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冰灾让市场经济靠边
一场冰灾让市场经济靠边
炊烟·文
2008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受灾省份波及十四个省份。当元月12日开刚刚开始降温时,谁也没想到它会持续时间那么长,长得漫漫冰冷的黑夜似乎永无尽头。刚刚降温时,身处南方的我们想,冬天终于来了,看来满世界叫嚷的暖冬终于像个冬天般的寒冷,过了两天,天开始飘起雪花,对于南方的人们久未见到下雪,开始是很兴奋的,甚至有些市民兴冲冲地满地收集雪末来堆雪人,打雪仗,高兴得不得了,还用DV拍下来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共享。只是,寒冷来得如此持久,雪下得如此大,如此长久,却是始料未及的,冰雪来的美景和兴奋过几天马上就转变成一场灾难,并且是百年难遇的一场大灾难。
刚开始时一些公路路段被堵,汽车排成长龙,并且一排就是好几天,然后电网断线、倒塔,一些地方开始拉闸限电,转而全面停电,甚至殃及铁路运输,电网被毁,火车停运,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因为正值春运,不多时广州车站就达几十万之众,大量人群被挤在一起,动弹不得,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甚至好些地方连航空都整日停飞。这样,电力没了,运输断了,物质自然就十分紧缺。各个受灾地区物价飞涨在所难免,眼看一场大恐慌就降临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时,政府终于出面了。虽然经历了冰灾前期的放任自流,反应迟缓,以为民众克服一下就过去了,等到快到危及社会安宁的崩溃边缘时,政府才仓皇应对,对民众来说措施来得有些晚,但政府强硬措施终究稳住了局面,不至于酿成不可收拾的毁灭性灾难。
国家危难之时,民众受灾之时,政府的国家力量稳住了整个局面。先是政府严厉禁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各种重点物资实行国家限价。为了降低生活物资特别是食品的成本,并加快供应,政府下达了各级公路实行农副产品优先通行并免费通行的命令,城市的批发交易市场免收进场费等费用。政府还动用国家储备,加大市场供应,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控制了物价在大灾之时灾难性地大涨。人们的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此时,我们不得不感激政府的有力干涉,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此时那些平时夸夸其谈的专家学者们、富豪精英们在哪儿?赈灾捐资的报道里多是国有企业挑大梁,是他们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福布期富豪们在做啥?坐拥数千亿资产的首富杨惠妍在干啥?国家责任靠这些资本家是完全靠不住的。当国家有了国忧外患之时能担当的还是公有经济,稳定政权的还是普通的人民群众,是老百姓。我们的总理温家宝说过当听到人们由衷地说出感谢政府感谢党时,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人民!
冰灾之地,市场经济基本靠边,一切政府说了算。怪不得某些国家不承认我们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此时,我们得感谢政府的计划安排,如果此时依然让市场经济说了算,我们的生活必将雪上加霜。想想如果让市场经济做主,粮、油、菜、肉等食品和各种御寒照明物资,必定成十倍地往上涨,刚开始时某些地方确实也是这样,方便面15元一碗、矿泉水5元一瓶,连烧饼也要5元一个,大米甚至买到15元一斤,照明的蜡烛5元一根还要抢,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灾区人民的生活将会怎样?但商品的涨价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说却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市场经济供需决定价格,道路不通,物资难运,东西少而需求大,涨价是肯定的。但食品等物资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任由它涨,人们的生活必定难以为续,而一些商人则可以大发国难财,狠狠地发上一笔,如果用市场经济来说话,这些商人这是对的,他们不必承担良心上的责任,市场经济就是让他们抓住机会发财的。但我们的政府不会,党和国家不允许它的人民雪上加霜,生活艰难甚至饿毙。所以我们的政府特事特办,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保证了人们的生活稳定。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些年红红火火的房地产,商人和专家们用市场经济告诫我们,房价飞涨是十分必要而且合理的,因为供需失衡,本来就少的供应加上特意的分期分批捂盘惜售,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你说房价上涨是不是十分必要而且合理的。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面对人们的争论和指责政府也是这么解释的,好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人们的叫苦完全没有道理。但房子和食品一样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安居才能乐业,既然政府能出面抑制农副产品的价格过快上涨,为什么面对房地产却一筹莫展?从这次冰灾政府的强硬有力说明我们的政府不是没有能力管,是它想不想管的问题。也许面对和官员缠结在一起的房地产商们,我们的好些政府官员们好么和房地产商是哥们,好么他本人的家人、亲戚、朋友是搞房地产的,或者房产商父母亲曾任高官的,总之,完全没有官员背景的房产商几乎难找。所以政府出面干涉房价总是力不从心,况且房地产还能带来政绩的显著,财政的增长,所以房价是控制不住的,而农民的农副产品却是控得住的。
这场罕见冰雪之灾,说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国家经济完全由市场说了算是要不得的,特别是在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