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金华:《财经》社评的矛头指向

2025-02-19 观点 评论 阅读

为既得利益而顽固守旧,拒绝新发展观。那是你们自绝于新时代。

  《财经》社评的矛头指向

  刘金华 2021年12月12日星期日

  司马南指出,《财经》把“在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早已尘埃落定、国有资本监管和经营的主管部门已经依法运行多年的当下,重新炒作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的所谓历史问题,无异于搅皱一池春水,并有混水摸鱼之嫌。”这段话,放在“刘鹤副总理在文章中指出,‘企业家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这段话后,是“伪造领导人讲话,为柳八爷辩护,可耻”。《财经》没有辩护,它可以说,这段话是在引号之外,无需辩护。是的,可以说不是伪造,是《财经》刘鹤讲话的“解读”。但是,在刘鹤讲的这句话后,紧接着写《财经》的解读,而不做说明,首先有鱼目混珠,让读者误认为是刘鹤的话或刘鹤的意思之嫌。

  说《财经》伪造刘鹤的讲话,还没有看到要害问题。主要对象是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的《财经》,不可能不理解刘鹤的讲话。精英们是完全理解的。《财经》发社评《提振企业家信心,挖历史旧账之风不可长》,是留恋过去的改革道路,其矛头暗(他们还不敢公开)指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观。

  凡是能思想的人都看得清楚,刘鹤通篇讲话谈的是“高质量发展”,是论述习近平的新发展观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联系到习近平2018年对民营企业家的讲话,和刚刚开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谈精神,可以说,是肯定民众对柳传志“联想的路”的质疑的,根本没有说民众有“重新炒作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的所谓历史问题”,倒是反对《财经》及其代言的人的守旧。

  《财经》社评引的刘鹤的那句话,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刘鹤首讲“(一)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二)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之后的“(叁)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的最后一句,这段全文是:

  “(叁)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各类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真正打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当前,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虽然近两年我国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居于全球首位,但主要依赖规模,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数量庞大的小企业活力强,但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升级能力不足的现象。国有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高效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大量民营企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外资企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要鼓励引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在更高水平竞争中创造价值、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家是要素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创新推动者。企业家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

  这段话的意思,《财经》应当很清楚,主要是指出今天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用胡锡进的话是“大而平庸”;指出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专精特新”。这里,我请《财经》和大家注意这里提出“国有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高效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这是讲国有企业还要不断深化改革,哪有“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早已尘埃落定”的意思?我看有人很担心国有企业要“高效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了。

  刘鹤最后讲了对引进外资和企业家的政策要真正打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根本不是你们的社评说的,有谴责民众当前对联想问题的意思。相反,客观上是支持民众对柳传志“联想的路”的批判。

  《财经》是清楚刘鹤讲话的意思的。它的社评《提振企业家信心,挖历史旧账之风不可长》,实际上是认为,党提振企业家信心,是在挖历史旧账。

  党现在尽力地提振企业家的信心,要建立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现在民众也是如此希望你们。如果你们还不承认你们是用生产挟持中央压民众,否认你们的矛头实际在指向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转到党和人民这一边,通过解剖柳传志“联想的路”这只麻雀,总结过去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还要为既得利益而顽固守旧,拒绝新发展观。那是你们自绝于新时代。

  我暂时写到这里。

标签:发展   财经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