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冰灾呼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春运、冰灾呼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要给“农民工”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亿万农民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享受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冲破政府、城市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阻挠,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艰难的“打工”历程。
这是中国农民争取自身解放的又一次自我革命,然而,这场革命进行得异常的艰难。开始时政府的暂住证、求职证等等的限制、盲流的称谓;接下来的是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非人的对待,血汗工厂、黑窑工事件屡见不鲜;最后就是那点血汗钱资本家还要百般克扣,漫漫的讨薪路让多少农民工血汗无归。最不堪回首的是每年春节的探亲路,不仅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工具趁人之危,大肆涨价,而且是一票难求,甚至还被票贩子狠狠地宰一刀。
今年春节前的暴风雪更使农民工春节探亲雪上加霜,冰天雪地,道路难行,即使千方百计求到一票,也只能滞留在回家的路上,在冰雪中无奈的等待。有的等了10几天,饥饿、寒冷使他们再受煎熬,有的命丧探亲路上,真正是用生命来换一条回乡探亲的路。
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只能在心底发出求救的呼唤。这种持续几十年的混乱也发出了必须真正贯彻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念的呼唤。
近30年来,每年春节前后,农民返乡和外出打工,真象潮水一样,年年波涛汹涌,我国交通建设尽管有很大发展,但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危机四伏的局面。
这是为什么?是运力不足吗?不是。这几年,我们的铁路和公路修了不少,但春运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问题的关键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亿人几乎同时出行,我们的铁路和公路修得再多,仍然是捉襟见肘。遇上今年这样的冰灾或其他突然情况,只能是交通瘫痪,纵有再大的物质基础,也是水牛掉到井里去——有力使不上。况且我们的道路也不能修得太多,全国就那么一点土地,人均1亩多一点,都修成道路,十几亿人还吃饭不吃!
况且如果为了满足春运来大修其路,满足了春运这一个月的需要,那平时的运力就会吃不饱,就会造成全国交通运力的极大浪费。目前平常飞机打折不满座,火车D字头客源不足的问题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行的制度有缺陷。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原则,没有给农民工以真正的国民待遇。对他们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甚至连起码的人道主义也没有体现。人为地使他们的工作所在地和生活基础地分离。使他们亲人骨肉分离。
30年前的工人是什么待遇?那时候一个农民只要招工进城,户口可以迁到城里,家属可以也可以进城,可以分福利住房,孩子可以在城里上学,看病公家报销,退休可以养老-------。也就象今天城市人享受的所有福利待遇那样。
看看今天的农民工享受的是什么“待遇”:他们从事着城市工人都不愿干的最脏、最苦、最危险的工种,拿着最低的工资,住着最破的工棚,就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不仅遭受歧视,而且享受不到的他们亲手建设城市的成果。夫妻不能在一起,孩子不能带在身边在城市上学,老人也不能在身边照顾。造成了多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妻子等社会问题。为了看孩子、看老人,为了夫妻团聚,即使工资再低,回家的路再难,也要利用春节这个传统假日回家看看。这就形成了经久不衰的春节前后的民工潮。只要农民工这种工作所在地和生活基础地分离的状况不改变,中国春节前后的交通危机就不可能克服。国家和个人就会继续浪费着惊人的交通成本。
为什么都是从事第二产业,有的称呼工人,有的称呼“农民工”;!为什么干一样的工作,有的工资高,有的工资低;!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同为这个城市建设出力,有的是城市居民,有的是外来务工者;!为什么都是工人阶级,享受的福利待遇截然不同;!更有甚者,同是中国人,有的可以是常住,有的是暂住,难道中国人还要暂住中国!!
这是人为的不平等,人为的破坏工农联盟,人为的制造歧视,人为的埋下这个社会不稳定的种子!
必须改变这种制度造成的不平等,给农民进城打工者公正公平的国民待遇。只要打工者为这个城市工作,被这个城市企业录用,那他就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就应该享受同这个城市其他人同样的待遇。这个城市就应该为他提供生活基础。为他提供廉租的住房,为他的孩子提供上学的学校,为他提供养老失业等的福利。消除由于制度缺陷对他们造成的歧视和不平等。不然的话,就是对打工者权利的剥削和破坏。坚决摈弃“农民工”这个明显的带歧视性的称谓,对他们恢复工人的称呼。
如果这些进城工作的农民能够在工作地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每年为看望在家留守的孩子和父母而用生命来换一条探亲的路。即使春节有探亲的习惯,那人数会大大减少,而且慢慢会走上常态化,决不会出现这几十年几亿人闹春运的混乱局面。交通的压力会大大减轻,交通建设就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规划,不至于造成极大的浪费。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