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裂变——教材问题的大背景

2025-02-18 观点 评论 阅读

一句话,必须剔除美国三观,重整中国三观。

  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怎么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这基本上就是所谓的“三观”。

  一个国家,同样也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比如美国,他怎么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呢?

  他看待自己,是“中心论”,“例外论”。“中心论”,就是以美国为中心,以西方为中心,以白人为中心。“例外论”,就是美国建国是例外,不承认是搞种族灭绝和战争才建国的;就是美国的社会是独特的例外,包括其国家认同、宗教制度、政治结构和传统,以及其他的特点。中心论和例外论,是美国自我神话,自我肯定,自我标榜,自我吹嘘的典型特征。

  他看待他人,是“霸权论”,“强盗论”、“泼皮论”。“霸权论”,就是美国可以为所欲为,说什么是什么,做什么什么都对,任何人不可以反对,不可以挑战,不可以说“不”。“强盗论”,就是可以肆意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侵略、颠覆、掠夺,肆无忌惮。“泼皮论”,就是“我们可以撒谎、我们可以欺骗、我们我们可以耍赖”。

  他看待世界,是“虚无论”。什么叫“虚无论”?那就是世界本不存在,因为美国存在,世界才存在。美国就是全世界,美国代表全世界。

  那么,中国的“三观”是什么呢?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五千年连绵不绝,有着清晰历史逻辑和强大内生动力。注意,我们是的诞生,和美国是不同的,我们是自生的,不是靠侵略和霸占而形成的;我们的发展,和美国不同,我们是自己内部努力,艰苦奋斗得来的,不是靠侵略和掠夺得来的。我们的“基因”就比美国好。

  我们如何看待他人?我们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理解、尊重、交流、共荣”的生态文明。这和美国的霸道、强盗、泼皮,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是“仁爱、和合、大同”。这和美国的“狠毒,敌对,毁灭”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一句话,中国的“三观”完胜美国的“三观”。

  所以,当布林肯为代表的美国,在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等等各个方面败下阵来,几乎黔驴技穷的时候,开始在意识形态上做文章了,所以,近日他们提出,将此前对华政策的“竞争、对抗与合作”三分法,修订为“投资、结盟和竞争”(invest、 align、 compete)的“三分法”——即进一步投资美国国内建设,巩固盟友体系以及在“实力基础上”同中国展开公开、公平的竞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祭出我们的大旗,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我们的“三观”,我们必须“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这也是教材问题的一个大背景。

  一句话,必须剔除美国三观,重整中国三观。

微信图片_20220529145719.png

标签:美国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