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是印尼商界奇才陈江和的大救星

2025-02-13 观点 评论 阅读

毛泽东是印尼商界奇才陈江和的大救星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题记:199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印度尼西亚国内发生大规模骚乱,华人成为当地暴徒攻击的首要对象,众多华人店铺被洗劫一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华人企业家陈江和的企业所在地并没有受到太多危险,并且陈江和和他的企业在危乱中求生存、发展。这位被称为商界奇才的陈江和每当谈及此事,总是感慨地说:“我读了很多毛泽东的书,里面讲到要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如鱼水关系。我做生意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我的工厂是老百姓的生计来源,有人要搞破坏的时候,群众就阻拦说‘这是我们的饭碗,不能破坏。’”毛泽东就是这样成了这位华人企业家的大救星。确切的说,毛泽东还是劳苦大众的大救星,任何人包括企业家只有把劳苦大众放在心上,危难时刻人民群众才会帮你,毛泽东才会救你。

陈江和与太太黄瑞娥如今是庞大跨国企业集团的拍档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现为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著名的华商,他于1967年创立金鹰,现已发展成一家综合性跨国工业集团,资产达8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5万名。集团主要从事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包括一体化的林浆纸工业、棕榈油产业、清洁能源开发、纤维素纤维与特种浆生产。陈江和在创业之初即提出了“利民、利国、利业”的“三利”经营原则,对中国的公益事业热心参与、鼎立支持。截至目前,陈江和在中国的各项公益捐资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60年前,毛泽东运用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创立了新中国。数十年后,笃信毛泽东思想的新加坡华商陈江和继承发挥这一思想,创立“三利原则”。

1985年,陈江和投资1亿美元进入纸浆行业。这是他第一次做如此大的项目。没有想到,困难重重,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困扰让他吃尽了苦头,企业也经历一波三折,甚至濒临关门。

“以前做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一般都只考虑项目本身,而上亿元的项目就需要考虑大局。企业做大了,其发展不但是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与其它行业以及与国家的关系。”陈江和说。经历种种困扰,他开始总结教训,从而有了现在著名的“三个有利”原则。

“我现在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会考虑‘三个有利',也就是对政府有利,对当地的人民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在持续成长中追求人、企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自己有利,人民没有利,政府没有利,一定搞不久的。如果企业做的,对老百姓有利,对当地的政府有利,你就可以长久生存,也才有利可赚。虽然我们很多事情,是通过政府去解决的,但你如果没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到动乱时期就很难生存。‘三个有利',可以说是商战求胜的法宝。”陈江和对记者说。

他这“三个有利”是从经历中体会,也跟毛泽东思想有关系。他读过很多毛泽东的书,“毛主席书里面讲到要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如鱼水关系。而国民党剿共,不得民心。所以说,毛主席有很多东西至今值得我们学习。”

陈江和及其所领导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关注教育、文化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在印尼和新加坡赞助公益事业之外,在中国也一直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主要以捐资教育、文化、体育和环保事业为主。

在获悉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陈江和在2003年向北京市奥组委捐赠了300万美金,成为海外华人、港澳侨同胞中第一个为奥运捐资的个人。来自金鹰集团的这笔捐赠将被用于修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来的非常时期,他无偿向中国卫生部、广东省和江苏省共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中国抗击“非典”,来表达热爱祖(籍)国、热爱家乡的情怀。这也是中国在与“非典”疫情抗争中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来自海外华侨华人的捐款。

为支持中国侨联倡导的以捐建侨心学校、资助科教项目和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侨心工程”,陈江和欣然决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以其父名命名的“陈金荣文教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中国的文教事业,并全权委托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协助管理其已捐赠给苏州大学等单位3000余万元捐赠项目的实施。此外,为了支持“侨心工程”,自2004年至今,陈江和在西藏、新疆、广西、安徽、湖北、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等贫困地区捐建20所“侨心小学”,成为由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直接组织捐建的第一百所侨心学校的捐赠人,他是一次性捐赠侨心小学最多的一位海外侨胞。

为支持西部大开发,2005年4月他又专程赴西安向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的“温暖工程”捐款500万元,用于定向资助陕西省的职教扶贫项目,目的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家庭青少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免费培训和就业的机会。

陈江和目前在中国累计捐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

他说:“一个人成功需要一定的机遇。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是没有机遇他们也难以成功。所以成功以后,我们应该把一部分钱拿出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回馈和报答社会。中国现在需要很多人才,需要在教育方面多多投入,我们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说到为何捐资北京奥运会,“当我得知这一喜讯时非常高兴。国家不是缺钱,而是为港澳台侨同胞表达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热切盼望提供一次特殊的机会。”陈江和兴奋地说:“世界上难得有几件事能把华人聚集起来,不管他们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以及地域、民族,奥运会便是其中一个机会,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更能把全球华人紧密团结起来,中国人应该以此为骄傲!”

虽然拥有大笔财富,但陈江和对财富看得很淡,对于财富他有自己的看法:“财富不是最终目标,是辛勤劳动、知识、经验、机遇等等相互结合、战胜挑战的副产品,如果单纯以财富为目的,反而不长久。”

陈江和在回答记者问及读书事宜,说:

“我到现在还是喜欢买书看书。我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是学中文,读中文书完全没问题。那时学校的课本都和国内的一样,讲毛主席语录、二万五千里长征、林海雪原等,还有学雷锋、学大寨的故事。”

“读书,有空就读书,看书包罗万象,中英文都看。小时候喜欢读《论持久战》、《矛盾论》等,学习中国历史和智慧。后来也看看西方的、中国两岸三地的,台湾有关管理的书不错。而英文我是自学的,主要是买杂志来看,还有就是敢讲,两三年后就能看英文书。”

这位受益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的海外华人企业家,似乎有一点像毛泽东的另一位著名华商朋友,也姓陈,叫陈嘉庚。

这些海外的华商也许对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观察的视角独特,但是对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无疑问,领悟的相当深刻,他们和毛泽东有神交。

链接:大寨合作文化的传与新(《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DD558BFDA5.html

王宏斌的本色、角色与特色初论(《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D5578FDA5.html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3CA387DA5.html

吴仁宝的企业家之道:逆势之思,顺势之为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BCEBCA7DA5.html

学雷锋与感恩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B317E7FDA5.html

企业家成就事业的道器变通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7EDB1F7DA5.html

【原创】 多角度认识毛泽东:一个MBA的感悟[2008-06-18 10:5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3F45907DAD.html

【原创】 “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管理创新的一大手笔 李克勤(jixuie)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74E985FDAD.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标签:毛泽东   中国   http   me

条留言  

给我留言