脱渎职的罪责。
第四,有人提出“现在群众的思想觉悟不如以前,没有办法动员他们扫雪。”这是屁话。现在各行各业的群众每个月拿多少钱?领导拿多少钱?按劳分配的原则早就被暗中改成了“按权力大小分配”,贪污成风,腐败盛行,你还有什么资格和脸面去动员群众!群众又怎么会相信你!这就更加是人造成的原因。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天灾,还不如说这是一次人祸。好在现在没有打仗,要是在战争时期碰上这种天气,那些困有千百万军民的郴州、株洲、广州等地,岂不成了敌军围猎点杀的猎场?
这次雪灾暴露了太多的问题。它不仅说明智识阶级吹嘘的“高科技”除了能够为自己攫取利益之外,在关键时候丝毫派不上用场,还是要靠成千上万个罗海文、罗长明;还说明中国的彻头彻尾的官僚随时都会酿成人祸,因为在官僚们的心目中只有他们的权利和地位,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排在后面;还说明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一旦陷入战争,后果将十分可怕和危险。如果能从这次雪灾中认真总结,坏事会变成好事。可是舆论工具还说什么这场冰雪“五十年不遇”,过分渲染所谓的“天灾”,企图把责任推给天老爷;这是无耻的拍马屁行为。面对这场雪灾,中国需要认识“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文过饰非是没有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